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手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手法
作者:曲园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16期
摘 要:《格列佛游记》作为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经典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主人公格列佛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丑恶进行了讽刺。本文在此对《格列佛游记》中运用的讽刺手法做如下论述。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 反讽 夸张 对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89-01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在1720年至1725年参加爱尔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创作的,作为其成熟时期的代表作,通篇采用了讽刺的写作手法,揭露了英国殖民统治的黑暗,同时在创造中,作品在讽喻的体裁类型及讽刺手法上,都可以说是作者创作生涯中使用过的讽刺手法集成。本文结合着《格列佛游记》中的相关内容,对作品出现的夸张、对比、反讽等讽刺艺术手做如下分析。
1 《格列佛游记》及其内容介绍
在作品创作上,《格列佛游记》继承了欧洲流浪汉小说的结构,通过“离家—远游—返乡”的U型模式(四次)讲述了主人公海上漂流时的奇遇。在这四次模式中,每次叙述都采用了不同的讽刺手法,首先,在小人国游记中,作者结合了“小人”这一特点,添加了一定的童话色彩,但从现实角度出发,童话的外壳下却是对英国社会的“政治讽喻”。其次,与小人国游记相比,大人国游记也体现了童话色彩,在包含乌托邦小说与哲理小说性质的同时,也是对作者社会理想的体现。再次,文中的第三部分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直接联系,即内容涉及到英国对爱尔兰的统治及当时科学技术、文化历史的发展等等。最后,慧驷国游记可以将其看成是动物语言,在这部分内容中,“慧驷马”被作者喻为社会的主宰者,而“耶胡人”则被作者喻为动物,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将这里描绘成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乐园。 2 《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 2.1 夸张的讽刺艺术
作为讽刺家们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巧妙的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来达到讽刺目的。在这部长篇讽刺语言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格列佛游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巫人国及慧马国等几个地方的经历,对18世纪英国上层社会谄媚贿赂、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例如:在游历小人国时,小人国的国王只比他的臣民高一个指甲,但却狂妄自大的将自己任命为全宇宙的最高统治者;在这个国家,臣民要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