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1-32课导学案
3指导朗读读,评价,修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 三、交流学生搜集积累的资料 1演唱人们爱护动物的歌曲。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朗读人们爱护动物的诗歌。 四、布置作业
1把自己认为易写错的生字词写几遍。
2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准备。
课中
小组合作
一、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指导写想对贝蒂说的话
1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2学生自主写。
3指导朗读读,评价,修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 三、交流学生搜集积累的资料 1演唱人们爱护动物的歌曲。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朗读人们爱护动物的诗歌。 班级展示
一、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指导写想对贝蒂说的话
1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2学生自主写。
3指导朗读读,评价,修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 三、交流学生搜集积累的资料 1演唱人们爱护动物的歌曲。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朗读人们爱护动物的诗歌。 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得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
探讨。 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达标测评:
一、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纷纷 顶着 冒着 踏着 四处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 )走出家门,( )料峭的春寒,( )满天飞舞的大雪,( )冻得坚硬的山路,( )寻找冻僵的燕子。 二、发展练习,快乐阅读。 蚂 蚁
在我家的梧桐树下,有一个小小的蚂蚁窝,里面住着许多可爱的小蚂蚁。我平时最爱观察它们,我可喜欢它们啦。
它们十分团结,瞧,它们发现了一条大虫,不一会儿就把虫子包围了,这个庞然大物怎么搬得走呢?不用着急,小蚂蚁自有办法。它们有的抱虫子的腿,有的扛虫子的身体,还有的站在虫子的身上,似乎在帮伙伴们鼓劲。不一会儿,就把虫子搬进了窝。
啊!这些小精灵是多么可爱啊!它们齐心协力,团结友爱,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丰盛的食物。
1、想一想,填一填。可爱的( ) 丰盛的(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 ) 丰盛( ) 鼓劲( ) 友爱( ) 3、找出短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写下来。 句子:
4、第二段有( )句话组成。主要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画出来。 5、说说你读了短文后的感受。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
学案自学
1、轻声读课文,再想一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再往下读。等读完全文,原来读不懂的可能就会豁然开朗,一下子想通了。
2、仔细思考,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课中 小组合作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a.读准带拼音的词语。 b.读准多音字。 c.去掉拼音读词语。 d.去掉词语读生字。 3.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
4.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班级展示
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
3.鼓励学生质疑,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没有了?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读懂课文。 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对文章中的字词有不懂得地方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如: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达标测评 一、我会选
清澈(chè zhé) 喘气(zhuǎn chuǎi) 湛蓝(shèn zhàn)
卷走(juàn juǎn) 裸露(guǒ luǒ) 雨水奇多(qí jī)
二、我会填
郁郁( )( ) 清( )见( ) ( )( )深远
清( )甜( ) 各( )各( ) ( )有( )有
三、我能把加黑的词换个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
1、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
2、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
3、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 )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的教育。 2、通过交流材料,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
学案自学
一、自读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 1、 读第一自然段, 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2、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三、学习课文2—6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 、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请同学们默读2—6自然段,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