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温州市九校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表示分裂末期.据此答题.
【解答】解:A、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A错误; B、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b→c时期,即分裂间期,B错误;
C、图中c→d→e→a表示分裂期,b→c表示分裂间期,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占90%~95%,C错误;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发生在a?b时期(末期)和c?d时期(前期),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图解,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5.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有
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图3中B→C段的就是图1所示细胞;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的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b可对应图3中的B→C段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
第33页(共45页)
期;
图2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表示每条染色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
图4中,a、c表示染色体:DNA=1:1;b表示染色体:DNA=1:2;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
【解答】解: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没有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
B、图3中B→C段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而图1所示细胞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
C、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C正确;
D、图4中b表示染色体:DNA=1:2,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可对应图3中的B→C段,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曲线图和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各曲线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各柱形图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26.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DNA数目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数目相同 B.姐妹染色单体数目在G2期和有丝分裂中期不同 C.染色体在细胞板出现时和纺锤体出现时的数目相同 D.DNA复制完成后染色体数目不加倍,姐妹染色单体出现 【分析】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变化特点是:
间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第34页(共45页)
前期: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出现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
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纺锤丝牵引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A、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NA数目相同,都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解答】解:A正确;
B、G2期DNA分子完成了复制,具备了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数目在G2期和有丝分裂中期相同,B错误;
C、细胞板出现在末期,此时新的核膜形成,每个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
C正确;胞相同,纺锤体出现在前期,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也相同,
D、DNA复制完成后染色体数目不加倍,DNA含量加倍,此时姐妹染色单体出现,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中的两种行为或变化是否发生在同一时期,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7.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细胞内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向内折叠
B.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DNA量出现周期性变化,粘连蛋白不断减少 C.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会有所减小 D.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受阻是细胞凋亡的原因
【分析】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变化,但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变;细胞体积越大,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越小;细胞衰老和凋亡都是由基因决定的;癌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随着癌细胞数目的增多,癌组织中DNA量也增多.
【解答】解:A、衰老的细胞内细胞核细胞核体积增大,A错误;
第35页(共45页)
B、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由于不断增殖,其细胞内DNA量呈周期性加倍和恢复,粘连蛋白不断减少,B正确;
C、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物质运输效率相对越低,C正确;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所以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受阻不是细胞凋亡的原因,D错误. 故选:BC.
【点评】对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实质、细胞癌变的原因、细胞免疫过程、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和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8.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只能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 ) A.造血干细胞是有较强分裂能力的细胞 B.造血干细胞是有较强分化能力的细胞
C.造血干细胞具有合成神经细胞或肝细胞需要的酶 D.造血干细胞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遗传物质
【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原因是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解答】解:本题的关键词是“根本原因”,一般从遗传物质角度分析.根据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来自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但在生物体内的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造血干细胞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遗
传基因,在体外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也是同理.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实质,意在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关键
第36页(共45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