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土壤肥料学复习重点要点
=(1-(土壤重量/相对密度)/(土壤重量/容重)) ╳ 100%
=(1-容重/相对密度) ╳ 100% 4、土壤重量=土壤体积×土壤容重
5、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
6、土壤结构通常根据其大小,形状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等划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结构、片状结构、团粒结构。团粒结构具有小水库、小肥库、空气走廊的作用,协调水气状况能力强,因而是理想的结构体。 7、良好团粒的特性:
a 、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大小 b、有一定的稳定性
力稳性:不易为机械力所破坏。
水稳性:浸水后易分散,称非水稳性结构体。浸后不
分散称水稳性结构体。
多孔性:多级孔隙构成。
C、 有多级孔隙
8、土壤可塑性:指土壤中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被外力造形,当外力消失或土壤干燥后,仍能保持其塑形不变的性能。
影响因素:(1)含水量:
下塑限:土壤开始呈现可塑状态的含水量
上塑限:土壤失去可塑性,开始呈现流动时的土壤含水量
塑性指数:上塑限与下塑限之差
(2)质地:粘粒越多、质地愈细、塑性愈强
(3)代换性阳离子:Na+水化度大,土 壤分散,可塑性大。
(4)有机质:提高上、下限,但不能提高塑性,本身塑性小,吸水性强。 第四章 土壤水分
1、土壤水分的类型: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2、毛管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毛管空隙中的水。使土壤中最有效的水分。 3、水分的能态:
土壤水势:从一已定高度的蓄水池中,把无限少量的纯水,在
一个大气压下,等温和可逆的转移到土壤中的某一已定点。包括基质势、溶质势、压力势、重力势、土壤水总势。
土壤水吸力: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情况下所处的能态,不
是指土壤对水的吸力。它的意义与土壤水势相同,也是表示土壤水具有的自由能,所不同的是它只包括基质势和溶质势。一般都是正值,因此土壤水吸力的数值与土壤水势的数值相同,但符号相
反。
4、水分的运动:
1、 渗透
2、液态水在土壤中的运动
a、饱和流:指土壤中的孔隙全部被水充满,土壤水已成为
连续整体情况下水的运动。依其流动方向不同有三种情况:垂直向下的饱和流、水平的饱和流、垂直向上的饱和流。
b、 不饱和流:指土壤中的孔隙在未被水充满时土壤水的运动。
3、土壤中气态水的运动主要以扩散方式进行。水汽运动的方
式:水汽凝结、土面蒸发。
5、凋萎系数: 当土壤.吸水力等于或大于植物根系吸水力时的土壤含水量 .
6、田间持水量: 旱地土壤实际能保持毛管水的最大量. 第五章
1、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
1、CO2含量通常比大气高数倍至数十倍 2、O2浓度低与大气 3、水汽含量高于大气 4、还原性气体浓度高于大气 5、土壤空气成分随时空而变化
2、土壤通气性指标: 土壤通气孔隙度 氧扩散率 氧化还原电位. 3、土壤热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生物热 地球内热.
4、土壤容积热容量:单位容积的土壤.在温度升降1度时所吸收或释
放的热量.
5、重量热容量:指单位重量土壤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 6、土壤导热率:在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土壤传导的热量.
7、土壤温度的调节: 1、耕作和施肥
2、合理选择土宜和播种时间 3、灌溉与排水 4、地面覆盖和遮阴 5、应用增温保墒剂
第六章
1、土壤胶体:分散相均匀的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构成胶体分散系统。 2、土壤胶体的性质:表面性质、带电性、分散性与凝聚性 3、阳离子交换量:以pH值为7时每千克干土所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离摩尔数. 衡量土壤保肥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4、盐基饱和度:土壤中各种交换性盐基离子的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盐基饱和度也可以作为判断土壤肥力水平的指标
5、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影响因素:离子饱和度、互补离子、黏土矿物的种类、阳离子的非交换性吸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