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19:50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

1.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2.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

1、18世纪初期的 改革使俄国逐渐成为欧洲强国。 俄国开始工业革命。但农奴制的存在限制了工业发展所需要的_______ ___和_______ ___。1853—1856年的 战争进一步暴露了 的腐朽,激化了社会矛盾。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 年, 沙皇 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 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 ,但必须高价 。

2、1861年改革是沙皇政府推行的带有 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 。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 。

3、19世纪中期, 统治下的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 国家。1853年, 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主权开始丧失,经济遭到破坏。面对 的严峻形势,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等改革力量组成 。 年,倒幕派军队推翻幕府统治。

4、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 的改革,史称“ ”。内容有:①消除封建割据,加强 ,②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③允许 买卖,承认土地私有。④改革封建军制,建立 军队。⑤提倡 ,大力发展教育。

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 道路,摆脱了沦为 的危机。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 残余。 【自主练习】

1、俄国1861年改革与彼得大帝改革的根本不同点是( )

A.自上而下的改革 B.代表农奴主阶级的利益 C.有利于社会进步 D.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2.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 ) A.B. C. D.

3、1861年俄国改革时的皇帝是( )

A.亚历山大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彼得大帝 D.叶卡特琳娜 4( ) A.日本 B. C.美国 D.法国

5、19世纪中期,俄国经济落后于西欧国家的原因不包括( )

A.沙皇专制统治 B.农奴制存在 C.遭受外国殖民侵略 D.国内市场狭小

6、俄国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这块土地的获取方式是( ) A.高价赎买 B.无偿分配 C.资产抵押 D.移民垦荒 7、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成为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其意义主要是( ) A.维护了沙皇统治 B使农奴获得解放 C.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维护了社会稳定 8、德川幕府统治日本时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友好 B.扩张侵略 C.开放开明 D.闭关锁国 9、日本的倒幕派不包括( )

A.资本家和商人 B.将军 C.武士 D.新兴地主

10、(2006全国中考模拟)下列不属于日本明治维新任务的是( )

A.实现近代化 B.建立法西斯专政 C.实现资本主义化 D.保证国家的独立 11、(2006历史课改实验区中考模拟)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不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共同的原因是( ) A.用赎买的方式进行改革 B.

C.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 D.资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12、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成为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的是( )

A.独立战争 B.明治维新 C.废除农奴制 D.大化改新

13、19 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开始成为一个世界体系,一些欧美国家

殊途同归,都发展了资本主义。下列国家中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 A.俄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4、比较是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保持了民族独立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有利于社会进步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农奴制的存在,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受到限制,

材料二:1857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定农奴制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在改革中,地主把最好的土地留给自己。农奴得到的土地,按当时的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而农奴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的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说明亚历山大二世下令废除农奴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看法。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1、18世纪初期的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逐渐成为欧洲强国。19世纪中期俄国开始工业革命。但农奴制的存在限制了工业发展所需要的__自由劳动力_和_国内市场_。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进一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激化了社会矛盾。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2、1861年改革是沙皇政府推行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3、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主权开始丧失,经济遭到破坏。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等改革力量组成倒幕派。1868年,倒幕派军队推翻幕府统治。

4、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内容有: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选择题:

1—10 DDBAC ACDBB

11—14 BBAB

三、材料题参考答案:(1)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3)1861年改革是沙皇政府推行的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是对农奴的一次掠夺,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为获得小块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 1.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2.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 1、18世纪初期的 改革使俄国逐渐成为欧洲强国。 俄国开始工业革命。但农奴制的存在限制了工业发展所需要的_______ ___和_______ ___。1853—1856年的 战争进一步暴露了 的腐朽,激化了社会矛盾。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 年, 沙皇 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 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解放时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