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松江区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doc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表示 (3) 。电压表测量干电池的电压时, (4) 用导线直接将干电池的两极跟电压表的接线柱相连(选填“能”或“不能”)。
24.“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相比较: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5) (选填“相同”或“不同”),实验目的 (6) (选填“相同”或“不同”)。“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 (7)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 (8) 。
25.小李和小明同学做“研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实验。他们分别选用材料相同,但长度、横截面积不同的若干导体进行实验。他们分别将导体接在同一电源的两端,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导体的电流,并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实验 长度 横截面积 电流 序号 (米) (毫米2) (安培) 1 2 3
0.10 0.20 0.30 1 2 3 0.2 0.2 0.2 表二 实验 长度 横截面积 电流 序号 (米) (毫米2) (安培) 4 5 6 0.10 0.20 0.30 2 4 6 0.4 0.4 0.4 (1)在实验过程中,小李和小明同学是根据 (9) 来比较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2、5,或3、6)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0) 。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1)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短,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4)小李进一步分析了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当 (12) 相同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相同。
26.小明同学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器材均完好,所用电源电压为6伏,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2A”字样。
(1)在图13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 (13) (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接)
A 0.6 3 V 1 0
0
0.2
2 0.4 0.6
3 3
3 15 R 桑水S A0.6 图14
图13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2)小明同学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电键后,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帮助小明判断故障原因(均选填“待测电阻断路”、“待测电阻短路”、“滑动变阻器断路”或“滑动变阻器短路”)。
电流表示数(A) 电压表示数(V) 0.3 0 0 6 故障原因 (14) (15) (3)经讨论,该小组同学重新连接,并按照正确步骤实验,在滑片P移到中点位置时,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14所示,读数是 (16) 安,这时候测得的待测电阻的阻值是 (17) 欧。
(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必须多次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18) 。
桑水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松江区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末理化试卷
物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1
题号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16分) 1.B 2. C 3.D 4. A 5. B 6.C 7.D 8.A 9.(1)220; (2)并联; (3)减小。 3分 10.(4)千克每立方米; (5)0.4; (6)0.8×103。 3分 11.(7)压强; (8)连通器; (9)大气压。 3分 12.(10)电流; (11)长度; (12)横截面积。 3分 13.(13)6; (14)10; (15)10。 3分 14.(16)4; (17)竖直向上; (18)减小。 3分 15.(19)变大; (20)不变。 4分 16.(21)实心物块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 1分 (22)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1分 (23)漂浮在水面上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物块,实心物块的密度越小,露出水面的体积越大。(其他答案合理都可) 2分 17.浮力的大小 1 分;方向 1 分;作用点 1 分。 18.完全正确得3分。 二、填空题 (26分) 三、作图题 (6分) 19. (4分) V排=V球=2104米3 1分 F浮=ρ水V排g 1分 =1000千克/米3×2104米3×9.8牛/千克 1分 =1.96牛 1分 四、计算题 (共24分) (1)I1=U /R1 1分 20. =6伏/15欧=0.4安 1分 (5分) (2)I=0.7安 I2=I-I1=0.7安-0.4安=0.3安 1分 R2=U/I2=6伏/0.3安=20欧 2分 (1)R2=U2/I 1分 =2伏/0.5安=4欧 1分 (2)R1=U1/I=(U-U2)/I 1分 =(6伏-2伏)/0.5安=8欧 1分 (3)当I最大=0.6安时 21. R2最小=R最小-R1=U/I-R1=6伏/0.6安-8欧=2欧 1分 (7分) 当U2最大=3伏时 R2最大=U2最大R1/(U-U2最大) =3伏×8欧/(6伏-3伏)=8欧 1分 所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变化的范围是2欧~8欧 1分 桑水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①ρB=mB/VB 1分 =13.5千克/27×10-3米3=0.5×103千克/米3 1分 ②pA=FA/SA=ρAghA 1分 =2×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3920帕 1分 ③若pA′=pB′ FA′/SA=FB′/SB 22. ρAg(VA-V)/SA=ρBg(VB-V)/SB 1分 (8分) 2×103千克/米3×(8×10-3米3-V)/0.04米2 =0.5×103千克/米3×(27×10-3米3-V)/0.09米2 V=5.625×10-3米3 1分 若pA′>pB′ V<5.625×10-3米3 1分 若pA′<pB′ V>5.625×10-3米3 1分 说明:在计算中,有关单位错写、漏写,总扣1分。 23.(1)质量; (2)体积; (3)允许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是2安; (4)能。 4分 24.(5)相同; (6)不同; (7)得出普遍规律; (8)(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4分 25.(9)电流大小; 1分 (10)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1分 五、实验题 (11)2、4 1分 (共18分) (12)长度与横截面积的比值 1分 26.(13)略 1分 (14)待测电阻短路 1分 (15)待测电阻断路 1分 (16)0.4 1分 (17)5 1分 (18)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 1分 中学学科网 桑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