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达标题
第一单元
(时间:120分 总分:120分) 命题人:刘宗兰 审核人:王亮
二、(21分) 6.诗文默写。(10分)
(1)水何 ,山岛 。 (曹操《观沧海》)
(2)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3) ,小桥流水人家,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5)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次北固山下》“ , ”两句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却使他留名青史。 7. 名著阅读 (4 分)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有这样一个人:
A.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B.“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 (与鲁迅的对话)
C.“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1)上文中描写的人物是 (2 分) (2)他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用几个词语概括。(2 分)
8.综合性实践活动(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春节期间,一档名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10 期节日累计超过10亿人次观看,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传统诗词的思考。为此,学校将举行主题为“守望诗情”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诗人和相关称呼一致的一项是( ) (2 分)
A.李白(诗仙) 杜甫(诗鬼) 刘禹锡(诗豪) 李贺(诗圣) B.李白(诗圣) 杜甫(诗仙) 刘禹锡(诗鬼) 李贺(诗豪) C.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 刘禹锡(诗豪) 李贺(诗鬼) D.李白(诗豪) 杜甫(诗圣) 刘禹锡(诗仙) 李贺(诗鬼)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达标题 共40页(第1页)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1分)
一、(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静谧(mì) 竦峙(sǒng) 黄晕(yùn) 高邈 (mǎo) ....B.风筝(zhēng) 宽敞(chǎng) 贮蓄(chù) 澄清(chéng) ....C.池畦(xí) 棱镜(léng) 粗犷(guǎng) 淅沥(lì) ....D.朗润(lǎng) 酝酿(niàng) 应和(hè) 嘹亮(liáo)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苍海 吝啬 莅临 萧瑟 B.夜郎 枯藤 婵娟 蓑衣 C.干涩 铃铛 抖擞 烘托 D.窠巢 宛转 润湿 喉咙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拾起一片落叶,细数 的纹理,那都是命运 的手相,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 而别有 的仪式。 A.精细 秘密 短暂 深意 B.精心 神秘 漫长 深意 C.精致 神秘 短暂 深意 D.精致 秘密 漫长 情意 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写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内容,全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B.《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曹操写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C.《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是著名作家老舍。 D.《次北固山下》是唐诗;马致远的《秋思》属于宋词。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2)下列有关对诗词曲的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从形式上分,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长律三大类。从句式上分,近体诗包括五言、七言两大类。
B.律诗,分为四联,有专门的名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颈联和尾联一般是两组对仗工整的句子。
C.词,有调名,称“词牌”,又称乐府、长短句,词的分段称为分片,除单调之外,一般分上下两片,也有分成三四片的。
D.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曲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戏曲和散曲。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3)这次大赛中有一环节称作“飞花令”,源干古人诗词之趣,原本是行酒令时的一种文字游戏,此次大赛做了改良,设置一个关键词,请选手轮流背诵含有这个关键词的诗句,成为一个高雅又烧脑的游戏。比如,“酒”,诗词组的同学在唐诗宋词中搜集了不少与“酒”有关的诗句:
A.暂凭杯酒长精神 B.花间一壶酒 C.把酒问青天 D.劝君更尽一杯酒
请以“云”为关键词,玩一次飞花令,写出3句含“云”的诗句(温馨提示:本试卷内出现的诗句不能用) (3分)
? ? ?
五、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9分)
王子猷雪夜访戴
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②,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咏左思③《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④,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语文主题学习七上第一本《四季如歌》)
【注释】①子猷:王徽之字。王徽之(387-386年),字子猷,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为王羲之第五子。山阴: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②眠觉:睡醒了。③左思:字太冲,西晋文学家。所作《招隐诗》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戴安道:即戴逵,安道是他的字。谯国(今安徽省北部)人。学问广博,隐居不仕。④剡(shàn):指剡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嵊(shèng)县。 11.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
(1)王子猷居山阴 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望皎然 皎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门不前而返 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1)人问其故 (2)温故而知新 .. B.之:(1)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2)友人惭,下车引之 .. C.而:(1)兴尽而返 (2)曲肱而枕之 .. D.方:(1)经宿方至 (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1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14.从本文可看出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六、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14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9分)
四、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 ”终。以“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2分)
10.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春之怀古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达标题 共40页(第2页)
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会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汗,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15.给选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啮( ) 蕊( )
16.文中哪些句子照应了题目中的“怀古”请用横线划出。(2分)
17.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任选一种,用横线划出相关句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18.根据例文中的句子,仿写句子。(2分)
例句: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
仿句:一 ,可以 ; 一 ,可以 。
19.下面对这篇散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第三自然段用直接抒情的手法,表明了自己对春天的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
B.“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这句话如一条丝线将其他珠玉一样的文字巧妙的串联起来,使这篇文章达到了条理清晰,读来一目了然的效果,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凝”的特色。 C.本文通过对自然春景的想象、怀念和向往,表现了作者对烟囱如林的都市生活的某种厌倦。 D.本文作者把自然界中难以言表的春的意象,都比拟成可感知的人的形象和人的姿态,给读者以形象逼真的感受。
20.有关“春”的古诗词,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含“春”的诗句,写一处易,你能写出3处吗? (3分)
(1) , 。 (2) , 。 (3) , 。 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文瀛湖的雪
侯建臣
天一寒,文瀛湖也冷了。
打了一个哆嗦,或者打了一连串哆嗦。
是谁看到了,不忍心让湖受冷挨冻的样子,就扯来一张大被子,一张好大好大的被子。 谁见过那么大的被子呢?
从某个晚上开始的。一只大手拉着被角,从某一个地方开始,一直拉,一直拉。到第二天早晨,就全盖上了。
看到文瀛湖的时候,她已经盖上一张白色的被子了。 好大好大的一张被子,肯定是下了很大辛苦的。
密密的针脚,匀匀的厚度。那白生生的被面崭新崭新,漫无边际地铺开,暖暖地盖在湖的上面了。
湖呢,也不露出脸来,也不露出脚来,只钻在被子的下面,蜷着身子,或者伸展了四肢,正做着一个雪白雪白的梦呢。能够安安静静地做一个梦,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对于累了一年的湖来说,安安静静地做一个白色的梦,没准梦里会装着好多好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达标题 共40页(第3页)
多童话呢。
早春的时候,来过两次。是来看天鹅的。 人都说:文瀛湖的水蓝了,北飞的天鹅到了。
于是一片蓝就漾在心里,于是有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天鹅,在一大片蓝里悠悠地悠悠地翻飞在飘忽的记忆里。于是,那经历了一个冬天的心就迫不及待了。 第一次是傍晚,从南边的树林走近,然后走进。
那时,世间的绿还没有通透,只是在试探。只是想扯开了帘子的一个角,看看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样子。每一块草地都是一点点小小的绿,每一棵树枝上都是一点点小小的绿。那些绿,像是从帘子后面探出来的目光,怯怯地,生怕有一只大手探过来,把它们一下子从帘子的后面揪出来。
于是,文瀛湖的景致便只在湖上。
远看的时候,她风情万种,一波一影,都是含了韵味的。靠近了,却原来是很朴素的,不化浓妆,不施粉黛,浅浅的笑意挂在脸上。更像是邻居家的大婶,跟你说话,或者听你说话。不急也不躁,让你只在静静地倾听或者诉说中,一点一点地度过眼前的时光。天鹅没有看到,但在夕阳下回望那波纹、那桥栏的祥静之美时,却把一颗心也都染成那种永远的颜色了。 第二次去的是湖的另一个地方。以为天鹅会在那个地方等着我们,到了,却只看到了几只野鸭子在水里翻飞、嬉戏,不时钻到深深的水里去。听人说,天鹅早就飞走了,等明年再来吧。便有失落在心里波一样散开,直散到远远近近的湖面上去。再看野鸭子,也是格外地美了。 雪霁天晴之后,文瀛湖是另外的一番景象了。那一望无际的白,闪着亮光,似乎是有若干个梦在眨着眼睛,似是有若干个童话随时要从某一片白里一下子钻出来。
文瀛湖睡在雪白被子的下面,没有鼾声,也不发出一声呓语。她不声不响的样子,更像是一个睡懒觉的小学生赖在床上,生怕别人知道她已经醒了,会一撩被子,把她从里边扯出来。 太阳探出柔柔的手指,抚摸着被子。太阳呢,是想把她唤醒的样子,又怕惊了她正做着的那个有趣的梦。于是,就一直抚摸着,等着她慢慢地慢慢地从那个梦里醒来……
(选自《小品文选刊 》)
21.作者在文中写了文瀛湖的哪些景致?这些景致有什么特点?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4分)
22.请选择合适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3分)
那些绿,像是从帘子后面探出来的目光,怯怯地,生怕有一只大手探过来,把它们一下子从帘子的后面揪出来。
23.题目是“文瀛湖的雪”,可文中却有大篇幅的文字没有写雪,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3分)
24.全文语言俏皮清新,请仿照这种写作风格,从以下选择一种合适的描写对象。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例:大海、瀑布、天空、高山、树林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八、(50分)
25.同学们,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美就是妈妈饱含深情做的一日三餐,美就是老师那鼓励的话语,美就是同学真挚的温馨祝福,美就是自然界滋润万物的雨水……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这就是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抓住细节,写出真情实感;(2)首尾呼应,结构严谨;(3)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达标题 共40页(第4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