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
影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有: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
影响供给数量的因素有: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要素价格)、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7. 简析公共物品两个最基本的性质。
供给的普遍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
8. 简析在科斯条件下庇古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在科斯条件下,庇古税本身将造成资源配置失误。假设在科斯交易条件下仍对A所造成的边际社会损害征税,税额为每单位活动水平EF,其效果可能使A的边际效益曲线下移到MN。MN表示A完税后的边际效益。当科斯交易在有税的情况下进行时,将导致均衡点由F移至P,最优活动水平由OE转为OG,A的活动水平降低。由此可见,在科斯背景下,庇古税不仅是多余的,其本身也变成了资源配置失误的原因。
9. 简析传统资源稀缺性理论的两种基本观点。
资源绝对稀缺性——在可获取的自然资源存量的极限没有达到之前,环境质量是不变的,不存在边际成本上升和收益。
递减现象,环境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了对经济发展的绝对约束,只有在达到极限时,资源的稀缺性影响才会在上升的成本中通过价格得到反映。
10. 简析稀缺的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经济功能。
提供了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原材料和能源,包括不可再生的和可再生的资源。 可以吸收、容纳、降解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这一功能常具有公共物品特征。
向人类社会提供自然服务,包括生产过程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直接物理交换(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等)和福利效益(休闲、健康、审美等)。当环境提供的物质和能量超过了环境再生能力,容纳的废物超过了其承载力时,环境必然要出现损害和退化。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并且成为累积性问题,就将永久地破坏生态稳定性和恢复能力,导致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绝对稀缺性约束,最终破坏经济过程的稳定和人类的福利。
11. 简析环境资源稀缺性显现的成因及表现。
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可再生资源大大超过其再生能力,人类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速率快
于人类发现替代资源的速率,导致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程度都急剧上升。
人类排入环境的废弃物,特别是有害物质迅速增加,超过了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干扰了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导致环境容量资源稀缺程度的急剧上升。
这些方面相互影响,形成复合效应,不仅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造成危害,而且还发展成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2. 简析外部性的存在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 ?
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了环境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
环境污染等行为的负外部性存在使污染物过度排放,生产过程中有污染的产品过度生产; ? ?
生态林建设等环境保护行为的正外部性存在又使环境保护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两者共同作用,导致了环境质量的日益下降,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因此,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外部性的存在,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13. 简析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两类环境经济手段的主要内容。
庇古手段——侧重于用政府干预的方式来解决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中出现的外部性问题。
科斯手段——侧重于运用产权理论、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中的外部性问题。
14. 简析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中国的环境政策体系包括了横向的3个领域和纵向的5个层次。
横向的3个领域:环境污染防治、农村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纵向的5个层次:
?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有关方针和政策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法律 ? 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规章
? 国务院所属部委制定和颁布的规章和政策
?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的法规和政策
15. 简析排污收费的经济效率。 ? 降低达标费用
? 降低监督实行环境标准的费用
? 有利于污染控制技术的革新 ? 有利于筹集环保资金
16. 简析排污收费的主要问题。
信息失真对排污收费的影响:排污收费在理论上是理想的,但实行起来有相当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缺乏确定最优排污量标准所必需的信息,即获得精准信息的成本太高;边际外部成本的确定;边际私人净效益曲线的获得;
排污收费的公平性:排污收费的公平性涉及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分担税负的问题,即企业可否把排污税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问题。
17. 简析绿色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废除或修正现行的对环境有害的补贴及赋税; ②改革现行税制,使之利于环境;
③开征新的生态税,实行对环境有害产品全面征税的政策
18. 简析物质平衡的概念模型的主要内涵。
现代福利经济学认为,在竞争市场条件下,通过价格和自愿交易,就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最适度)”。
如果环境同化污染物的能力是稀缺的,除非满足以下条件:①所有投入全部转换成产出,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产生污染物;全部最终产出在消费过程中彻底消失;或者②明晰财产权,使所有相关的环境因素为私人所有,并且可以在竞争性市场中交换这些所有权;否则,市场的自愿交易过程就不可能解决没有补偿的外部不经济性问题。
在一个现实的经济系统中,这两个条件没有一个可望实现,因此,外部不经济性是普遍存在的。
19. 简析可更新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
? 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可更新商品性资源是指财产权可以确定,能够被私人所有和享用,
并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可更新资源。如私人土地上的农作物、森林等。
特点:1.完全明确的财产权(对这些资源所有者的各项权利、权利的限制以及侵害这些权利的处罚等都有明确规定);2.专有性;3.可转让性;4.可实施性。
? 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是指不为任何特定的个人所拥有,但是却能
为任何人所享用的可更新资源。如公海鱼类资源、物种、空气等。
特点:1.消费不可分性或无竞争性——指某人对某物品的消费完全不会减少干扰他人对同一物品的消费。
2.消费无排它性——指不能阻止任何人免费消费该物品。 20. 简析可耗竭资源的最优耗竭方法。 (1)在不同时期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2)使用可更新资源替代可耗竭资源
21. 简析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
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可更新商品性资源——财产权明确的可更新资源。如私人土地上的农作物、森林;这种资源的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主要是确定资源的最佳收获期和最大可持续收获量。
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财产权不明确或者不可能确定财产权的可更新资源,如公海渔场和生物物种;这种资源的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主要是通过控制使用率和收获率实现最大可持续收获量;在任何条件下,如何捕获量等于增长量,就可以称该捕获量是可持续的,因为这种捕获量可以永远保持。
22. 简述舒适性资源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概念:指的是能够为人类提供舒适性服务,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自然环境资源。 分类:自然风景美学资源、地质历史变迁遗迹资源、生物进化史资源、野外娱乐资源 性质:舒适性资源的唯一性、舒适性资源的真实性、方式的非消耗性、舒适性资源认识的不确定性、舒适性资源破坏的不可逆性 23. 简析美国SO2排污权交易政策体系。
参加单位的确定
许可证的分配(无偿分配、拍卖和奖励) 许可证的交易 许可证的审核
24. 简析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目标。
1996年9月国务院原则同意该计划,并要求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指标,还要求抓紧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和管理办法,建立定期公布制度。
到200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两控区SO2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20%”的要求,以及参照我国“九五”期间环境保护完成的情况,制定了我国“十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