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絮凝剂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絮凝剂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8 2:57:04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马永生 乔万昌

(黑龙江省造纸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 综述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絮凝化学、影响其作用效果的因素,并分析、展望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化学;影响因素

絮凝剂效果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许多造纸单元过程的运行工况、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和出水的水质, 絮凝剂的选择直接影响絮凝效果。造纸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深入开展絮凝基础理论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絮凝剂、优化絮凝过程控制的重要性。

1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 1.1 人工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人工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利用高分子有机物分子量大、分子链官能团多的结构特点经化学合成的一类有机絮凝剂,具有产品性能稳定、容易根据需要控制合成产物分子量等特点。根据有机絮凝剂所带基团能否离解及离解后所带离子的电性,可将其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型人工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1.1 阴离子型人工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研制开发较早,技术比较成熟,但由于受应用范围的限制,有关阴离子型有机高分

子絮凝剂新产品的研究报道较少。常见的有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共聚物、聚苯乙烯磺酸钠等。

1.1.2 阳离子型人工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一般通过阳离子基团与有机物接枝获得,常用的阳离子基团有季铵盐基、喹啉鎓离子基、吡啶鎓离子基。产品有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的均聚物以及与丙烯酰胺 (AM)的共聚物、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与DADMAC的共聚物,VTMS与DADMAC和AM的三元共聚物、聚亚胺等。阳离子絮凝剂不仅可以通过电荷中和、架桥机理使微粒脱稳、絮凝,而且还可以与带负电荷的溶解物进行反应,生成不溶物,从而有利于沉降和过滤脱水,pH值使用范围宽,用量少,毒性也小。近年来,我国对此类絮凝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烷基烯丙基卤化铵、环氧氯丙烷与胺的反应产物三大类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1.1.3 非离子型人工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这类絮凝剂不具电荷,在水溶液中借质子化作用产生暂时性电荷,其凝集作用是以弱氢键结合,形成的絮体小且易遭受破坏。产品有非离子型聚丙烯酸胺和聚氧化乙烯(PEO)等。其中,PEO是由环氧乙烷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开环聚合而成,高聚合度的 PEO对水中悬浮的细小粒子具有絮凝作用,其相对分子质量越高絮凝效果越好。该化合物在用量大时表现出分散性,只有用量小时才表现出絮凝性。 1.1.4 两性型人工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两性型有机絮凝剂兼有阴、阳离子基团的特点, 在不同介质条件下,其离子类型可能不同,适于处理带不同电荷的体系。同时,其适应范围广,酸性、碱性介质中均可使用,抗盐性也较好。两性高分子絮凝剂的品种很多,其阴离子基团一般为羧

基、硫酸基、磷酸基,阳离子基团一般为季铵盐基、喹啉鎓离子基、吡啶鎓离子基。其中聚丙烯酰胺类两性高分子絮凝剂是最重要的产品。 1.2 天然改性类高分子有机絮凝剂

天然改性类高分子有机絮凝剂是一类生态安全型絮凝剂,具有基本无毒,易生化降解,不造成二次污染的特点,且分子结构多样,分子内活性基团多, 可选择性大,易于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进行改性。目前,天然改性类高分子有机絮凝剂包括淀粉衍生物、木素衍生物和甲壳素衍生物等化学天然改性类高分子絮凝剂。

1.2.1 淀粉及其衍生物

由于淀粉是含有多羟基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其化学性质活泼,通过羟基的醚化、交联、接枝共聚等化学改性,其活性基团大大增加,聚合物呈枝化结构,分散了絮凝基团,对悬浮体系中颗粒物有更强的捕捉与絮凝作用。由于造纸配料中大部分微细颗粒和胶体都带有负电荷,对淀粉进行阳离子改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阳离子淀粉主要有叔胺型、交联、季铵型等。近年来,淀粉(纤维素)-聚丙烯酸胺接枝共聚物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半刚性主链(淀粉、纤维素)和柔性主链上的聚丙烯酰胺支链以化学链紧密结合形成体积庞大的网状分子,絮凝能力强, 为淀粉改性产物提供了广阔的应用领域。 1.2.2 木素衍生物

木素分子结构复杂,含有醚键、双键、酚羟基、羰基和苯环等,可通过烷基化、羟甲基化、酯化、酸化等反应进行改性。 1.2.3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

在自然界中,甲壳素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是第二大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它是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的主要成分。脱除甲壳素分子中的乙酰基,得到壳聚糖———一种性能优良的阳离子絮凝剂。因为此类物质的分子中含有酰胺基、氨基、羟基,所以具有絮凝和吸附功能。在酸性介质中它可以有效地吸附水中带负电荷的微粒。

2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絮凝化学

高分子的絮凝作用与电解质的聚沉作用完全不同,由电解质所引起的聚沉过程比较缓慢,所得到的沉淀颗粒紧密、体积小,这是由于电解质压缩了溶胶粒子的扩散双电层所引起的。按现代观点看,高分子的絮凝作用是由于吸附了溶胶粒子以后,高分子化合物本身的链段旋转和运动,将固体粒子聚集在一起而产生沉淀。DLVO理论对电解质的聚沉作用的描述比较完善。但是目前对高分子的絮凝作用的机理只能作定性说明。絮凝作用比聚沉作用有更大的实用价值。高分子化合物作为絮凝剂时,胶体颗粒和悬浮颗粒与高分子化合物的极性基团或带电基团作用,颗粒与高分子化合物结合,形成体积庞大的絮状沉淀物。因为高分子化合物的极性或带电基团很多,能够在短时间内同许多个颗粒结合,使体积增大的速度快,因此形成絮凝体的速度快,絮凝作用明显。目前得到广泛认同的絮凝作用机理包括电中和/吸附作用产生絮凝和吸附桥架作用产生絮凝两种。

在应用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时,会发现絮凝有另外两个明显特征,一个是絮凝速度增加,另一个絮凝范围变宽,即絮凝可以在较宽广的聚合物浓度变化范围内发生。这两个特征与离子强度有关,当盐的浓度增大时,最佳絮凝速度减小,但絮凝发生的范围变宽。由于种种原因,架桥作用机理很难解释这些发现,而要应用所谓“局部静电区”模型。该模型认为,不可能使粒子表面上每一个带电吸附位均被中和,即使吸附了足够的聚合物使表面净电荷为零仍会有正电区或负电区存在。当粒子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马永生 乔万昌 (黑龙江省造纸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 综述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絮凝化学、影响其作用效果的因素,并分析、展望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化学;影响因素 絮凝剂效果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许多造纸单元过程的运行工况、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和出水的水质, 絮凝剂的选择直接影响絮凝效果。造纸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深入开展絮凝基础理论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絮凝剂、优化絮凝过程控制的重要性。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