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奥迪A6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检修
动机保持运转,但发动机的性能有所下降,以便尽快送到维修站检修。
当ECU本身发生故障时,会自动启用备用系统,使发动机进入跛行(Limp_home)状态,以便能有所下降,以便尽快送到维修站检修。 1.3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电喷系统发展至今,已有多种类型。根据其结构特点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按系统控制模式分类 1.3.1按系统控制模式分
按系统控制模式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类型。
开环控制 就是把根据试验确定的发动机各种运行工况所对应的最佳供油量的数据事先存入计算机中,发动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主要根据各个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判断发动机所处的运行工况,再找出最佳供油量,并发出控制信号。
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反馈控制系统,其特点是加入了反馈传感器,输出反馈信号,反馈给控制器,以随时修正控制信号。
闭环控制系统在排气管上加装了氧传感器,可根据排气管中氧含量的变化,测出发动机燃烧室内混合气的空燃比值,并把它输入计算机中再与设定的目标空燃比值进行比较,将偏差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再驱动电磁喷油器喷油,使空燃比保持在设定的目标值附近。因此,闭环控制可达到较高的空燃比控制精度,并可消除因产品差异和磨损等引起的性能变化对空燃比的影响,工作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采用闭环控制的燃油喷射系统后,可保证发动机在理论空燃比(14.7)附近很窄的范围内运行,使三元催化转换装置对排气的净化处理达到最佳效果。
但是,由于发动机某些特殊运行工况(如启动、暖机、加速、怠速、满负荷等)需要控制系统提供较浓的混合气来保证发动机的各种性能,所以在现代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开环与闭环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1.3.2按喷射装置的控制方式分类
按喷射装置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机械控制式(K型)如图1-1、机电结合控制式(KE型)如图1-2和电子控制式(EFI型)如图1-3喷射系统。
图1-1 K型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结构示意图
1—燃油箱;2—电动燃油泵;3—蓄能器;4—燃油滤清器;5—混合气调节器;5a—燃油分配器;5b—空气流量传感板;5c—压力调节阀;6—暖机调节器;7—节气门;8—怠速调节螺钉;9—冷启动阀;10—总进气管;11—喷油器;12—
温度时间开关;13—辅助空气阀。
图1-2 KE型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结构示意图
1— 燃油箱;2—电动燃油泵;3—蓄压器;4—燃油滤清器;5—电-液压力调节器;6—燃油量分配器;7—燃油压力调节器;8—电位计;9—空气流量计;10—节气门开关;11—冷启动阀;12—温度时间开关;13—喷油器;14—水温传感器;15—控制器(微机);16—补充空气滑阀。
图1-3 电子控制式汽油喷射系统(EFI)总体结构示意图
1—燃油箱;2—电动燃油泵;3—燃油滤清器;4—燃油压力调节器;5—喷油器;6—冷启动阀;7—电子控制器;8—空气流量计;9—温度时间开关;10—冷却液温度传感器;11—发动机转速信号;12—节气门开关;13—补充空气滑阀;14—怠速调节螺钉;15—混合气调节螺钉;16—氧传感器。
机械控制式喷射系统的特点是,根据空气流量计检测空气流量的大小,通过连杆传动操纵燃油分配器的柱塞动作,通过改变燃油计量槽开度的大小控制喷油量,以满足发动机不同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
机电结合控制式汽油喷射系统是对机械控制式汽油喷射系统的改进在燃油分配器上加装了电液式压差调节器,增加了发动机转速、冷却液温度、节气门位置等的传感器。发动机ECU根据各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控制电液式压差调节器,改变改变燃油分配计量槽进出口的压差,以调节燃油供给量,满足发动机不同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
电子控制式汽油喷射系统是通过空气流量计和各种传感器(如发动机转速、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排气中氧浓度等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发动机ECU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后发出喷油脉冲和点火正时指令。一般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通过控制喷油时间的长短来控制喷油量的,实现对可燃混合气的精确控制,这种系统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汽油喷射系统。
1.3.3 按喷油器数量分类
在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系统中,按喷油器数目进行分类,又可分为单点喷射
(Single-Point Injection,SPI)和多点喷射(Multi-Point Injection,MPI)两种形式。
单点喷射与多点喷射的区别如图1-4所示。
(a) (b)
图1-4 单点喷射(a)与多点喷射(b)
单点喷射(SPI)是在节气门体上安装一个或两个喷油器,由喷油器向进气管中喷油,燃油和空气在进气管中形成可燃混合气,在进气行程时混合气被吸入气缸。这种燃油喷射系统因喷油器安装在节气门体上,采用集中喷油,所以又称节气门体喷射系统或中央燃油喷系统。该系统虽然能提高空燃比的控制精度,但各缸混合气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此已逐步淘汰
多点喷射(MPI)系统是在每缸进气口处装有一只喷油器,由电控单元(ECU)控制顺序地进行分缸单独喷射或分组喷射,汽油直接喷射到各缸的进气门前方,再与空气一起进入气缸形成混合气。多点喷射又称为多气门口喷射(MPI)或顺序燃油喷射(SFI),或单独燃油喷射(IFI)。
显然,多点燃油喷射避免了进气重叠,使得燃油分配均匀性较好,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综合性能。
同时,由于它的控制更为精确,使发动机无论处于何种状态,其过渡过程的响应及燃油经济性都是最佳的。但是,多点喷射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故障源也较多。从发展趋势看,由于电子技术日益成熟,法规的日益严格,多点喷射系统由于其性能卓越而将占主导地位。
目前,多点喷射系统不仅为高级轿车和赛车所采用,而且一些普通车辆也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