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门控制装置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以用万用表和示波器进行测量。首先测量电源芯片的输出电压是否正常,然后用示波器分别测量各个主要芯片电源引脚,察看电源的波形情况,如有纹波,则在预先留出的位置上焊上退耦电容以消除纹波,保证芯片工作正常。电源测量完毕后,进一步用示波器测量有源晶振的输出脚,其输出是频率为 8MHz 的波形(非方波,类似正弦波)。在确定晶振起振后,按住复位键,使单片机始终保持在复位状态,同时测量其各个引脚的电平情况,并同数据手册上表述的复位时的芯片引脚状态进行比对,由此可判断单片机是否正常。确认单片机正常之后就可以通过仿真器连接用户板进行调试。
软件调试,按要求输入梯形图转换成指令表,并进行语法的检查,正确后设置正确的通信口将指令读入到指定的可编程控制器ROM中进行下一步的调试。由于在编写系统程序是按功能模块进行的,因此调试系统时也按功能模块进行。在调试电机控制程序的时候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下面也是重点阐述一下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电机控制程序主要控制电机的整个运转过程,包括电机的加减速,倒转,遇障碍物检测等。在单独测试加减速,倒转等时候没有遇到大的问题但是在加上遇障碍物检测时,发现只要加上检测程序,一旦运行马上就会复位,经检查程序没有任何问题,在分析了可能产生复位的各种情况后认为既然是加入遇障碍物检测程序后才会产生复位,那么很可能就是在同一位置多次遇到障碍物而产生了复位。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装上门框所以不可能是遇到了障碍物。最后经过深入的分析发现由于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是通过检测门的运行速度是否小于该阶段的速度门限值,而在电机在启动后的第一个运行阶段由于惯性速度不可能马上达到所设定的值,因而在启动的第一阶段进行速度的检测就会出现检测到速度小于门限值的情况,从而产生复位信号。找到原因之后,取消了在第一阶段的速度检测,由于第一阶段的运行距离很短,速度也很低所以在这个阶段取消速度的检测并不会产生什么问题。调整之后,程序运行恢复正常,完成了所设定的功能。 对其他模块的测试都比较顺利,只出现了语法错误等一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通过设置断点,单步运行等调试手段进行了解决。
7、结语
本次设计的基于PLC控制的自动门,基本上符合设计要求,相比于其他控制方式的自动门,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本文所研究的基于 PLC 的自动门的电控部分的设计,虽然满足了一些使用的功能,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必须将各个装置的技术参数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保证电源的供给不间断、系统的接地保护等,使得整个系统在性能上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更高,防止一些不必要的后果发生。因此,系统的安全可靠仍然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9
参考文献:
[1] 张春秋,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自动门上的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05).
[2] 赵克裕, 许福永. 微波原理与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 王静, 基于PLC的自动门电路设计[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07).
[4] 孙康岭, 杨兆伟, 张晔, 基于PLC的自动门控制系统设计[J]. 机电工程, 2010(11).
[5] 廖常初.PLC基础及应用[M].2版.北京:机械土业出版社.2005 [6] 洪涛1'LC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7] 徐海卫, 曾潇. 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 2010, 32(11).
1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