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最全2010版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贾玉革版)重点+有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理解货币时间价值的基本含义;理解终值与现值、到期收益率、基准利
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含义;理解利率的作用及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掌握利息成为收益一般形
态的作用并会应用;掌握单利计息法和复利计息法,了解利率的决定理论与影响因素;了解我国的利
率市场化改革。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什么是利息和利率呢?我们先从货币的时间价值开始说起)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息
1.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 2.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 二、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作为货币时间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利息通常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货币资金的提供者
将货币资金提供给需求者使用,货币资金需求者运用货币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得了利润,利润中
要拿出部分以利息的形式交给货币资金的提供者,剩余部分作为自己的生产经营所得。 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通过收益与利率
的对比倒算出该事物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便是收益的资本化。 C(收益)=P(本金)×R(利率) P=C/R
第二节 利率的计量与种类 一、利率的概念
利率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例如: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为100元,所贷资金额为1 000元,则利率为100/1 000=10%
二、与利率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 1.终值
一笔货币资金按照一定的利息率水平所计算出来的未来某一时点上的金额,即本利和。 2.现值
与终值相对应,这笔货币资金的本金额就称为现值,即未来本利和的现在价值。 3.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是指投资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且一直持有到债券期满时可以获得的年平均 收益率。
三、利息的计量 1.单利法
单利计息是指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已取得的利息额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 其计算公式为:C=P×r×n
其中,C表示利息,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年限。
例:银行向借款人发放一笔10000元的贷款,约期3年后偿还,若年利率为5%,单利计息,则到期
后借款人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为:
C=P×r×n=10000×5%×3=1500(元) 2.复利法
复利计息与单利计息相对应,它要将上一期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并入本金,再一并计算利 息。
其计算公式为:C=P[(1+ r) n-1]
例:银行向借款人发放一笔10000元的贷款,约期3年后偿还,若年利率为5%,复利计息,则到期
后借款人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为: C=P[(1+ r) n-1]
=10000×[(1+5%) 3-1] =10000×0.157625 =1576.25(元) 要求会应用
四、利率的种类(在一国或一个地区范围内,利率的种类很多)
在一国的利率体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利率范畴,即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
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1.基准利率:是指在各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其决定作用即为该利率发生变 动,其他利率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动)包括市场基准利率和一国中央银行确定的官定利率。 2.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行业利率(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分类)
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是市场利率,市场利率按照市场规
律而自由变动。
由一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官定利率,官定利率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
种政策手段。
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利率是行业利率,行
业利率对其行业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性。
3.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按照借贷期限内利率是否调整)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会根据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情况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4.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按照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
实际利率是指在物价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名义利率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R=i+p
根据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实际利率存在三种情况: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
正利率;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 负利率。
5.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按照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不同) 年利率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通常以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 月利率是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通常以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 日利率是以日为单位利息,通常以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一、利率决定理论
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了解)
马克思提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
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率的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因为如果利率为零,那么有资本而未营运的资本家就不会把资
本贷出。因此,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波动。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
利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竞争。一般来说,如果资本的供给大于资本的需求,利率会较低,
反之,利率会较高。
2.西方利率决定理论(三种)(了解) (1)传统利率决定理论;(2)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3)可贷资金论。 二、影响利率变化的其他因素 1.风险因素
在资金借贷行为当中,风险越高货币资金的提供者向货币资金的需求者收取的利息率越高,反
之,就是越低。 2.通货膨胀因素
通货膨胀越严重,本金的贬值程度越深,资金贷出者的损失就越大,为了避免通货膨胀中的本金
损失,资金贷出者通常要求名义利率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相应上升。 3.利率管制因素
利率管制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规定利率水平或利率变动的界限。
在实施利率管制的国家或地区,利率管制是影响利率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
一、利率的一般作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利率的变动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
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利率的上升将会使人们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 2.利率的变动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进而会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 利率的变动会引起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市场价格的相应调整,这些价格的调整会让人们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