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务会计目标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财务会计目标文献综述
作者:张旋 张雪
来源:《商情》2014年第37期
【摘要】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和描述。本文旨在对国内外财务会计目标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财务会计目标的两个主要观点即受托责任论和决策有用论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以期能为学者研究相关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
财务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论;受托责任论 一、财务会计目标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921年的一本著作中提到过“会计目的”和“会计师目的”等概念。(Simpson,1921)193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一份报告中提到,会计目标是“有助于企业的运行,以达到既定的目的”。1953年美国会计学家G. J. Staubus提出会计目标就是“提供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1973年,罗伯特.特鲁伯鲁特研究小组研究提出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这项基本目标的局限性在于信息是历史的,缺乏预测信息。1978年11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了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AFC NO.1),将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确定为五个方面。总的说来,FASB提出的目标更偏向于决策有用观。 (二)国内研究综述
1988年葛家澍提出按照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观点,会计可以看作一个信息系统(AAA,1966),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这样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必然有一个目标达到指引系统运行方向的作用。刘峰于1995年提到要从经济环境看财务会计的目标,认为具体经济环境特征不同,决定了财务会计目标的不同。受托责任会计目标与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商品经济环境相吻合。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更注重对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导致了决策有用性会计目标的形成。2003年他们提出在当前市场经济发育情况下,盲目模仿美国FASB提出的“决策有用观”来确定我国财务会计目标未必合适。应该根据我国具体的经济环境进行确定,最后得出还是受托责任观目前更适合我国的国情。2003年曹伟认为,为了建立逻辑严密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有必要区分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会计的目标并认为决策有用性只是财务报表的间接目标。周守华,肖正再(2005)通过对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在涉及会计事项的各类交易中的利益冲突与“纳什均衡”转换机理的分析,逻辑推导出“纳什均衡”状态下的会计信息质和量的规定性和财务会计目标并最终获得两个重要结论。葛家澍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