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上海的50个符号:蝴蝶缝纫机,百雀羚、、
把“恒源祥”穿着在大街上走。但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恒源祥”是羊毛衫品质的保证,许多人趋之若鹜,无数到上海出差旅游探亲的人都要捎几件“恒源祥”回家馈赠亲友,那时穿一件恒源祥还是值得炫耀的。
42、大白兔奶糖
曾经何时,大白兔奶糖是高级零食,全国人民都希望能买到上海的大白兔奶糖。结婚搬酒席时如果把大白兔奶糖当喜糖,那就是身份的象征,绝对有面子。那时两颗大白兔奶糖能泡成一杯牛奶,现在你再试试?
43、曹素功墨水
小孩子学书法,“大”字还写不好的时候,就要用曹素功墨水。字能不能学好是一说,但是上海人就是讲究个派头,小孩子学写字也要有书法家的派头。曹素功墨水很容易判断是不是正品,因为曹素功墨水放一段时间就会发臭。因此,书法课上总是臭气熏天,所有毛头孩子都用曹素功。
44、麦乳精
那时,上海人家家户户的茶几上都要放一罐麦乳精,客人来了,给人泡一杯麦乳精那可比上好的茶叶还要有面子,自家的小孩子都舍不得给他喝,难得给喝一杯,也泡得淡得只有一丁点甜味儿。所以那时的孩子都有个奢侈的愿望——干吃麦乳精!
45、上海家化
家里几代人都用过六神花露水、美加净护手霜。这些大众日用品都出自“上海家化”,但是“上海家化”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变得日益低端,它除发扬“六神”“美加净”这样的传统品牌,还开发了“佰草集”“高夫”这些高端品牌,如今能与“欧莱雅”这样的欧美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分庭抗礼。
46、海鸥相机
那时家里有一台海鸥相机,相当于现在家里有一辆宝马。它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时髦的数码产品,老百姓要买一台海鸥相机,要花去好几个月的薪水。
47、蜂花牌洗发精
时至今日,蜂花牌洗发精仍然以物美价廉著称,它朴实的包装、优良的品质没有被追求时尚的年轻一代抛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到护发素,你唯一能想到的牌子只有蜂花。蜂花最辉煌的时候是那个把所有化妆品统称为“雪花膏”的年
代。
48、永久牌自行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结婚,如果有辆永久牌自行车当嫁妆,那就够面子了。农村人结婚,甚至用永久牌自行车去接新娘。
49、凤凰牌缝纫机
上世纪七八十年结婚,要配备的嫁妆,除了永久牌自行车,还有凤凰牌缝纫机。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大多家庭都自己买布回来做衣服,孩子的衣服嫌小了,接上一块儿继续穿。
50、上海宝石花手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宝石花手表风靡一时,许多人恨不得将手表带在衣袖外面。
来源:环球游报
和平饭店──黄浦江边的老酒店
百年外白渡桥──上海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 汇丰银行大楼
淮海路──流亡上海俄国人的经典杰作
世博会(浦西)展区几条马路1:中山南路、制造局路、高雄路
怀旧上海──外婆级护肤品 八卦一下──上海本帮菜
八卦一下──“做人家”的上海人 过眼烟云──老上海自行车史话 沈莱舟与绒线大王恒源祥
张乐平在五原路的故事
上海滩老洋房──李鸿章的丁香花园 上海,平安里飘来栀子花香
徐志摩、陆小曼的家(上海) 常德公寓: 张爱玲的家(上海)
上海滩商界豪门──永安公司老板郭乐的故居 上海滩老洋房──荣氏家族的老宅 上海滩老洋房──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家
旧上海的夜生活──百乐门舞厅 国际饭店──曾经的远东第一高楼
上海几个与司法、监狱有关的地名 上海青红帮风光的背后 旧上海黑社会三大亨 上海弄堂风情与习俗 New
1. 风雨八仙桥1:以菜兴市 风雨八仙桥2:商街老房 风雨八仙桥3:沧海桑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