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室内环境检测与验收规范
的规定,其限量见表4.7.5-1。
表4.7.5-1 溶剂型防水涂料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限量
项目 苯(g/kg) 甲苯+二甲苯+乙苯(g/kg)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g/L) 限量 ≤2.0 ≤400 ≤750 聚氨酯类防水涂料应测定游离二异氰酸酯(TDI)的含量,其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C1066的规定,其限量见表4.7.5-2。
表4.7.5-2 聚氨酯类防水涂料中游离二异氰酸酯(TDI)限量
项目 游离二异氰酸酯(TDI)(g/kg) 限量 A级 ≤3 B级 ≤7
16
5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和室内新风量检测
5.1 一般规定
5.1.1 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测点数量应符合表5.1.1的规定。
表5.1.1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设置 房间使用面积(m2) <50 ≥50且<100 ≥100且<500 ≥500且<1000 ≥1000且<3000 ≥3000 检测点数(个) 不少于1 不少于2 不少于3 不少于5 不少于6 每1000m2不少于3 2 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3 检测点距内墙面不应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宜为0.8~1.5m。采样点的位置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5.1.2 检测原始记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原始记录应有充分必要的原始信息,检测过程的信息及参数应当时记录。 2 现场检测采样原始记录应包括:现场的采样条件,室内装修状况、关闭门窗时间、测点位置、温度、湿度、大气压、采样校正流速、采样时间和采样体积等。室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采样点时,应记录房间内每检测采样点的部位,室外检测采样点的具体位置也应记录。
3 实验室分析原始记录应包括:检测时间、检测方法、工作标准、原始数据、检测结果、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实验使用的标准物质、有效期信息等。 4 使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如色谱分析)采集处理、运算、记录、存贮检验数据时,应制定并执行保护数据完整性的程序,保存电子版原始记录。 5.1.3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新风量检测报告应包括工程概况、室内装修状况、采样方法及条件、检测依据、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使用仪器、检测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17
5.2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
5.2.1 室内环境污染物现场采样系统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GB/T17061的规定。 5.2.2 室内环境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装修工程中完成的家具,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2 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 3 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应在房间对外门窗关闭2h后进行。 5.2.3 对室内空气中氡浓度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 2 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应在房间对外门窗关闭24h以后进行; 3 所选用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不应大于25%(置信度95%);
4 室内环境中氡的测定方法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GB/T14582的测定方法; 5 方法的探测下限不应大于10Bq/m3。
5.2.4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 18204.26中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的规定。
5.2.5 室内空气中苯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325的规定,也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方法进行。
5.2.6 室内空气中氨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 18204.25中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的规定。
5.2.7 室内空气中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325的规定,也可按本规范附录B的方法进行。
5.3 室内新风量检测
5.3.1 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室内新风量的测量方法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GB/T18204.18的规定进行,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附录E的方法进行。
5.3.2 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室内使用空间小于500m3时,室内新风量的检测方法宜按GB/T18204.18规定的方法进行,房间内检测点数应符合表5.3.2的规定。
18
表5.3.2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设置 房间使用面积(m2) <50 ≥50且<100 ≥100 检测点数(个) 1~3 3~5 不少于5 5.3.3 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室内使用空间大于500m3时,新风量的检测方法宜按JGJ/T177附录E的方法进行,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抽检比例不应少于新风系统数量的20%; 2 不同风量的新风系统不应少于1个。
1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