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17:48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受国内基建项目的影响较大,一旦建筑业的需求大幅下降,这类产品将供过于求。激烈的价格战将推动厂商扩大生产能力,降低平均成本,以取得竞争优势,从而进一步加大了钢铁行业的过度供给和产能过剩。

4.3 我国钢铁行业进退出壁垒状况

第一,我国钢铁产业的进退出壁垒机制不完善,即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使钢铁产业在近几年形成了企业过度进入状态,大量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设备老化的中小企业涌入,大量国际上淘汰的工艺和设备出现在这类企业当中。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产能占有相当比重。2011 年,我国仍有年产 7 500 万吨生产能力的小高炉在运行,年产2 500 万吨的小转炉和小电炉也在生产运行。钢铁行业进入壁垒失效降低了现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钢铁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加剧了钢铁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第二,我国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使其倾向于支持和保护某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企业,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利税大户。我国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始于2005 年,但是各年定下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不仅没有完成,在地方政府的暗中保护下,由当地政府批准和企业自主建设,将原属于淘汰范畴的项目经过改扩建投产成更大规模的项目,出现了钢铁行业产能不降反升局面。

综上所述,我国钢铁行业属于典型的非集中型市场结构,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以及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都使得钢铁行业大量企业过度进入,企业间缺乏兼并动力,企业数目过多、产业过度供给和生产能力过剩现象进一步加剧。

第五章 解决路径研究

5.1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提高行业投资管理水平、优化行业投资结构

5.1.1 深化体制改革,抑制过度投资

一方面,通过理顺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及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使财权和事权相对应,降低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投资行为的动机;另一方面,改变以辖区内 GDP 增长为主要考核晋升标准的体制,把反映经济质量和效益状况、反映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程度、反映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遏制地方政府的热衷于投资驱动发展的惯性。另外,在投资过程中,要有严格的项目审批程序以及市场准入管制和技术标准准入约束,从根本上抑制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投资“风暴”的轮番角逐。

5.1.2 统筹国内外市场,扩大市场需求

鼓励钢铁企业立足于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兼顾和两种资源的互补,加快推进生产经营的重新布局和战略调整。以大型钢铁企业为龙头,通过强化研发激励与考评,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力度,加快产品结构的升级优化进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适应度,进一步激发国内外市场需求。尤其是要加强海外市场环境的跟踪调研和贸易摩擦协调,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份额。 5.1.3 积极鼓励国内大型钢铁企业进行海外矿山投资

近年来,铁矿石、焦炭等钢铁原材料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导致我国钢铁行业生产成本高企、利润空间缩小甚至亏损运行,产量增长受到限制。铁矿石是钢铁行业的重要原材料,我国矿产资源短缺,铁矿石自给率较低,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然而由于国际三大供应商的垄断,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我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进口价格的谈判上也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从而使得钢铁行业的经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成本制约,大量厂房设备因为原材料供应不足而出现闲置状况。因此,在加大国内铁矿资源勘探力度的同时,应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海运市场、码头、海外矿山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加大找矿、探矿和开矿力度,增加铁矿石的长期供给,从而在铁矿石的谈判上占据有利地位。 5.1.4 严控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

近年来,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是行业产能规模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利用各种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等抑制钢铁行业投资过快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政府部门抑制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 包括制订合理的环保、能耗标准以及市场准入门槛,严控新上项目,从土地和信贷两个方面严把项目审批关;同时,钢铁行业要充分认识到淘汰落后产能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落实关闭企业的配套政策措施,从而促进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5.2 完善钢铁产业政策

5.2.1 制定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

市场经济是个自然的优胜劣汰过程, 竞争的结果是资源向效率比较高的行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业和企业集中。 国家的直接微观干预会打破这种自然选择过程,甚至也使得经济主体通过非市场手段俘获政策制定者的不良现象更为严重和普遍,由此进一步扭曲了市场过程的有效运行。 因此国家的产业政策应以间接干预为主,对行业发展提出宏观指导建议并主要通过环保、安全、能耗等规范行业的发展。 (1)避免行政权对增量投资的过渡介入

存量资产的结构性失衡直接影响了其优化效率,间接导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提高存量资产优化效率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困局的前提是增强存量资产的流动性,关键是增加供求结构合理的可交易标的,基础是增量投资结构的合理化,核心是正确处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目标是避免行政权对企业投资行为和存量资产交易行为的过渡介入,使产权主体真正依据市场规律进行投资和交易决策。 (2)创新产权交易制度

考虑到行业特性和资产属性,各地现有产权交易平台远远不能适应钢铁行业存量资产优化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全国统一、专属的存量资产产权交易市场,以有效实现交易信息与产权交易业务的合理对接,有力推动资产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规范、高效、有序流转。 (3)加强产业政策执行力

钢铁工业自身特点决定了钢铁企业需要具备充盈的资本、丰富的能源和原料、产品研发队伍和高端技术设备,这就决定了我国钢铁工业需要克服布局不合理、集中度低、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而高端产品供应不足、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等问题。产业政策从宏观层面对能耗指标、水耗指标、土地利用、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但在国家有关部门和钢铁协会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来自地方政府和钢铁企业的阻力。落后产能迟迟不能裁汰,直接延缓了改变当前高污染、高耗能、低技术状况的钢铁产业结构优化进程。 5.2.2 减轻制度性路径依赖

(1)改进国有钢铁企业经理人激励机制。改变单纯以规模、市场份额为企业绩效的衡量标准,应以经济利润和企业价值为主,考虑企业的长期利益。 (2)推进矿山资源产权改革。目前矿山资源属于国有企业的资产,事实上导致了资源价格的扭曲,应加快推进矿权改革,尽快推出资源税,促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3)减少政府对钢铁企业的行政干预。加大金融监管力度,防止地方政府以优厚的/配套0条件或其他因素来诱使银行对本地落后钢铁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从源头上切断一批技术水平落后、污染环境、长期资不抵债的地方性中小型钢铁企业的生命线。

通过上述举措,在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供宝贵经验的同时,探索一条存量资产重新配置或有效退出的新路径,进而有效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的困局。

5.3 优化钢铁行业产业结构

5.3.1 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冲击, 表面上看是对市场需求的冲击, 实质是对钢铁工业发展方式的冲击。钢铁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成为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受冲击影响快,回暖效果慢,增产不增收,这些都与钢铁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集中度低, 发展方式粗放,产能过剩等密切相关。因此,面对后危机时代的严峻挑战,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1)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跨地区联合重组,协会将积极配合政府落实即将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 深入了解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2)按照国内市场需求特征和企业比较优势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既要考虑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国内钢材市场需求的特征, 同时也要考虑本企业产品竞争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和先进产能过剩。目前中厚板、无缝管等产品的市场形势严峻,与企业盲目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密不可分。 (3)提高产业集中度

我国钢铁工业总体规模大、分布散,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竞争力弱,产业集中度低,这些特点不利于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政府的有效管理。如果市场没有足够的动力,政府有形之手可以出台适当的产业政策予以推进。建议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大型国有企业的联合重组,在保障内部人利益的前提下,发挥大型企业在资金、技术、装备、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统筹规划、联合重组组建跨层级、跨所有制的产权多元化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推进跨地区重组和区域内重组,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集中度的同时,实现区域合理布局。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受国内基建项目的影响较大,一旦建筑业的需求大幅下降,这类产品将供过于求。激烈的价格战将推动厂商扩大生产能力,降低平均成本,以取得竞争优势,从而进一步加大了钢铁行业的过度供给和产能过剩。 4.3 我国钢铁行业进退出壁垒状况 第一,我国钢铁产业的进退出壁垒机制不完善,即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使钢铁产业在近几年形成了企业过度进入状态,大量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设备老化的中小企业涌入,大量国际上淘汰的工艺和设备出现在这类企业当中。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产能占有相当比重。2011 年,我国仍有年产 7 500 万吨生产能力的小高炉在运行,年产2 500 万吨的小转炉和小电炉也在生产运行。钢铁行业进入壁垒失效降低了现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钢铁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加剧了钢铁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