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工院CFG桩设计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
1、 2、 3、 4、 5、 6、 7、 8、 9、
工程概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依据 方案选择 CFG桩设计原则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原理 加固效果检测 施工技术要求
10、 工程量 11、 施工组织 12、 冬季施工措施 13、 安全文明施工 14、 附件
第 1 页 共 14 页
1、工程概况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综合楼工程,位于石景山区南宫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广场北侧。建筑面积28491.17m2,由地下2层车库及地上12层教学综合用房组成,梁板式筏基,框剪结构。设计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13.2m,建筑总高度49.3m(含屋顶机房),基底标高-9.6m。
底板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④层,④层承载力标准值为180 Kpa;根据设计要求,基础持力层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后承载力特征值应大于300Kpa,最终沉降量小于50㎜,整体倾斜均<0.003。沉降后浇带施工完毕后,主楼与G轴上柱的沉降差≤0.002L。
地基处理主要参数如下表:
楼座 综合教学楼 ±0.00标高 底板标高 113.20 -9.60 桩间土承载力 复合地基承载力 标准值(kPa) 标准值(kPa) 180 300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教学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地层大体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场地地层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描述如下:
人工堆积层:
①层粘质粉土填土:杂色,稍松~中密,稍湿,以粉质粘土、粘质粉土为主,含有少量砖渣、灰渣。本层厚度0.50 m。
新近沉积层:
②层粘质粉土、粉质粘土:褐黄色,中高压缩性。湿~饱和。本层厚度1.80 m。 ③层碎石角砾:杂色,低压缩性,湿。本层厚度3.0 m。 ④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褐黄色,中低压缩性,饱和。
⑤层碎石角砾:杂色,中压缩性,湿。D一般40—60mm,D大为300mm,中粗砂及粉土充填,含量25%--30%,级配好,呈棱角、次棱角状。
⑥层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硬塑,饱和,含氧化铁。本层厚度2.4 m~5.1m。
第 2 页 共 14 页
⑦层碎石:杂色,密实,湿,D一般30—60mm,D大为200mm,中粗砂及粉土充填,含量25%--30%,级配好,呈棱角、次棱角状。
2.2水文地质条件
埋深30米未见地下水。
3、CFG桩复合地基设计依据
3.1《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4-119); 3.2《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综合楼基础底板图》; 3.3《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 3.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方案选择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以及对建筑物设计要求,可供选择的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很多,如振动沉管CFG桩、夯扩CFG桩、中心压灌CFG桩等,合理的选择地基处理工艺方案对提高地基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还应考虑施工工期、经济造价、环境保护等综合因素。
振动沉管CFG桩施工工艺是通过振动器将φ377无缝钢管击入地层,然后向沉管内灌入CFG桩混合料振动提管成桩。该施工工艺施工速度快,但其施工质量不易保证,且噪音大,城区现已逐步被淘汰而应用于远郊或偏僻的地区;夯扩CFG桩是通过重锤冲击地层成孔,分层投入混合料、夯击成桩。该施工工艺方法简单,单桩承载力高,但因桩体大部分位于含水的砂层,难以冲击成孔,且存在施工速度慢,夯扩振动与噪音较大等缺陷,在该场区也不宜使用。因此根据该场地的地层条件、结合设计要求,经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我公司拟采用长螺旋成孔灌注CFG桩成桩复合地基处理设计及施工方案。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技术是八十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地基处理方法,是建设部和国家科委重点推广的技术,在全国多个省市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在推广
第 3 页 共 14 页
和使用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日趋成熟,不仅使软弱地基加固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为工程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中心压灌CFG桩施工方法是采用长螺旋钻进成孔,然后利用高压混凝土输送泵将CFG桩混合料经钻具中心通道通过钻头,泵送至孔底,边提钻边泵送混凝土,这样就在孔内形成了CFG桩桩体。采用此种工艺方法,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投资最少,施工速度快,工期最短,无噪音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工程中。
5、CFG桩设计原则
5.1满足设计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5.2满足规范及设计单位对建筑物地基沉降及倾斜的要求; 5.3满足桩土变形协调一致的原则。
6、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根据CFG桩的设计原则和设计单位的要求,拟在基础处理范围内布置桩径φ410的CFG桩,累计桩数为1074根。根据冬期施工条件,基槽开挖至桩顶标高以上0.5m(相对标高-9.46)时开始进行CFG桩施工,具体设计如下:
桩长为8.0m,其中保护桩长为0.30m,有效桩长7.7m,另外增加冬季施工保护桩长0.2m,桩径Φ410㎜,桩顶标高-9.96米,桩布置采用正方形,桩间距1400㎜,桩身砼强度等级C20。
CFG桩施工完毕后,将桩头清至桩顶标高,然后虚铺223mm厚的天然级配砂石褥垫层,褥垫层材料采用0.5~2.0㎝级配砂石,压实至200mm。桩位布置详见CFG桩桩位平面布置图。
7、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原理
7.1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7.1.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的取值: 选桩径410.00mm,有效桩长为L米。
当无单桩载荷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式估算:
Ra?up?qsili?qpAP
i?1n第 4 页 共 14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