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4/30 18:41:03

后的句子还要通顺流畅。为了做到通顺流畅,我们可以将省略的部分补足,甚至可以添一些辅助性的词语让语句更合理通畅;有时候还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式,这些文言句子的语序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的时候要将他们调整成现代汉语的语序。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14题。(6分)

仿生建筑

①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结构式仿生建筑,其建筑就像动物的骨骼一样,拥有最优的力学性能和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地减少材料的用量。表皮式仿生建筑所使用的建筑围护材料就像动物的皮肤一样,拥有防寒、透气、不透水等多重特性,而且随着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来改变表皮的透光、保温特性,从而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功能式仿生建筑的构件能够像生物的毛细血管一样运作,可以调节温度、控制室内空气的流速和流向,而且相对于普通的空调系统,大大降低了材料使用成本。如果一个建筑同时具有上述的两点或三点,则统称为复合式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每一类仿生建筑都别具一格。人处其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它们当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③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能够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房子的旋转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方位进行的,白天朝东,黄昏朝西。且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子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样的设计能使位于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大日照角度对准太阳。建筑物四周的太阳能集热器也能面对直射的阳光,以获取更多的太阳能。此外,“向日葵建筑”旋转的动力全部来自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地吸收和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大面积的户外阳台就是它们吸收和储存能量的“凸起”和“刺”。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的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是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它除了是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能量传送带,使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之间传送。“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将热量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的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界面,将风速提高为环境风速的4倍。当风吹过,“马蹄莲建

筑”就会迎风招展,呈现着蓬勃的生机。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4年第11期,有删改) 12.第②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3.概括“马蹄莲建筑”的功能。(2分)

14.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科技将产生无限可能。你认为未来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仿生建筑呢?请写出来并指出其原理或功能。(2分)

【答案】

12.(2分) 示例:结构:总领下文,三个分句分别和③、④、⑤段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便于读者理清阅读层次;(1分)内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三种建筑的总体形态特征。(1分)

13.(2分) 供热和发电

14.(2分) 例:变色龙建筑(1分)——仿照变色龙生态特征,具有在不同的环境下呈现不同颜色的功能。(1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主要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概括,从具体文中具体语句中选用词语或组织句子。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供热和发电”特征即可。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在说明文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结合命题,阐述合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17分)

失真的湖山记忆

周菊坤

①有一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非常奇妙,有时会让你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②老家的村子后面有一条河,儿时常在这河里野泳。河很宽,总想游到对岸去,却总是游到一半就赶紧折返,害怕因体力不支而造成危险。河很美,两岸有村庄和稻田,让人想起那首歌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河上经常会驶来大大小小的船只,待满载石料或石砂之后,即匆匆驶离,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忙碌的河面恢复宁静,回归到空旷与辽阔。

③河的西头是连绵的山脉,船上所载砂石即产自这大山深处。山很高,山顶经常有云雾缭绕不去,有一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山很深,重峦叠嶂,起伏绵延,我们想象着大山深处的神秘与美丽,心生向往和探秘的欲念,却终因父辈的警告而敬畏胆怯,止步于山前,不敢唐突与造次。

④老家的西南方向有一个湖泊,很远,坐船或步行,得花上半天时间。在老家的山顶上眺望,能透过前方两山之间的空隙,望见那湖泊的一片水面,湖水仿佛自天而来,水天一色,横无际涯,那是一片多么浩瀚的汪洋啊!远山如黛,碧水似镜,有渔船在缓缓移动,太阳的光斑在水面上闪烁跳动,恍若梦境。

⑤这些都是我儿时的一些记忆片段,或是对一些事物的直觉判断。但是,渐渐地,我的这些感觉似乎越来越虚幻失真了。譬如村子后面的那条河,昔日如天堑般难以逾越的宽阔,在今日看来,只不过是一条细窄的沟渠,一纵身就能跃过;又如,河西头的那道山梁,其实并不是那般山高林深,巍峨险峻,在我眼里,那就是一堆堆山丘土墩,随时可以征服于脚下,毫无雄奇壮观可言。还有,那片遥远的湖泊,现在看来其实也不遥远,坐上汽车只需一刻钟功夫就能抵达,那湖面也似乎没想象中那么辽阔无垠,天晴的时候可以看清对岸的青山、绿树和高楼。这样的变化让我百思不解:河还是那条河,山还是那座山,湖还是那片湖,为什么在今天看来,宽的河变瘦了,高的山变矮了,大的湖变小了?我怀疑我的眼睛是否患上了什么疾病,或是我对事物判断的心理认知正在发生病变。

⑥我陪着已经动迁离乡的老父不止一次回乡,站在桥上凝望那条河流,我发现,河的两岸已不闻稻香蛙鸣,村庄长成了高楼,那条儿时眼中的大河如今委屈在高耸的楼宇间,已然瘦成了一条细窄的河沟,静默而无力地流淌,没有人关注它的存在。

⑦我曾经以健康的名义,加入浩浩荡荡的走山大军,多次征战于河西头的那片山岭。当我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山巅,环顾四周,心头却无端涌起一阵悲凉。这崇山峻岭早已被林立的高楼所包围,伫立山之巅峰,伸出手去,似可触碰到远处摩天大楼那炫目的幕墙。高楼压低了山脊,城市的欲望正在吞噬这片最后的绿洲。走山人踏遍了这大山的每一个褶皱,却让大山从此不再有隐私,也不再有尊严。

⑧我如今的工作单位就位于那片遥远的湖泊之畔,当昔日的遥远成为咫尺,当这片大湖的周遭也被许多的新城高楼所簇拥,被高楼里那些窥视的目光所俯瞰,我对这片湖泊的初始印象开始改变,大湖似乎变小了,变温顺了,变成了大户人家豢养在后院的那方池塘,美则美矣,却少了些许的野性和情趣,人们对湖岛深处的想象也随之变得越来越苍白了。

⑨客观来讲,河的变瘦、山的变矮、湖的变小,这是人的心理基于参照物相对关系的一种反应,也是人的心理基于人生阅历的条件反射。这样的变化应是时代前进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迹,正如道路的修筑,是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的一个标志。道路的通达拉近了距离,缩短了时间,促进了商贸的流通,加深了文

化的渗透。可是,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告诉我们,道路在与人方便的同时,也在滋生、刺激和膨胀着人类的欲望,人们在享受与满足中得寸进尺,渐渐变得无所畏惧,肆意妄为。道路把城市与湖山的距离拉近了,却让湖山离开人类渐行渐远。

⑩这样的变化,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选自2015年12月10日文汇报,有删改)

15.文章第①段说“有一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发生变化”,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种变化具体内容?(3分)

16.文章在第②~⑤段和第⑥~⑧段两次写了河流、山脉、湖泊,文章这样安排有何作用?(3分) 17.简要赏析第④段中加横线句子。(4分)

远山如黛,碧水似镜,有渔船在缓缓移动,太阳的光斑在水面上闪烁跳动,恍若梦境。 18.本文的题目是“失真的湖山记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湖山记忆的失真?(4分) 19.本文主要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答案】

15.(3分) 宽阔的大河变成细窄的沟渠,巍峨的高山变成山丘土堆,遥远的、辽阔的湖泊变为近在咫尺的小湖。(1点1分)

16.(3分) 第②—⑤段写美丽的大河、山脉和湖泊,第⑥—⑧写失真的大河、山脉和湖泊(1分)用对比的手法(1分)突出湖山记忆的失真是一种悲哀。(1分)

17.(4分) 黛山、碧水,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山水画卷。远山如黛,碧水似镜”是静景,渔船缓缓移动,光斑闪烁跳动,是动景,一静,一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写出老家那片湖泊静谧阔大,梦境般的美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湖面平静美丽;句式上整句与散句结合,参差错落,富有美感。(答出任意两条即可得满分)

18.(4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判断的心理认知正在发生变化,城市扩建,压缩了湖山的存在空间,让湖山在高楼簇拥中失去原有的气魄;人们在享受现代成果的过程中,无所畏惧,肆意妄为,让曾经神秘、美丽的湖山美景离开人类渐行渐远。

19.(3分) 对曾经的湖山美景的向往、热爱;对湖山美景离开人类渐行渐远的悲哀;自己作为自然的征服者之一,在发展现代文明与留住湖山美景之间无从抉择的无奈。(1点1分)

【解析】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后的句子还要通顺流畅。为了做到通顺流畅,我们可以将省略的部分补足,甚至可以添一些辅助性的词语让语句更合理通畅;有时候还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式,这些文言句子的语序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的时候要将他们调整成现代汉语的语序。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14题。(6分) 仿生建筑 ①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结构式仿生建筑,其建筑就像动物的骨骼一样,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