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铁 硫酸亚铁溶液
【解析】(1)铁与稀盐酸反应,能置换出其中的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2)锌和铁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二者与盐酸反应时的速率不同,以此来判断二者的活动性强弱;(3)①③对照,可判断出活动性顺序:锌>铁;②可判断出铜>银;④只需判断铜铁的活动性顺序即可,故可选择铁和硫酸铜溶液,或选择铜和硫酸亚铁溶液。
17.【答案】(1)导热 热固 (2)氧气和水蒸气 (3)Fe2O3+6HCl===2FeCl3+3H2O (4)铜和银
【解析】(1)铁锅作炊具主要利用铁的导热性,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受热时应该不容易变形,故使用热固性塑料。(2)铁制品易锈蚀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3)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4)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由于滤液中只有硝酸亚铁,可知加入的铁和硝酸铜、硝酸银完全反应,故此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银。 18.【答案】(1)Fe2O3+3CO
2Fe+3CO2
(2)氢氧化钠 2NaOH+CO2===Na2CO3+H2O (3)点燃或用气球收集起来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生成2.64 g二氧化碳需要3.2 g氧化铁,所以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32%
2Fe+3CO2。(2)若想通
【解析】(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过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含量时,那么B装置就要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盛放氢氧化钠浓溶液。(3)从防止大气污染和节
21
约资源角度考虑,尾气处理的方法可以将气体点燃或用气球收集起来。(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生成2.64 g二氧化碳需要3.2 g氧化铁,所以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32%。
19.【答案】(1)D (2)②③ (3)Cu2+、Fe2+、Zn2+
【解析】(1)紫砂锅、陶瓷碗中的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不锈钢水瓢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塑料盆中的材料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2)由于缺少漏斗、玻璃棒、蒸发皿、天平等仪器,不能进行粗盐提纯和配制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3)向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由于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呈蓝色,可知铜参加了化学反应,说明该过程中Zn反应完了,铜可能反应完了,可能没有反应完,硝酸银可能反应完,可能没有反应完,硝酸亚铁没有发生反应,所以溶液中一定含的金属离子有Cu2+、Fe2+、Zn2+。 20.【答案】(1)①铁丝表面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②铜丝 ③铝丝 表面附着黑色固体,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Fe+2HCl===FeCl2+H2↑ 砂纸打磨去掉其表面的氧化膜
(2)将铜丝插入硫酸溶液中,充分作用 (3)②①③
【解析】(1)①铁丝插入盐酸中,可观察到铁丝表面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①所得的溶液为氯化亚铁溶液,加入某种金属丝无现象,说明该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在这里应该是铜丝;②所得的溶液仍为氯化亚铁溶液,加入铝丝之后,铝会置换出其中的铁,观察到铝丝表面附着黑色固体,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铝丝在插入之前要先打磨去掉其表面的氧化膜。(2)①可判断Fe>H,②可判断Fe>Cu,③可判断Al>Fe,若要得出活动性Al >Fe>H>Cu的结论,还需补
22
充判断Cu>H,可做实验将铜丝插入硫酸溶液中,充分作用。(3)要得到活动性Al >Fe>H>Cu的结论,只需调整①②顺序即可。
21.【答案】(1)A (2)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3)①Fe、Zn ②氧气( 或空气)和水 6HCl+Fe2O3===2FeCl3+3H2O 在铁制品表面涂漆 ③3Fe+2O2(4)FeCl2
【解析】(1)地壳里含量最高的是金属铝,但铝开发利用的时间在铜和铁之后,说明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与地壳里金属含量无关,与金属的导电性也无关。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主要和金属的活动性有关,活动性弱的金属容易以单质形式存在,易被开发和利用;活动性强的金属一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有的还比较难冶炼。(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3)①在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有Fe、Zn;②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氧气( 或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HCl+Fe2O3===2FeCl3+3H2O;由铁生锈的条件可知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有:在铁制品表面涂漆,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干燥等;③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方程式是3Fe+2O2===Fe3O4。(4)在Fe+2FeCl3===3X的左边有铁原子3个,氯原子6个,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每个X中含有一个铁原子和2个氯原子,所以化学式是FeCl2。
22.【答案】(1) ②③ (2)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3) AB (4)3H2SO4+Fe2O3===Fe2(SO4)3+3H2O (5)保持干燥、经常涂油
23
Fe3O4
【解析】(1)合成材料是指有机合成材料,如②塑料③轮胎,故填②③。(2)因为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所以可以把空气中含有的分子充入轮胎内。(3)钢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4)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3H2SO4+Fe2O3===Fe2(SO4)3+3H2O。(5)防止自行车生锈的做法是:可以把自行车放在干燥的环境中,经常给传动装置涂油等。
23.【答案】(1)Fe+CuSO4===FeSO4+Cu Mg、Fe、Cu (2)Cu Fe 稀盐酸 滤渣中没有铁 ②⑤
【解析】(1)实验一中铁只能与硫酸铜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排在了铜的前面,铁不能与硫酸镁反应,说明铁排在了镁的后面,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Fe、Cu。(2)将实验一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说明铁能继续和硫酸铜反应,即②中铁粉有剩余,至于混合之后能否完全反应,无法确定。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铜,可能有的物质就是铁;由于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说明含有铁,否则没有铁;由于铁与硫酸镁不反应,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又因为通过检验发现铁没有剩余,说明铁参加了反应,在溶液中以亚铁离子的形式存在,铜离子有没有不能确定,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所以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是Mg2+、Fe2+或Mg2+、Fe2+、Cu2+。
24.【答案】(1)3C+2Fe2O3===4Fe+3CO2↑ 置换反应 Ca(OH)2+CO2===CaCO3↓+H2O
②通一氧化碳 尾气处理,将一氧化碳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 (2)①Fe2O3+3CO
2Fe+3CO2 CO2+C
2CO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