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轨作业模板
驼峰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专 业: 铁道通信信号
班 级: 10信号1班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胡 华
2011年11月19日
华东交通大学
驼峰信号自动控制
关于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的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1、在学习了“驼峰信号”课程的基础上,,加深对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的理解;
2、知道并了解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及其控制子系统; 3、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提高工程设计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二、设计内容及说明
(一)设计内容
1、驼峰信号自动控制简单集中式 附图4-3-1; 2、驼峰信号自动控制平等式分布模式 附图4-3-3; 3、SAM系统的组成及层次结构 附图8-9;
4、电务监测和环境集中监控子系统信息交换 附图8-8。 (二)设计说明
1、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的概述
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omputer Intergrated Process System),简称CIPS.编组站CIPS又可称为编组站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
编组站CIPS基于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实现了控制、调度、管理、经营、优化、决策一体化。编组站CIPS的核心是集成,在铁路局各信息系统的指挥下,通过车站内部横向综合集成隶属不同信息系统大的数据,实现站内的列、调计划的自动生成与自动执行,并达到站内计划与控制执行的互动,使整个“工厂”形成智能闭环系统,突出整体效益。
<1>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构成 (1)编组站CIPS的结构轮图
编组站CIPS可按功能分解为决策层、管理层、调度层、监控层和控制层5个层次的金字塔结构。结合编组站的功能需求,可采用轮图表示。
2
华东交通大学
其核心层为统一的过程数据库,以列车和车辆及站场进路信息为核心,可分为实时数据库系统和关系数据库系统两类。中间层为4个功能部分,外层为其功能的展开。层间管道是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整个系统集成的物质基础。 (2)编组站CIPS的组成
编组站CIPS由编组站CIPS综合管理子系统,编组站CIPS综合控制子系统、编组站CIPS综合控制子系统两大部分构成,是在综合控制子系统的基础上,以编组站综合管理子系统为核心,组建的一个完整系统。
其中,综合控制子系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计算机联锁自动化子系统、驼峰自动化子系统、调机自动化子系统、驼峰停车器自动控制子系统、微机监测和环境集中监控子系统、综合电源子系统、综合雷电及电磁干扰防护子系统、CCTV
主 机主 机主 机图 4-3-1 简单集中式(闭路电视)子系统、外勤移动信息子系统、其他系统接口子系统。编组站CIPS组成如图所示。
<2> 系统的主要功能 (1)共享数据平台
由于建立了共享的数据平台,站内当前所有工作状况在CIPS直观地展示出来,可再调度大厅集中监控与操纵全站到、解、集、编、
发作业,使编组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度集中,单一指挥又协同动作的作业程序。
(2)调度决策指挥自动化
3
华东交通大学
CIPS实现了调度决策指挥自动化,同时由于作业过程的自动控制和执行过程的自动反馈,系统具有动态优化调整工作计划的功能,真正实现了以计划图表指挥生产。而车站的各种工作计划,包括班计划、接发车计划、阶段计划、调机解编计划、取送车计划、机车交路计划等的制定,都是通过对调机作业、各场作业进度、到发车占用状况、牵出线及走行线占用等动态资源的合理优化分配和使用确定的,从而避免了计划的临时变更。
(3)作业过程控制自动化
以编组站管理系统的接发车计划、调车计划、本务机站内折返计划、调车机工作加护等为依据,向计算机联锁分系统和驼峰自动化分系统实时下达执行命
A 数据库主 机网络C 数据库B 数据库主 机主 机(a)图 4-3-3 平等式分布模式(b)令,使编组站所有列车进路、调车进路、机车走行进路及溜放进路自动办理,实现作业过程控制的全面自动化。
(4)现车实绩自动跟踪
通过车站联锁系统和驼峰自动化系统在计划指导下的执行反馈,自动获得车辆的动态跟踪和作业实绩,实现站内信息流与车流的同步。通过动态显示不同阶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