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板书:
5、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公式.板书:6、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7、反馈练习
圆锥的底面积是5,高是3,体积是( ) 圆锥的底面积是10,高是9,体积是( ) (二)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说说解题方法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从两个方面谈: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圆锥的体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12~13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熟悉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
第 21 页 共 158 页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实际应用
第 22 页 共 158 页
三、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小结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14~15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单元知识整理。加深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联系前面所学有关内容,形成有关体积计算的知识结构。
过程与方法:会应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一定的问题解决策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品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重点:会应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知识点归纳: 一、 面的旋转
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
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2.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 (2)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3)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3.圆锥的特征: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只有一条高。 二、 圆柱的表面积
1.沿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第 23 页 共 158 页
(如果不是沿高剪开,有可能还会是平行四边形)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 (2)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 (3)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 4.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用S侧表示一个圆柱的侧面积,S底表示底面积,d表示底面直径,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为: S表=S侧+2S底 或S表= 或S表=
5.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 (1)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例如无盖水桶等圆柱形物体。 (2)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的,例如烟囱、油管等圆柱形物体。 三、 圆柱的体积
1. 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2.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V=Sh。
3. 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
(1) 计算圆柱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了底面积和高,可用公式:V= (2) 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 (3) 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 (4) 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
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是V=
5.圆柱形容器公式的应用与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计算方法相同。 四、 圆锥的体积 1. 圆锥只有一条高。
2.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如果用V表示圆锥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则字母公式为: 3. 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1)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积和高这两个条件,
可以直接运用“v= 1/3 Sh”这一公式。
(2)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半径和高这两个条件,
可以运用1/3πr2h
(3)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直径和高这两个条件,
可以运用1/3π(d/2)2h
(4)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
可以运用1/3π(c/2π)2h
针对性练习
第 24 页 共 158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