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6:14:30

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及早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2)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

(3)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懂得爱护和学会整理书包、课本、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等。

(4)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和图书等。

(三)、学习方面的准备。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周围不明白的事物,总爱问个“为什么”,都想知道,都想懂得、这就是对事物感兴趣及求知欲的表现。孩子一旦有了兴趣和求知欲,就能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积极的探究,也就能自觉自愿,主动愉快地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动力,也是推动他们学习新知识和从事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的主要工具又是书本。家长应经常找一些图画书给孩子看,要经常念一些内容有趣的书给孩子听,这是很有益处的。

2、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而学习好还必须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马马虎虎。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逃学、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做小动作,而是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按时做作业,认真复习考试不作弊等。所以,入学前要培养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时都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便在进入小学后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

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儿童后天所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现在我们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老师会严格督促他们,在家里,需要家长的督促。他们一放学回到家,就要让他们把当天的作业先完成。做作业的时候,坐姿要端正,要一心一意,不能让他们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或者写一会儿玩一会儿,这样容易使他们分散注意力,不能专心致志完成一件事,将来功课多了就无法按时完成,这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写完作业,要让他们自己整理书包,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看一下课表是否有体育课,注意第二天的穿着。平时我们家长要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多给他买一些课外书,多让他知道一些科普知识、法制知识、安全知识。 (四)、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孩子进入学校接受教育,首要任务是“成人”,其次才是“成才”。做个品德高尚的人是对全校师生提出的要求。我们应要求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在活动与交往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请等);要求孩子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人友好相处,平等相处,平等待人,不逞强、不霸道,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打架骂人;教育孩子关心和爱护集体,遵守班级的纪律;培养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品德。

(五)、教育孩子热爱学校和教师。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正规教育的专门机构,也是他们度过宝贵学习时光的地方。只有让孩子热爱未来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他们才能生动活泼地成长。为此,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以十分高兴、愉快的口吻,向孩子描述有趣的学校生活和学习活动;向孩子介绍学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带孩子到附近的学校参观,熟悉学校的环境,以便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爱与向往,使之产生急于学习,乐于上学的愿望,以避免惧怕上学的消极心理。教师,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不仅是学生的道德教员也是生活的导师。 3、加强幼儿园、小学、家长的多方衔接。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注重幼儿园与小学的双方配合与协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以往的幼小衔接工作,更多的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适当调整一日生活内容与时间,经常组织大班儿童到小学去参观,使幼儿对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各种要求有一个感性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小学教师也应该与幼儿园老师多交流和沟通,共同研究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方法、研究孩子的心理状况。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仅仅依靠幼儿园与小学两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应与家长互相配合。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家园练习册、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途径吸引家长配合幼儿园、小学做好衔接工作,使他们尽快平稳过渡。 人际关系平稳过渡:

1)从习惯妈妈般的幼儿园教师,到适应要求严格的小学教师; 2)从任性的幼儿园小朋友,到学会尊重和独立处理同学关系的小学生。 学习方式平稳过渡:

从自由游戏,到适应正规科目的学习方式。 行为约束平稳过渡:

1)从理所当然,到遵守规则; 2)从被重视,到入学后的一视同仁。 生活习惯平稳过渡:

1)适应入学后课堂听讲方式和作息时间的改变; 2)适应小学独立午餐、饮水的生活习惯; 3)适应按时完成并自己检查家庭作业; 4)适应自己独立完成整理书包、文具等; 5)适应游戏、玩耍、看电视的时间骤然减少等。 3、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

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对幼小衔接问题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研究后认为,儿童入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适应性这个方面。多年来,传统的幼儿园正规教育更多的是为幼儿入学做心理准备,但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明显不足,要进一步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让幼儿学会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面对问题,教师把权利和责任交给孩子,让儿童自己解决,教师则注意事态发展,必要时引导帮助幼儿逐渐脱离成人的直接照顾。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明确提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要求,我们可通过开展规则游戏让幼儿逐步了解规则,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的自控能力。在语言、美术、计算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主动性。为了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各科教学中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让孩子体验合作的愉快。

4、作息时间与活动内容的衔接。

小学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是完全不同的,在入学的前几个月,可以按照小学的时间表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计划,适当缩短午睡时间,每节课可延长到35分钟。适当增加智力活动的比重,以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多进行口算、心算能力的培养,语言课增加看图说话及说话绘画方面的训练内容,以此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幼小衔接工作是教育者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搞好它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密切联系,需要家长的热心支持及其观念的改变,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大家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帮助幼儿顺利度过适应期。

1201班学员 金晓颖 (北京童维坐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12年2月 参考文献:

1、钱志亮——入学早准备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杨燕——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3、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 4、刁丽娜——浅谈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搜索更多关于: 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及早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2)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 (3)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懂得爱护和学会整理书包、课本、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等。 (4)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和图书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