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温州市九校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是能够掌握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属于中档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
29.如图表示细胞4种有机物的组成,依据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D是指 脱氧核苷酸 ;
(2)A是指 葡萄糖 , 不能 (能或不能)进入线粒体.
(3)F是指 油脂 ,鉴定该物质的实验 需要 (需要或不需要)显微镜;G物质高温处理后 可以 (可以或不可以)通过双缩脲试剂检测. 【分析】由图可知,A、B、C、D为单体,可构成E、F、G、H;
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所以A为葡萄糖,E为多糖;F为储能物质且为有机大分子,所以为脂肪,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生物体的结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所以G为蛋白质,C为氨基酸;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是核酸,所以H是核酸,D是核苷酸.
【解答】解:(1)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D表示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
(2)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A为小分子,所以为葡萄糖,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和[H],再进入线粒体中进一步分解,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中.
(3)F为储能物质且为有机大分子,所以为脂肪.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借助G表示蛋白质,于显微镜.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空间结构改变,肽键不会被破坏,因此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故答案为: (1)脱氧核苷酸
第37页(共45页)
(2)葡萄糖 不能
(3)油脂 需要 可以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中的有机化合物的相关构建知识,考生首先要根据化合物的功能确定化合物的种类,然后再确定各基本单位和元素组成,要求考生能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
30.图甲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部分结构及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1~9表示结构,a~f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甲细胞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核膜) .甲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2、7 (填数字);甲细胞中的[10]结构主要由 纤维素 组成.
(2)自由基是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不会受到损伤的细胞器是 8 (填数字).
(3)a、d过程的完成依赖于[3] 流动性 的,该过程 是 (是/否)消耗能量.
(4)[7] 不是 (是/不是)所有动物细胞都具有的.
【分析】分析甲图:图甲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1是高尔基体;2是叶绿体;3是细胞膜;4是细胞核;5是内质网;6是液泡;7是线粒体;10是细胞壁.
分析乙图:图乙为动物细胞部分结构及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3是细胞膜;5是内质网;8为核糖体;9是溶酶体;a表示细胞吞噬形成的吞噬泡;b表示溶酶体与吞噬泡结合;c表示溶酶体中的酶消化吞噬泡中的物质;d、e和f表示囊泡.
第38页(共45页)
【解答】解:(1)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而甲细胞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甲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核膜).甲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2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和7(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和热能).甲细胞的10是细胞壁,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
(2)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不会受到损伤的细胞器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
(3)a表示细胞吞噬形成的吞噬泡;b表示溶酶体与吞噬泡结合,这两个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完成,该过程是胞吞作用,需要消耗能量.
(4)7线粒体不是所有动物细胞都具有的,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 故答案为:
(1)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核膜) 2、7 纤维素 (2)8
(3)流动性 是 (4)不是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1.图一、二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象.请分析并回答:
(1)图一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 C .癌变的组织中,处于1时期的细
第39页(共45页)
胞 多于 (多于/少于)2时期的细胞.
(2)图二中甲细胞对应于图一中的 2 时期(填数字),与甲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都相同的时期还有 G2期和有丝分裂前期 .
(3)图二中乙细胞的两个子细胞得到的遗传物质 不一定相等 (相等/不一定相等),若其中一个子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则其遗传物质会 改变 (改变/不改变),若另一个子细胞不再分裂,则在其衰老过程中线粒体变化情况是 数目减少,体积增大 .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一中:a是DNA、b是染色体、c是染色单体.1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0:1,没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是有丝分裂分裂间期的G1期、后期、末期;2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可能是有丝分裂分裂间期的G2期、前期、中期. 图二中: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析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解答】解:(1)根据分析,图一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c.癌变的组织中,细胞分裂旺盛,由于周期中,分裂间期的G1期时间远远比G2期长,并且分裂期时间较短,同时结合分析可知,处于1时期的细胞多于2时期的细胞. (2)图二中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所以对应于图一中的2时期.与甲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都相同的时期还有G2期和有丝分裂前期.
(3)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会随机分配,因此图二中乙细胞的两个子细胞得到的遗传物质不一定相等;若其中一个子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即表明细胞发生癌变,因此其遗传物质改变;若另一个子细胞不再分裂,则在其衰老过程中线粒体变化情况是 数目减少,体积增大. 故答案为:
(1)C 多于
(2)2 G2期和有丝分裂前期
(3)不一定相等 改变 数目减少,体积增大
【点评】本题结合柱形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第40页(共45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