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4(86页)
二、读儿歌。
老师: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儿歌。 学生自读、指名读。
老师:谁能试着背背这首儿歌? 学生小组内试背、指名背。 三、指导书写。
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学生练写。 四、扩展练习。
收集你喜欢的体育活动或运动员的图片,和同学说说。 五、课后总结。
语文园地 一
教学目标:
1、 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 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的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3、 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思维训练。 4、 建立句的概念,会用“谁做什么”说完整话。 5、 激发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兴趣。 6、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写。学生自己摆卡片,读一读。 1、指名读,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2、游戏:请字母朋友休息。 3、谁能像老师一样考考大家。 二、我会练。
1、 游戏:说反话。
2、 同桌互相练习/
三、我会说,我会连,说说连连,我会认,读读背背。
1、 教师先示范。 2、 学生自由练习。 3、 分组比赛。 四、课后总结。
第1课 画
教学内容:语文科第一册第59-60页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 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4、懂得这首诗描述的是一幅山水画,同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了解诗意。
教学具准备:一幅山水画,生字卡片,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由猜谜引出课题:画,并指导看课文挂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谜语。 2、说说是怎样猜出这个谜语的? 3、老师范读。 4、指名读。
5、学习生字。
(1)提问:你认识了哪个生字?请说说你记字的方法。 (2)老师强调“惊”字。
(3)请同学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4)老师拿着生字卡片,指名读。强调一些读不准的音。 (5)了解反义词。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写“人、火、文、六”4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这首诗描述的是一幅山水画,同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做开火车游戏:复习本课生字。 (二)学习诗句。 1、 多种形式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 (2)男女生轮读 (3)师生轮读 2、指导背诵:
(1)了解每行诗句的意思。
(2)老师说意思,学生读诗句。 (3)多种形式练习背诵。 (三)指导书写。
1、“人”:这个字跟我们学过的“八”、“入”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火”:请同学跟老师写,记笔顺。
2、学生书写,互相看一看,这几个字写得好吗? (四)扩展练习。
完成课后的“我会说”
1、老师带着说第一组。 2、指名带着说第二组。
3、游戏:和小伙伴一起说说这样的词,比一比谁说得快,还可以说课外的词。 三、小结
第2课 四季
教学内容:语文科第一册第61-63页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基本笔画和四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写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朗读,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征。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四季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基本笔画和四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从图导入。
出示一张春季图,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季节?你们知道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请四名同学分别读课本问的四个小节,其余同学听听他们是不是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确了。
3、请同学找出每个小节中的生字,跟大家说一说。 4、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5、多中形式认读生字,强调:肚、雪、圆、秋四个字的偏旁。 6、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7、练习读词。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桌互读互听课文。
2、提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说到一个季节,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读相应的课文。鼓励学生读出四季的美。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写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
提问: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课文) (二)练习背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