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年暑假小升初语文第三次课
2013年暑假小升初语文第三次课
修改病句与成语运用
【知识梳理】
考点一:修改病句
(1)辨析病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结构混
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大类型。
(2)修改 病 句的原则:保持原意 考点二:成语运用
成语复习要做到能正确地读,写已学过的成语,理解学过的成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课前小考体验】
1、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在我军的猛烈攻击下,四处逃窜。 B做事粗枝大叶的人,是一种坏习惯。 C我观赏着眼前的美景和悦耳的歌声。 D中队会上,每个队员都发表了意见。 2、成语接龙。(8分)
例:坚韧不拔——拔刀相助——助人为乐——乐极生悲——悲欢离合
(1)言行不一——( )——( )——( )——( ) (2)悬崖勒马——( )——( )——( )——( ) 【课堂合作练习】
1、病句如何“病”? (1)用词不当
①感情色彩不当。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关联词用错。 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②动宾搭配不当。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③主宾搭配不当。如: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
第 1 页, 共 7 页 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创造未来
义的一天。(“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④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3)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如: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的作用,所以,应删去。)
②缺宾语。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
①逻辑语序不当。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
②关联词语序不当。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两个分句是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例A,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例B,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5)前后矛盾
①前后不统一。如: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所以,应删去“能否”。)
②否定多余。如: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不无责任”即有责任,加上“并非”,意相悖,应去掉“并非”或去掉“不”。)
③范围不清。如: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被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图片”包括“宣传画”,不宜并列,应说成“宣传画及其它图片”。) (6)重复罗嗦
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顽症”和“疾病”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7)表意不明(歧义)
如:牧童牵着牛在吃草。(到底是“牧童吃草”还是“牛吃草”: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2、积累成语:每篇课文后面要求说说写写的词语,都应该正确地读写及积累。
【技法总结】
1、认识了病句的这些基本类型,我们要把握病句修改的基本方法:
(1)检查病句,判明原因。先阅读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毛病,找出病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2)先主后次,对症下药。找准病因,把误用的词语、颠倒的语序或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附加成份一一加以改正。
(3)修改病句应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采用: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短语),调(调整字词的顺序),换(更换其它字词)。不能另造新句。 2、理解成语的方法:
(1)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例:目瞪口呆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惊讶的样子,而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 (2)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第 2 页, 共 7 页 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创造未来
【课后强化训练】 一、修改病句。
1. 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 2. 我们搞四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3. 下半夜,突然雷声隆隆,接着电光闪闪。 4. 稻米是浙江、江苏两省的重要产区。 5. 一会儿,我们就清洁了好几处不干净的地方。 6. 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二、根据意思写出成语。(8分)
1、放在一边不加理睬。 ( )
2、在比赛、考试中成绩优异,名次排在前面。 ( ) 3、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 ) 4、顺着次序,一步一步地前进。 ( ) 5、年纪虽老,精力却更加旺盛。 ( ) 6、说到做到,说话与行动相协调。( )
7、别人遇到灾难,不但不帮忙,还很高兴。 ( ) 8、做一件事,能得到两种好处。 ( ) 三、按要求写成语。
1、写出由寓言得来的成语。 ( )( )( 2、写出由历史故事得来的成语。 ( )( )( 3、写出含数字的成语。( )( )( )( 4、写出含动物的成语( )( )( )( 5、写出含植物的成语。 ( )( )( )6、写出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 )( )( 7、写出含有叠字的成语,如AABB式 大都是形容词和动词的重叠: 如:郁郁葱葱( ) ( )( )( 8、AABC 式 首字重叠 对后面的词语起修饰限制的作用:
如:蒸蒸日上 ( )( )( )(
第 3 页, 共 7 页
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创造未来
) ) ) ) ) ) )
标点符号与关联词
【知识梳理】 考点一: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辨别句子的语气,分清句子结构,识别句子性质,从而正确了解句子的意思。 考点二:关联词
用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因此,学会正确选用关联词语是非常必要的。
【牛刀小试】
1、 给下列句子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1)我有一本 新华字典 它是我学习语文的好工具 (2)我最爱读李白 杜甫和白居易的诗
(3)在学校里 要尊敬老师 关心同学 在社会上 要尊老爱幼 助人为乐 在家
里 要尊敬父母 爱护弟妹
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爸爸( )技术高明,( )积极苦干,再难的活儿,( )一到爸爸手里,( )能化难为易。( )是别人不愿干的活儿,他( )从不推辞。他觉得做难度大的活,( )人累一点,( )能提高自己的技术。
【课堂合作练习】
现将需要掌握的标点符号的用法作如下介绍:
(一)逗号[用,表示]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二)句号[用。表示]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
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
(三)顿号[用、表示]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
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用?表示]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
在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第 4 页, 共 7 页
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创造未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