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2:45:55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摘要

钢铁工业作为一个生产周期长的行业,其投入产出间的时滞较长,极易引发产能过剩。我国钢铁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既与工业本身的技术经济特征有关,也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有关,还与地方政府的行为有关。要解决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就必须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加强产业政策执行力,细化政策的针对性。本文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以及进退出壁垒等三方面原因来深入探讨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形成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途径。

关键字:产能过剩;形成原因;解决途径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低是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两大顽疾,两者通常同时出现,产能的无序扩张以及地方政府对小型企业的袒护在降低行业集中度的同时也加剧了产能过剩行业的压力。长期以来,钢铁行业是国家重点调控的产能过剩行业,产业集中度非常低。2012 年 1—11 月,我国钢铁市场规模前 4 位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总市场份额的比重仅仅为 27. 3%,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按照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属于典型的原子型,即竞争型的市场结构。由于市场行为要受到市场结构的制约,这种低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放大了投资需求,加大了投资波动的幅度,使得资源投入高度分散化,产业达不到规模经济,从而影响了行业盈利水平的提高。行业内企业之间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产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容易进一步加剧企业的过度投资和行业的产能过剩,从而严重影响行业发展的竞争力,增加产业宏观调控和协调发展的难度。面对目前我国产能全局性过剩的盾,提高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改善市场结构迫在眉睫。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1、鉴于目前对钢铁工业产能过剩研究及国家的企业重组与淘汰落

后产能问题的研究较为不足,及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或者是国外的经验理论研究不适合我国国内具体国情等,而通过本论文进行严谨详细的理论分析和数据分析比较研

究,以便能为当前的政策制定者和相关领域研究的人们提供一些与现实紧密联系的研究。2、深入探讨我国钢铁工业的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问题,及所采取的企业重组与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所遇到的具体问题。3、对当前政策有效性的定性分析与比较评价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措施。

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国际国内背景原因和形成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现实情况所遇到的问题,对国家所采取的企业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我国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措施,促进行业能够健康稳定成长,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同时,这些相应的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研究也会对产业政策评价的理论研究方面能有一定的比较参考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本论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定量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市场和政策目标两个角度来探 讨,力图将研究建立在严谨的理论分析和坚实的现实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以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分析工具为基础,并结合发展经济学、政府经济学中关于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的相应研究成果,从理论上对我国当前钢铁工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对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众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近几年我国钢铁行业的纵向发展趋势以及与世界主要产钢国的横向比较,从产业层面对我国当前推行的企业重组与淘汰落后产能政策过程中的问题和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来探讨我国钢铁工业企业重组与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提出相应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1.4 本文研究思路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已有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主要理论及 观点进行重新审视,指出这些理论中存在的根本性缺陷和其理论解释对我国国情的适用性问题,并紧密结合我国钢铁工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市场供求结构平衡问题,对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钢铁产品的层次水平、产业价值链,产量能耗比等实际情况进行严谨分析研究,并据此对我国钢铁工业企业重组与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效果进行分析。

第二章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研究文献述评

2.1 产能过剩概念的界定

产能过剩,至今还没有一个很公认的概念,从字面上来理解,产能过剩就是生产能力相 对于市场需求而言出现过剩。具体指的是,人们经过投资建设而形成的生产能力所能够提供 的产品和服务已超出市场正常使用能力或购买能力的状态。结合我国的政策文本来看,产能 过剩并非指在市场经济周期波动中那种暂时性的产能富余,而应该指的是在转轨经济中特有 的长时间内生产能力远大于市场需求的现象。

2.2 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的相关文献研究 (1)理论研究

陶忠元、褚丽彦[2011]等人根据国民收入均衡条件命题和经济实践的运行轨迹,得出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是影响钢铁产业供求的主要因素。提出要深化体制改革、统筹国内外市场的建议。 徐志伟、温孝卿[2011]提出了从存量资产优化角度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困局的观点。结合钢铁行业特点指出现存优化障碍,在对障碍的属性和来源进行区分基础上,提出问题的解决路径。

(2)行业现分析状

韩国高[2003] 白江涛、赵湘鄂[2012]等人认为,我国钢铁工作作为一个生产周期长的行业,集中度严重偏低,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市场准入门槛低,阻碍落后产能难以顺利淘汰。必须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品结构升级。而陈玉千[2012]分析当前钢铁行业形势,得出是由于国内消费低速增长、出口限制、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并提出从加大国内个采矿力度、联合重组提高集中度、技术创新、完善财税制度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3).政策及法律环境分析

王立国[2012]等人主要从产能利用安全监测预警状况方面分析,认为就采取监测预警、控制固定投资、总量调控、等方面有效措施。谢新超[2010]认为,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是由于钢铁行业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较高,主要是我国的体制性原因。这方面汤毅[2011]具体指出了我国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政策的法律依据,提出政策研究指导思想和原则。

(4).企业行为分析

史忠良[2012]及张乙明[2010]等人分析了产能过剩条件下企业的扩张和投资行为,指出预期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的技术标准限定,起了反向激励作用。建议减轻制度和技术的路径依赖,加强企业信息交流。

2.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本文的研究重点

现有关于产能过剩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其现状问题、原因分析,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 加以充分分析论证,发展至今,已是比较完备。本论文也正是在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之 上,肯定我国当前钢铁工业处于国际产能过剩背景下,然后来研究我国近些年来推行的钢铁 工业中的企业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问题。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推向深入,以往的理论研究开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显得有些不很适用。而本文结合我国总体工业发展阶段、环境,以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总供求结构平衡问题、具体产业布局合理问题、产业的纵向价值链问题、政府干预政策目的和效果等问题来分析我国钢铁企业的重组问题,本文的研究重点,也正是要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结合这些行业特点、属性和产业供求结构平衡背景问题来分析研究我国钢铁工业企业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摘要 钢铁工业作为一个生产周期长的行业,其投入产出间的时滞较长,极易引发产能过剩。我国钢铁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既与工业本身的技术经济特征有关,也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有关,还与地方政府的行为有关。要解决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就必须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加强产业政策执行力,细化政策的针对性。本文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以及进退出壁垒等三方面原因来深入探讨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形成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途径。 关键字:产能过剩;形成原因;解决途径 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