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永康市外贸增长方式研究
永康市外贸发展研究
摘要:永康市自1992年撤县设市以来,经济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也呈直线上升趋势,但是由于该市产业结构问题,出口产品普遍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增量不增效情况日渐显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等一系列市场和非市场因素的出现,永康市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以迫在眉睫。本文从永康市外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永康市如何改变外贸增长方式以应对危机,进一步快速发展永康外贸经济等,从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力度、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大力扶持和发展名牌企业和产品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浅见。
关键词:永康市 外贸 增长方式 研究
近年来,永康市外贸出口有了强劲的发展,2006的外贸依存度达64%, 2006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4.67亿美元,2007年永康市外贸出口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19亿美元,同比增长32.2%,其中自营出口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3.45。从出口速度看,近5年的平均增长为30%以上,主要通过产品数量的扩张来实现,从质量和效益看,主要靠产品低附加值、低价格抢占市场,增量不增效。目前外贸出口形势日渐严峻、人民币升值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等一些列情况都摆在了永康市出口企业面前,如何立足现实、把握机遇、渡过危机,对于进一步调整永康市产业结构、改变外贸增长方式,把永康外贸经济做强做大做好,成了永康市政府和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永康市外贸发展状况
1、以民营企业为主,企业规模小,素质低。
目前永康市共有自营权企业680多家,民营企业占90%,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小。虽然我市产业链长,配套能力强,却造就了我市的许多的“螺丝刀”型企业,以组装为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小,技术装备差,研发能力不足,企业素质低。目前止,年出口额在亿美元以上的生产企业还没有,2006年超千万美元的只有37家。
2、出口以传统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少。
从出口产品看,我市主要以传统的机电产品、轻工产品为主:休闲车、电动,工具、不锈钢制品仍是我市支柱产品,新兴的汽配(铝轮毅)、安全门等产品的技术含量也不高,且耗能大,易仿造,总之我市生产“大路货”多,“精品”少。据海关,统计我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还不到10%。 3、自有品牌少,以无牌、贴牌为主,企业品牌意识不强。
我市现获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企业只有二家:“四方”、“超人”。获永康出口名牌也只有13家。从企业了解情况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正努力
打造品牌,并尝试国际品牌策略。像“超人集团”,分别在美国、日本、印尼等十几个国家注册商标,并在美国、香港、巴西等国建立了海外营销机构,建立全球营销网络,立志于成为全球品牌;还有步阳集团的“步阳”安全门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也已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第二类,有意建树品牌,但还力不从心。这类企业己为产品注册了商标,有意打造品牌,但因管理水平有限、销售网络受限,只能按客户要求“贴牌”生产,成为国外客户的“加工厂”,我市大部分企业都属此类。第三类,没有品牌意识,只有生产、销售观念。我市仍有一些企业认为当前发展品牌没有必要,只要有钱赚就行。
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紧迫性
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着眼于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要求,也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需要。从外贸发展的内外环境变化看,不加快转变我市外贸出口的增长方式,将难以实现我市经济跨跃式的发展。
1、国际贸易磨擦形式严峻,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不可持续。
伴随我国大量廉价产品涌入国际市场,部份产品的国际市场已趋于饱和;针对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不断增多,就我市出口产品来说,目前遭受反倾销、反补贴的较小,但是遭受贸易壁垒的已经很多,欧盟的两项指令的实施,我市电动工具行业首先遭受打击;欧委会针对进口自中国的迷你型摩托车(主要我市及周边县市生产)存在质量问题将出台相应的措施、标准等。EUP指令(产品生态及计指令)的实施,涉及了产品整个生命循环周期的环保指令,与两项指令相比,更影响整个产业链条。各指令的实施,迫使我市企业加快转变,顺应国际形势的发i趋势
2、国内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高投入、低效率出口增长方式必友改变。
一是原材料的上涨、环境污染及土地资源的减少,及劳动成本上升等情况开始显现。
二是出口退税率调整,对高能耗、资源型产品出口退率大幅下降,甚至取消,而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出口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13%提高到17%,国家引导。企业产品转型升级。
三是人民币持续升值,支持外贸增长的低成本优势弱化。依靠增加投入、低成本扩张的外贸发展方式将越来越难以为继。
3、国际国内竟争加剧,必须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国际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水平上与我国类似,特别是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其商品结构与我国基本相同,国际市场竞争剧烈,我市产业结构特别,所有行业都有较大的产业链,浪潮经济明显,从电动工具到保温杯、滑板车、防盗门,企业一哄而上,竞争更加白热化,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才能生存。
四、我市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从目前看,虽然我市外贸出口仍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是我市外贸出口粗放型痕迹明显,低成本数量扩张的格局没有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自有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要使我市企业真正从国际贸一易中获益,就必须从竞相压价的恶性循环中走出来,积极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从低价经营提升到品牌经营,提升产品结构,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1、鼓励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目前我市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负债率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我市应加快引导企业走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通过“借壳、买壳”、“拼盘”或“独立上市”等途径,实施低成本的扩张战略,打造一批上市公司,做强产业、做大规模,从而推动我市从“小而散”、“小而弱”的落后的生存方式向“大而优”、 “大而强’的现代化企业发展。
2、树立新的出口增长观念,建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外贸增长模式。 在新的全面开放条件下,我市外贸要摒弃那种不惜代价地追求扩大出口的传统战略,依靠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尽快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
3、加快产品出口结构调整,使传统产品高新化。
虽然我市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所占份额较大,但是产品档次普遍较低,我市应引导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传统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使传统产品高新化。在外贸发展资金安排上应向以一般贸易进口的产品、技术、原材料倾斜。
4、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一批自主品牌出口产品。
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归属为品牌的竞争力。我市品牌培育应从多向优转变、从小向大转变、从国内向国外转变;大力培育区域品牌。一是集中力量对已列入名单的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目前我市现获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只有二只:“四方”、“超人”,争取培育几只“中国出口名牌”,并从资金和政策方面对这些品牌给予支持,同时对这些品牌进行整体宣传和推广。二是协调旧关部门出台综合性的扶持政策,落实配套措施。三是鼓励企业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进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开发;对出口的共性技术研发给予扶持,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实力。
5、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境外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鼓励企业巩固老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加大对企业境外参展、设立办事比、营销机构、注册商标、出口信用保险等支持力度。二是鼓励企业境外投资,带设备、资本、技术和料件出口,通过与所在国的合资合作,实现生产、销售及融资的本土化。
6、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出口产品的健康发展。
建立出口预警机制、贸易磨擦快速反应机制以及行业和企业为主体的应诉机制,深入研究国外技术壁垒相关规则,引导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研发设计、组织生产、及时认证,突破壁垒限制;加强对保护知识产权的培训,增强企业自主维权的意识日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振达.提升中国科技五金城竞争力的对策探讨——中国科技五金城的调查报告[J].理论界. 2004(02) .
[2] 陈亮.今日五金[J].互联网周刊. 2004(36) .
[3] 吕福康.永康五金集聚产业群竞争力与发展研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2(04) . [4] 姚丽华,宋平.永康:倾力打造科技五金“总部经济”[J].今日科技.2007(0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