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要理论2013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要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论。主要涉及:
1、意识的起源问题 2、意识的本质问题
3、意识的能动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主要涉及:
1、一元论和二元论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和意义 3、列宁物质定义的内容、意义
五、对立统一规律的相关原理和意义。主要涉及: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和现实意义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和现实意义 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和意义 七、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八、认识的实践基础和辩证运动。主要涉及: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与意义 2、实现认识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和意义
九、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的含义、属性和标准问题及其意义。主要涉及:
1、真理的客观性以及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3、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或者实践能充当检验真理标准的根据)
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论述和现实意义。主要涉及: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3、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与生产力标准
十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和现实意义。主要涉及:
1、人民群众和个人的不同历史作用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意义
十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原理。主要涉及: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以及对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十三、马克思的价值规律。主要涉及:
1、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
2、价值规律的作用以及对我国经济活动的指导意义 十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原因、作用、实质
十五、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实质、影响、我国的对策。 十六、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内容)、原因和实质。 十七、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研究。主要涉及:
1、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3、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曲折性
4、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