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永化堂试题和答案

永化堂试题和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8:35:56

概念题:

1.曹洞宗的宗源:在禅宗当中分为南北禅的时候,五祖是传孙不传子。

2.道全禅师:道全禅师是本寂禅师的师兄,是良介禅师的弟子,良介禅师圆寂以后,洞山寺的第二任祖师,也就是第二任住持是道全禅师。

道全禅师在接任洞山第二任住持的期间,是对禅宗到曹洞宗创立的过程当中,起到了承前启后。因为道全禅师接任洞山的第二任住持的时候,洞山的香火,包括朝山的四众也是达到了顶峰,所以,他对本寂创立曹洞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给本寂禅师的创宗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包括宗门信众的皈依。所以他在曹洞宗的功绩,应该是不能忽视的,他是起到了承前启后这么一个作用的。

后来,洞山在道全禅师住持期间,对洞山进行了修缮扩建,真

正地有了一个驻锡的寺院,叫普利寺,当时叫洞山禅寺,后来更名 为普利寺。

3.曹洞宗的创立:本寂禅师。

4.福裕:子孙丛林由福裕禅师开创以后,承接佛法衣钵,法脉由此单传,保持了法脉的正统和它的唯一性。全世界各地所有的子孙丛林都是曹洞宗,现在宗脉最鼎盛的是在日本和韩国,曹洞宗在中国也只是这个法脉的象征。

5.洞山的第三任住持:本寂禅师。 6.子孙僧系的祖师:福裕。

7.曹洞永化堂的辈分:福、慧、智、子、觉。

8.禅宗初祖在少林寺: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驻锡、在少林寺圆寂。 9.昙宗和尚:在唐初那个时候,是隋唐之争,昙宗和尚组织了罗汉堂弟子,去为当时的唐王,后来的唐皇李世民护驾,所以有了十三棍僧。在此之前,少林寺的罗汉堂弟子抵御倭寇,为驻锡地的四方守护平安。

10.方丈:方丈必须是要皇帝追认,或者是皇帝的册封。只有一个寺院可以称方丈,那就是少林寺。

11.少林寺:保持着四方丛林的制度,分为永化堂、东禅堂和西禅堂。现在,少林寺已经关闭了永化堂。西禅堂主客,东禅堂是主。由西禅堂转入了东禅堂,也就是说,他们在少林寺是可以永久地驻锡,同时他在驻锡少林寺期间所收的弟子,可以排序少林寺子孙僧系的辈分辈序,但是他不得进入永化堂。所以,现在少林寺的住持永信,他就是东禅堂的弟子,他并非曹洞正宗,因此,他不是永化堂的弟子。

12.瓦室能光:日本僧人到洞山求法,他在洞山整整住了三十年。在此期间,本寂已经回到了洞山,他又在本寂禅师座下,他只是来参学,只是来求法,他跟良介禅师没有师承关系。那么这个时候呢,他跟本寂禅师就有了师承关系了,他皈依了、依止了本寂禅师。他回到了日本,创立了日本曹洞宗。所以在日本所有的寺院都只有曹洞宗,没有其他宗系。这个瓦室能光,就是日本曹洞宗的开宗祖师。那么,福裕禅师回到少林寺创立了子孙丛林,随之,第二个延续这

种丛林制度的,就是日本的所有寺院都更为子孙丛林,所有子孙丛林的住持都由永化堂派驻,现在是行常大和尚。

13.新罗僧人:新罗就是现在的朝鲜和韩国,他的法名叫利严,也到了洞山,法裔本寂。他回到了朝鲜以后,在朝鲜的须弥山盖了广照寺,那个时候称为须弥山派。利严禅师回去以后,原来的所谓须弥山派也更为曹洞宗。现在的韩国的所有寺院虽然保持了须弥山派,但是所有寺院也都是延续着子孙丛林制。

14.道远和尚:到少林寺归宗,他在少林寺受戒,随之回到了日本,当时日本的人口也不多,当时的日本仅仅只有四座寺院。当他到少林寺受戒回去之后,短短的半年时间,最鼎盛的时候,曹洞宗的信众达到了两千多万。所以在日本,把曹洞宗推到了极致的,最鼎盛的是道远和尚。

15.曹洞宗:从本寂一直到福裕。曹洞宗的状况和子孙僧系,意味着是曹洞宗的衣钵传承,永化堂意味着子孙僧系的衣钵,永化堂意味着一大藏教的传承。

佛法的东渡,到少林寺永化堂的确立,承接了佛法的正传心印,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了。

因为我们要追溯曹洞的渊源,现在的曹山已经不是原来的曹山了。现在的洞山也已经不是原来的洞山了。洞山,应该是从良介禅师开山,一直到了清朝的康熙十一年,也就是1672年,这个时候,洞山寺更名为普利寺。到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洞山的三 十八代住持是叫海寿法师。

16.海寿法师:洞山的三十二世住持海寿法师在洞山竖起了“佛在性中”。 问答题:

1.到了禅宗二祖以后,一直到了福裕禅师,都是在四方丛林当中传承佛法。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个过程呢?

答:因为就是由南北分宗引起、导致,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然后在佛法当中又分了南传、藏传,由于丛林制度,导致这个法脉的传承远离了祖庭。到了福裕禅师以后,有感于法脉传承的重要,或者是为了维系法脉传承的单一性,那么又回到了少林寺,建立了子孙丛林,开启了少林子孙僧系。

2.少林寺以前的辈分是没有的。为什么是没有的?

答:因为少林寺以前也是四方丛林,比丘与比丘之间没有师徒传承,因此就不存在辈分不辈分,可能这个人是某个寺院的第几代,那个人又是其他寺院的第几代,所以是很杂的。四方丛林嘛,所以没有什么师徒关系的。

3.因为方丈他是必须是要皇帝追认,或者是皇帝的册封。为什么这样呢?

答:你看到咱们少林寺,曾经从二十八代,总共有四代没有方丈,也就是说,少林寺其实从清朝的末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三任国家主席李先念,这个过程当中是没有方丈的,都称为住持。所以到了德禅方丈,就是说,是由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给他颁发了,其实方丈是个国家荣誉,因为他意味着是“出朝方丈,入朝国

师”,有这么一个说法。所以,德禅方丈他本身是少林寺的子孙僧系的第三十一代弟子,但是他就任第二十八代方丈。为什么呢?就是在清朝末期,一直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李先念主席之前,少林寺没有接受国家政权层面上的这个名誉,所以一直就没有方丈。 4.少林寺的辈分是从哪里来的?

答:从福裕禅师在洞山接了曹洞衣钵,明确青原行思是六祖,回到了少林寺,回到了祖庭,他驻锡祖庭成为住持,开辟了子孙僧系。从此以后,法脉传承一直在永化堂。 5.方丈,为什么称之为方丈呢?

答:祂是一种佛,在这个人间,在娑婆界践行佛法的最高称谓,最高称谓也就是体现了祂的最高修为。最高修为是以心来量,我们凡人把心称为“方寸”,你看,寸,寸上是尺,尺上面是丈。那么,俗人是称为方寸之心;到了称为方丈,意味着祂的修为,祂的心性已经是通融。这个时候就不称之为方寸,祂的心是方丈。所以这个方丈的称谓和方丈的意思,是这么个意思。

搜索更多关于: 永化堂试题和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概念题: 1.曹洞宗的宗源:在禅宗当中分为南北禅的时候,五祖是传孙不传子。 2.道全禅师:道全禅师是本寂禅师的师兄,是良介禅师的弟子,良介禅师圆寂以后,洞山寺的第二任祖师,也就是第二任住持是道全禅师。 道全禅师在接任洞山第二任住持的期间,是对禅宗到曹洞宗创立的过程当中,起到了承前启后。因为道全禅师接任洞山的第二任住持的时候,洞山的香火,包括朝山的四众也是达到了顶峰,所以,他对本寂创立曹洞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给本寂禅师的创宗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包括宗门信众的皈依。所以他在曹洞宗的功绩,应该是不能忽视的,他是起到了承前启后这么一个作用的。 后来,洞山在道全禅师住持期间,对洞山进行了修缮扩建,真正地有了一个驻锡的寺院,叫普利寺,当时叫洞山禅寺,后来更名 为普利寺。 3.曹洞宗的创立:本寂禅师。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