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103页)
1.知识与技能:(1) 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 教 (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培养学生的物理计算能力; 学 (2)通过计算对生活中关于热量多少有初步的了解。 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标 通过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 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 重点 教学 热量计算公式的应用。 难点 教学 练习 方法 教学 准备 【新课引入】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比热?比热的单位是什么?怎样读? 教 2.水的比热是多少?它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3.比较下列物质谁的比热大:一滴水和一桶水?一枚铁针和一支铁棒? 0℃的水和100℃的水? 学 二、新课引入。 以水的比热为例,说明它的物理意义,使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 要吸收4.2×103 焦的热量,完成下列表格 质量 升高温度 吸收热量 过 1kg 1℃ 4.2×103J 2kg 1℃ 2kg 2℃ 程 从填上表格引入热量的计算,并启发学生得出热量计算用: 比热×质量×升高的温度。 【新课推进】 吸热公式及理解。 1、Q吸=cm(t-t0)式中的Q吸是吸收的热量,单位是J;c是物质的比热,单位是J/(kg·℃);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t0初温,t是末温,单位是℃。 2、公式的应用 例1:将2kg的水从28℃烧开到98℃,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解:查表可知水的比热为4.3×103 J/(kg·℃),因此它吸收的热量为: Q=cm(t-t3吸0)= 4.3×10 J/(kg·℃)×2kg×(98℃ —28℃) = 6.02×106 J 答:需要吸收6.02×106 J热量。 3、放热公式:Q放=cm(t0-t) 注意:1、学生容易把t0和t混淆,所以要告诉学生记忆的方法:有标脚“0”的就可想到“一切从零开始”就表示开始的温度即初温。 2、区别“升高”、“升高了”、“升高到”和“降低”、“降低了”、“降低到” 4、练习: (1)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 J. (2)某同学用一只装有2 g水银的温度计,测量烧杯中50g水的温度,若温9
度计示数上升了50℃,则温度计内的水银吸收了 J的热量。 33C水=4.2×10J/(kg·℃),C水银=0.14×10J/(kg·℃) (3)湘潭钢铁公司的某锅炉中放入了温度为20℃的废铁若干,锅炉内每千克废铁的温度升高到1020℃时需要吸收___ _____J的热量(c铁=0.46×103J/(kg·℃),废铁熔点为1535℃). 0(4)冬天常用热水袋取暖,把质量为2Kg,温度为90C的热水装入热水袋0中,到温度降为30C的时侯,这些水放出了____________ J的热量. 学生独立完成后,黑板展示教师点评。 5、综合应用 例2:天然气是当今家庭中使用较普遍的一种能源,现用天然气(甲烷)来00加热水。为使2Kg的水温度从20C加热到100C,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加热过程中,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只有50%被水吸收,则需要373完全燃烧多少m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8.3×10J/m,水的比热30容为4.2×10J/(KgC)] 3解:水的比热为4.3×10 J/(kg·℃),因此它吸收的热量为: 3Q吸=cm△t= 4.3×10 J/(kg·℃)×2kg×(100℃ —20℃) 6 = 6.88×10 J 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只有50%被水吸收,那么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67Q放 = Q吸÷50% = 6.88×10 J÷50% = 1.376×10 J 73天然气热值为8.3×10J/m,根据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放 = mq 7733得:V = Q放÷q = 1.376×10 J÷8.3×10J/m = 0.166 m 006答:为使2Kg的水温度从20C加热到100C,水需要吸收6.88×10 J的热3量,需要完全燃烧0.166 m的天然气。 练习:热水器给2kg的水加热,水温升到了40℃时,需要吸收多少焦耳的 热量?这些热量相当于多少千克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已知木炭的热值:q?3.36?107J/kg。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物体吸热和放热的公式并进行了计算。需要注意: 1、规范物理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2、区别“升高”、“升高了”、“升高到”和“降低”、“降低了”、“降低到” 【板书设计】 1、 吸热公式:Q吸=cm(t-t0) c是物质的比热,单位是J/(kg·℃);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t0初温,t是末温,单位是℃。 2、放热公式:Q放=cm(t0 - t) 教 学 反 思 【作业布置】 教学 课题 第一节 内能的利用和热机 第 周 星期 10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教学 准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做功; (2)知道热机中能的转化; (3)常识性了解火箭原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通过实例分析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内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热机中能的转化 利用内能来做功解释生活现象 实验、交流讨论 铁架台,试管,试管夹,试管塞,水,气球,玻璃管,自制走马灯等。 【新课引入】 一、复习旧识: (1)什么是内能? (2)如何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二、引入新课 既然可以通过加热和对物体做功来增加物体的内能,那么当物体内能减少时,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减少的内能不会凭空消失,它会转移到其他物体上或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下面举几个例子大家判断一下是内能转移了,还是转化了。 【新课推进】 一、利用内能来加热 下面例子中是内能转移了,还是转化了。 锅炉烧水; 家用暖气设备;用高炉炼钢;生火做饭。 上面的例子都是内能的转移,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直接利用内能转移来加热物体的,这是利用内能的一种方式——加热。 你还能举出利用内能来加热的例子吗? 教 学 过 程 例如:煮饭、取暖、工厂的热处理、吹制玻璃工艺品等 内能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那么内能可以转化成其他能量吗?下面通过一个实验看看内能是如何转化的。 二、利用内能来做功 阅读教材,说说右图实验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教师补充分析: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传给水使水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驱动叶轮转动,这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总结: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成内能)――通过热传递供给水和水蒸汽――水蒸汽对叶轮做功(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这是利用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用来对物体做功 出示走马灯,说明其来历,点燃蜡烛走马灯转动。 请学生分析这个过程的能量转化。 在八百多年前,我国就发明了如图这种流行于民间的玩具式走马灯,它的工作原理和近代的燃气轮机相同。如果点燃走马灯内的蜡烛,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将向上
11
运动,运动的热空气便推动纸风车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纸马转动。这种走马灯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生活中利用内能做功的很多,比如烧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有个故事说的正是这一现象瓦特从中得到启示,改进了蒸汽机。下面我们来看看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三、热机 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称为热机。 1、 热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蒸汽机、内燃机(发动机)都是热机。下面以蒸汽机为例说明热机的工 作原理。 2、 蒸汽机 如图所示,蒸汽机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 锅炉:通过煤炭给上面的锅炉加热,产生水蒸气。这过程是将煤炭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2) 气缸:锅炉内的水蒸气通过导气管进入气缸推动活塞做功。这过程是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排气孔排出废气,在利用惯性和气压将活塞推回,完成往复运动。 (3) 飞轮(轮子):通过连杆和曲轴将活塞与飞轮(轮子)连接。连杆和曲轴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成飞轮(轮子)的转动。 3、火箭 (1) 演示气球,反冲运动。 (2) 讲解火箭的升空原理。 (3) 介绍三级火箭的好处。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内能的应用和热机,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内能主要有哪些应用?热机是如何工作的? 【板书设计】 一、 内能的应用 1、 加热 2、做功 二、热机: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 工作原理:燃料燃烧将化学能 → 内能 → 机械能。 【作业布置】 教学 课题 教 学 反 思 第二节 内燃机 第 周 星期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