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届哲学高考题3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答案 B C.存在就是被感知 2.(2008?哈尔滨质量检测)要坚持唯物主义,必须做到
( ) D.天不变,道亦不变
答案 C ①坚持世界的本质是意识 ②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③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18.(2009?湖北武汉市高中毕业班2月调研)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思想。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因为在康德看来,人心并不是消极接受感官材料,而是主动整理并构建材料,因此人类能够认识的客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观实在,乃是与人心的基本结构相符合的那种客观实在。这一思想 答案 C ( ) 3.(2008?唐山市质量检测)范缜:“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①否定了物对心的决定作用 ②承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否定了真理具有相对性 ④否认了感性认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这属于 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19.(2009?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六次月考)在长期的实践中,京剧艺术家们根据现实生活的一些特点,创造出京剧独特的表现形式。在表演中,演员们在脸上涂上不同颜色的油彩,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这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京剧脸谱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想象 ③京剧脸谱是源于客观存在的艺术想象 ④京剧脸谱是对人类性格和品质的真实反映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20.(2009?北京海淀期末检测)“山寨”一词成为时下流行语,泛指那些以低成本生产出的主流品牌的仿制品,从2003年开始的山寨手机到现在的山寨数码相机、鼠标、键盘??社会公众对此看法褒贬不一。 甲:“经济实惠,时尚新潮,符合普通消费者需求。” 乙:“明明就是剽窃,质量不好。如果任由山寨现象泛滥,今后哪有正版?还谈何知识产权的保护?” 你赞成哪种观点?并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加以分析。 答案 示例:赞成甲。 想问题办事情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山寨产品的流行反映出公众追求时尚和低价的心理需求,厂家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开发产品。 示例:赞成乙。 意识具有反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山寨产品制造者只为获利,不顾产品质量,剽窃他人成果的想法及做法,任其泛滥,会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严重的危害。 B组 2007~2008年模拟题 一、选择题 1.(2008?哈尔滨市质量检测)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的和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的《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 明艺术创作 ( ) A.纯属人的主观创造 B.是意识能动作用的集中表现 C.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与现实生活关系不大 ( )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答案 A
4.(2008?石家庄市质量检测)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下列观点符合这一根本思想的是 ( )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④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 A 5.( 2008?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据报道,一名四肢瘫痪的25岁美国青年,头骨中被植入一种瓶盖大小的芯片,从这一芯片上接出的100个微小传感器与轮椅或电脑连接,这样他就可以仅仅用思想来操作事务,甚至玩电脑游戏。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意识决定物质 ②科技的发展使意识具有物质的形式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通过物质的手段可以实现物质的改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6.(2008?合肥市第一次质量检测)于丹说:“快乐的秘诀是找到内心的安宁。”这一观点的辩证唯物论依据是( ) A.改造思想是实践活动的基础 B.情绪是内心精神的外化 C.人的精神状态具有决定意义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答案 D 7.(2008?南昌市调研)建设绿色生态江西,江西省主要采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两个办法。正如脍炙人口的《江西是个好地方》中唱道的“山清水秀好风光”,绿水青山就是江西的宝。保护好这一宝贵资源,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前提是 ( ) A.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B.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D.承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答案 A 8.(2008?黄冈中学、襄樊五中联考)科学发展观是我党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差距
拉大,就业压力增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13.和谐文化融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哲学依据是( ) 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答案 A 9.(2008?苏州调研)由于缺乏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我国居民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恐惧与歧视普遍存在。实际上,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等接触行为以及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浴室、游泳池等公共设施并不会感染艾滋病。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 ( ) A.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利益立足点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 D.知识构成制约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答案 D 10.(2007?黄冈襄樊11月联考)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运营,西藏从此告别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科技工作者通过科研攻关,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作为全球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与三峡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并驾齐驱,载入中华民族“敢为”的史册。这说明 ( ) 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③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11.(2007?黄冈襄樊11月联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2006年10月22日举行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征途上,我们之所以要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因为 ( ) ①精神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②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③科学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正确的导向作用 ④长征精神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C (2007?北京海淀期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据此回答12~13题。 1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又要立足国情。这体现了 ( ) A.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统一的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规律是客观的、永恒的 D.主客观是辩证统一的 答案 D ( ) ①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 ②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作用 ③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C 14.(2007?苏州调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B.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答案 A 15.(2007?苏州调研)在本来没有降雨的地方,人们可以通过人工催雨产生降雨;在本来有雨的地方,人们可以通过人工消雨使天空不再下雨。这说明人类产生后 ( ) A.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受人的意识影响 B.人类的聪明才智决定着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受人的意识支配 D.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答案 A (2007?苏州调研)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据此回答16~17题。 1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是因为 ( ) A.弘扬长征精神,我们就能建立和谐社会 B. 是否弘扬长征精神决定着我们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 C.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D.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答案 D 17.下列说法中能直接体现意识能动作用原理的是 ( ) ①长征精神鼓舞着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伟大的事业造就伟大的精神 ③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的思想也应该不断改变 ④高昂的斗志可以催人奋进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18.(2007?南京调研)2006年10月9日,朝鲜悍然实施地下核试验,此举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而朝方则认为“这是一次历史性事件,能给朝鲜军队和人民带来幸福”。上述分歧说明 ( )
A.社会条件不同,人们对同一现象的反映不同 方领导不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盲目地“高标准”、“一刀切”,脱离了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阶段,必定B.知识构成不同,人们对同一现象的反映不同 带来工作的困难和损失,在实际中贻害无穷。③经验是对过去做法的总结,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学C.利益出发点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 习别人的经验必须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实效。有的地方领导热衷于照搬照抄别人经验去建D.地理位置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答案 C
19.(2007?湖南联考)下列诗句中,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 )
A.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20.(2008?北京市海淀区期末检测)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草案)》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从2008年开始,五一黄金周长假将向国人道别,同时将除夕、清明、端午、中秋传统文化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请从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国家为什么调整国家节假日布局?
(2)针对节假日的调整,我们在制定节假日计划时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 (1)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五一黄金周带来了交通、旅游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解决。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需求呈现多元化,既有物质需求又看重精神需求。(2)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节假日,可以安排旅游、学习、健身等活动,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变化、发展、具体的实际出发,针对节假日的具体长短和特点制定不同的计划,如针对增加的传统节日,可以开展中秋赏月、清明缅怀亲人等活动。
21.(2007?南京调研)材料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材料二 在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的省迅速召开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座谈会,对农村房屋、自来水、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提出了高标准建设的模式,并要求一步到位;有的地方领导亲自办样板,闭门造车,确定什么“五化”、“十化”的模式,要求下面“照葫芦画瓢”;还有些地方政府领导则热衷于到处考察取经,回来照搬别人的经验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宝。 (1)材料一说明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2)请用所学的哲学观点对材料二的现象予以评析。 答案 (1)“十一五”规划建议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正确的意识能够揭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促进事物的发展。正确的思想意识还能对事物的未来和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见,这种科学预见对人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建议》所描绘的蓝图,对于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为此,我们要具体分析各地的实际,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规划与各地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些地方领导闭门造车,以个人想法代替客观实际,是典型的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必须加以克服。②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刀切”。有些地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gaosan/59631.ht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