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
例: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注意:
(1)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般 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2)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冒号
冒号的基本用处是提示下文和总括上文。它表示较大的停顿。 提示:
(1)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下边,有引起收信人、听众注意的意思。 (2)有在“某某说”后面,表示后面是引用的话。 (3)用在提示性的话的末尾,表示后边有话要说。
例: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
例: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4)用在总提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者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5)表示后面是补充说明或解释性的话。
例: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5
(6)用在强调动词后面的宾语,提起读者注意。冒号前的动词常用的有:“想”“说”“问”“是”“记住”“认为”“证明”“宣布”“指出”等,宾语往往较长或复杂。
例: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例:事实证明:你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总括:
在分项或从几个方面说了以后,用冒号表示后面还有一句总括的话。 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5、叹号 :
(1)感叹句、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及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用叹号。 (2)两个以上叹词相连使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
(3)叹词句和感叹句连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叹词后用逗号。注意倒装 6、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1)引号 (“”) 引号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
(一)表示话在引号里的话是实际那样说的(或者想说的),或者是引用来的。 例:船工从酣睡中醒来:“敲门干什么?”
(二)表示放在引号里的话是有特殊意味的,如意义突出的,不照字面理解而别有含义的,作者不同意或者怀疑这种说法的,以及讽刺、反语等。
例:母亲是个“平凡”的人。(表示突出、强调)
例:白日的亮光把犯罪者的“成绩”完全暴露出来了。(反语) 此外需要指出的词语以及专名、术语、成语之类有时候也用引号。 例: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6
例: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
(2)破折号(——) 破折号用法:破折号是标号中的重点。它有多种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
(一)表示它后边是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 例: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 例: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行文中通常用一个破折号引出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如上二例。如果这类语句插在一个句子的当中,往往前后两处都用破折号。
例:作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
(二)表示 后面是跳跃或转折的话。
例:“好香的菜,——听到了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 破折号还有其他一些用法: (一)表示说话中断。
例:“你——”老张看了看我,亲切地说,“未来属于你们,你们青年人一定要刻苦学习,力争成为本行的专家。”
(二)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 (三)副标题的前后,或只用在前面。 例: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四)表示事项的列举。这种用法多用于文件和科技文献。
7
(五)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六)注释后,说明注释者。
例:……如格林(英国新康德学派和新里格尔的创始者——译者)给他的影响更大了。 此外,破折号有时也可用于总括前文。
例:革命和革命战争是进攻的,但是也有防御和后退,——这种说法才是完全正确的。 使用破折号需要注意的是:破折号前面的词句原来有标点,用了破折号以后,一般说不必再保留那个标点、跳跃或转折的话除外。因为读到破折号时,总要停顿,省去那个标点不影响理解语意。
(3)括号(())
括号主要表示括起来的话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前边的词语或句子。这种注释或补充说明面比较宽,可以 解释语义,注明时间,也可以交代引出处,列举具体内容,还可以讽刺、批评、订正错误等。
(4)省略号(……)用法 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表示重复的或者类似的语气的省略,还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说话空隙,或者说话断续、沉默不语等。 例;原来如此!……
例:喂!是小陈吗?你托我买的书买到了……你什么时候来取?……好,好,再见! 使用省略号要注意下边三点;
(一)省略号所表示的不必尽举的同类事物省略,一般要在列出三项以后再用,以便读者据以联想和补充省略的内容。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