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二建建筑实务必背考点整理
我国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是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通用硅酸盐水泥可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1.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 (1)凝结时间
国家标准规定,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l0h。
(2)体积安定性
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3)强度及强度等级
国家标准规定,采用胶砂法来测定水泥的3d和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并根据测定结果来确定该水泥的强度等级。
(4)其他技术要求
其他技术要求包括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的细度及化学指标。水泥的细度和碱含量属于选择性指标。水泥中的碱含量高时,如果配制混凝土的骨料具有碱活性,可能产生碱骨料反应,导致混凝土因不均匀膨胀而破坏。
2.常用水泥的特性及应用
六大常用水泥的主要特性详见表1-10。
表1-10常用水泥的主要特性
名称 主要特性 硅酸盐水①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②水化热大;③抗冻性好;④耐热性泥 差;⑤耐蚀性差;⑥干缩降较小 普通水泥 ①凝结硬化较快、早期强度较高;②水化热较大;③抗冻性较好;④耐热性较差;⑤耐蚀性较差;⑥干缩性较小 矿渣水泥 ①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②水化热较小;③抗冻性差;④耐热性好;⑤耐蚀性较好;⑥干缩性较大;⑦泌水性大、抗渗性差 火山灰水①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②水化热较小;泥 ③抗冻性差;④耐热性较差;⑤耐蚀性较好;⑥干缩性较大;⑦抗渗性较好 粉煤灰水①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②水化热较小;泥 ③抗冻性差;④固耐热性较差;⑤耐蚀性较好;⑥干缩性较小;⑦17
抗裂性较高 复合水泥 ①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②水化热较小;③抗冻性差;④耐蚀性较好;⑤其他性能与所渗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材料的种类、掺量有关 记忆点:只关心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可。 三、混凝土(含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和应用(学习重点)
(一)混凝土的技术性能(2015多;2013多)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
用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大。对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则用维勃稠度试验测定其稠度作为流动性指标,稠度值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小。
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主要通过目测结合经验进行评定。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单位体积用水量、砂率、组成材料的性质、时间和温度等。单位体积用水量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的因素。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骨料(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2.混凝土的强度
(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根据国家标准,制作边长为l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到28d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为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以?cu表示,单位为N/mm2或MPa。
(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与强度等级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以?cu,k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来划分的,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为MPa)表示。普通混凝土划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和C80共14个等级,C30即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30MPa≤fcu,k<3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混凝士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3)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的测定采用150mm×150mm×300mm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试验表明,在立方
18
体抗压强度?cu=10~55MPa的范围内,轴心抗压强度?c=(0.70~0.80)?cu。
(4)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混凝土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比值有所降低。在结构设计中抗拉强度是确定混凝土抗裂度的重要指标。
(5)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原材料及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原材料方面的因素包括水泥强度与水胶比,骨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外加剂和掺合料;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包括:搅拌与振捣,养护的温度和湿度,龄期。
3.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抗渗、抗冻、抗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及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等性能。
(1)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侵蚀性。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表示,分P4、P6、P8、P10、P12共五个等级。混凝土的抗渗性主要与其密实度及内部孔隙的大小和构造有关。
(2)抗冻性。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表示,分F10,F15、F25、F50、F100、F150、F200、F250和F300共九个等级,抗冻等级F50以上的混凝土简称抗冻混凝土。
(3)混凝土的碳化(中性化)。混凝土的碳化是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水。碳化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削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可能导致钢筋锈蚀;碳化显著增加混凝土的收缩,使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大,但可能产生细微裂缝,而使混凝土抗拉强度、抗折强度降低。
(4)碱骨料反应:发生碱骨料反应会导致导致混凝土胀裂的现象。 (二)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的种类与应用(2015单) 1.外加剂的分类
外加剂按其主要使用功能分为以下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2.外加剂的应用
(1)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若不减少拌合用水量,能显著提高拌合物的流动性;当减水而不减少水泥时,可提高混凝土强度;若减水的同时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则可节约水泥。混凝土的19
耐久性也能得到显著改善。
(2)早强剂多用于冬期施工或紧急抢修工程。
(3)缓凝剂主要用于高温季节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泵送与滑模方法施工以及远距离运输的商品混凝土等,不宜用于日最低气温5℃以下施工的混凝土,也不宜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和蒸汽养护的混凝土。
(4)引气剂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减少泌水离析,并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同时,含气量的增加,混凝土弹性模量降低,对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有利。由于大量微气泡的存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有所降低。引气剂适用于抗冻、防渗,抗硫酸盐、泌水严重的混凝土等。
3.混凝土掺合料
用于混凝土中的掺合料可分为活性矿物掺合料和非活性矿物掺合料。
非活性矿物掺合料一般不与水泥组分发生化学作用,如磨细石英砂、石灰石、硬矿渣等。 通常使用的掺合料多为活性矿物掺合料,如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材料、粉煤灰、硅灰等。
四、砂浆、砌块的技术性能和应用
(一)砂浆(2014单;2012单) 1.砂浆的组成材料
砂浆的组成材料包括胶凝材料、细集料、掺合料、水和外加剂。
(1)胶凝材料:常用的胶凝材料有水泥、石灰、石膏等。潮湿环境或水中使用的砂浆,则必须选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
(2)细集料:对于砌筑砂浆用砂,优先选用中砂,既可满足和易性要求,又可节约水泥。毛石砌体宜选用粗砂,砂的含泥量也应受到控制。
(3)掺合料是为改善砂浆和易性而加入的无机材料。 2.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质 (1)流动性(稠度)
砂浆的流动性用稠度表示。稠度是以砂浆稠度测定仪的圆锥体沉入砂浆内的深度(单位mm)表示。圆锥沉入深度越大(稠度越大),砂浆的流动性越大。
影响砂浆稠度的因素有:所用胶凝材料种类及数量;用水量;掺合料的种类与数量;砂的形状、粗细与级配;外加剂的种类与掺量;搅拌时间。
(2)保水性
砂浆的保水性用分层度表示。砂浆的分层度不得大于30mm。 (3)抗压强度与强度等级
砂浆强度等级是以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