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3:46:08

介名短语作为状语,对于别的介词还说得过专,对于把,被,由等有点说不过去,因为这几个介词引进的施事和受事都紧贴着动词,语义贯通,很难说是仅仅起修饰作用的状语。我们认为首先应当研究一下介名短语里边哪是主要成分,是那个介词啊,还是那个名词?无疑是那个名词。那末,最合理的办法是把动词前后的介名短语都当作一种类型的补语,——介系补语。有些有名词变格的语言,有的格前边不能有介词,有的格前边必须有介词,有的格前边可以有介词也可以没有介词,可见介词的有无不足以把后边的名词区别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成分。古汉语里最常用的介词是于字,很多地方这个于字可用可不用,这个习惯现在还残留在宣传群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这些例子里。现代汉语里的在字也有类似的情况,如坐[在]床上,掉[在]地下。

89

成分,一般不影响句子的格局。关于谓语,一向有一个容易引起混乱的问题,就是指大(‘完全谓语’)还是指小(‘简单谓语’)。这在前边已经谈过,一切成分都以指大为妥。此外还有三个与谓语有关的问题:一个是‘述语’,一个是是字,一个是主谓短语做谓语。

述语?述语原来是谓语的别名。最早用‘谓语’的是《英文汉诂》(1904),最早用‘述语’的是《新著国语文法》(1924)。过去的语法著作里没有同时用这两个名称的。最近才有既用谓语又用述语而给以不同的定义的:谓语和主语相对,一块儿构成一个主谓结构;述语和宾语相对,一块儿构成一个述宾结构。这是从严格区分词类名称和结构成分名称出发,用意是很好的。但是贯彻起来不无困难。一则名目太多。假定一共区别出六种结构,就要有十二个名称。其中除主谓结构的两部分不能借用词类名称外,其余的都可以用词类名称代替一种结构的两方的一方,如名词和定语,动词和宾语,等等。二则有的结构还非用词类名称不可,例如‘数量结构’,‘介词结构’。(‘并列结构’离不开词类名称,又当别论。)这样,要不要在‘谓语’之外再引进‘述语’,是值得再考虑的。

‘六大成分’还有两种没有谈到,谓语和定语。关于定语,没有什么需要特别讨论的,只要记住:定语只是名词短语的一个成分,不是句子的直接

90

法认为是是系词或同动词,后头的名词是补足语或者叫做表语。后来出来过一种

49

是字句。是字的最常见的用法是放在两个名词(词或短语)中间。前边的名词是句子的主语,没问题。后头的名词呢?就不一其说了。老一点的说

说法,认为是跟一般动词没有什么不同,后头的名词是它的宾语。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这种句子用名词做谓语,是是判断词,一种特殊的动词,判断词加名词构成一个‘合成谓语’。

这种种不同的说法,关键在于对是字性质的认识。是字的性质跟一般动词又相同又不相同。侧重相同的一面,就说后边的名词是宾语或补足语;侧重相异的一面,就说是字后边的名词是谓语,是字只是起联系作用。这些都还只是就是字后边是名词的句子说,但是是字后边也常常出现动词或形容词,如他是不知道,不是故意;有时候也出现介名短语或者带连词的小句,如我第一次看见他是在成都|我找你是因为有人托我带东西给你;有时候是字还会出现在句子头上,如是我搞错了。这种句子里边的是跟名词谓语前边的是相同还是不相同?有一种相当流行的看法,认为这个是字的作用是表示强调,是一个副词。然而强调作用和判断作用很难划清。有人说可以用重读不重读来分别,事实上名词谓语句里的是字在必要的时侯也可以重读,非名词谓语句里的是字一般也不重读。象上面举的例句,正常的说法,重音分别落在知,意,都,东,错这些字上;强调的时候重音也不一定准落在是字上,如他 '是不知道 '不是故意| '是我搞错了~是 '我搞错了(另外两句更不大会重读是字)。副词说既然不大站得住,能不能把是字的用法一元化呢:好象没有什么不可以。是字的基本作用是表示肯定:联系,判断,强调,都无非是肯定,不过轻点儿重点儿罢了。在名词谓语句里,因为用是字为常,不用是例外,它的肯定作用就不显著,好象只有联系的作用;在非名词谓语句里,因为一般不用是字,是字的肯定作用就比较突出。但是是字的肯定作用的强弱是渐变的,不是顿变的,跟不同句式的相关也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样看来,完全有可能把是字的用法统一起来。这个统一的是字,它的后头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或其他词语。这样,要说是字后头的成分是宾语或者表语都有点不合适,还是认为是谓语较好。可是这主谓之间的是字算什么成分呢?有点不大好说。合成谓语说是想滑过去,很多人不满意。我想提议把这个是字叫做‘前谓语’,意思是:它是谓语的一部分,但不是谓语的主要部分,是各种谓语类型的句子里都可以出现,而名词谓语句里经常出现的。

91

主谓短语作谓语。汉语里边有主谓谓语句,现在已经没有人否认了。可是这种句式的范围有多大,内部结构能复杂到什么程度,看法还不一致。有

50

搜索更多关于: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介名短语作为状语,对于别的介词还说得过专,对于把,被,由等有点说不过去,因为这几个介词引进的施事和受事都紧贴着动词,语义贯通,很难说是仅仅起修饰作用的状语。我们认为首先应当研究一下介名短语里边哪是主要成分,是那个介词啊,还是那个名词?无疑是那个名词。那末,最合理的办法是把动词前后的介名短语都当作一种类型的补语,——介系补语。有些有名词变格的语言,有的格前边不能有介词,有的格前边必须有介词,有的格前边可以有介词也可以没有介词,可见介词的有无不足以把后边的名词区别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成分。古汉语里最常用的介词是于字,很多地方这个于字可用可不用,这个习惯现在还残留在宣传群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这些例子里。现代汉语里的在字也有类似的情况,如坐[在]床上,掉[在]地下。 89成分,一般不影响句子的格局。关于谓语,一向有一个容易引起混乱的问题,就是指大(‘完全谓语’)还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