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谈如何提高纳税遵从度
浅谈如何提高纳税遵从度
“纳税和死亡一样不可避免”这是美国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弗兰克林的一句名言,从这个名言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西方发达国家人们的纳税意识,也就是我们近几年所说的纳税遵从度,西方纳税人虽然谁也不愿意多缴一分钱的税,但谁也不愿意违法偷税,这就有效的提高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纳税遵从,也称为“税收遵从”,指的是纳税人依照税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包含及时申报、准确申报、按时缴纳三个基本要求,不符合上面定义的即为“纳税不遵从”。如琼海市地方税务局四个基层税务分局每月处理的逾期办证、逾期申报等等,都属于纳税不遵从行为。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下,税收征管与纳税遵从可以用数学等式(税收征管=纳税服务+公正执法=纳税遵从)表达。由此看出:纳税遵从度是衡量纳税服务成效、依法治税水平的指标和依据。提高纳税遵从度,可以使纳税人的偷、逃、欠税等税收不遵从行为转为税收遵从自愿行为,从而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一、纳税遵从的现状
据相关部门测算,我国纳税遵从度仅为66%左右,与发达国家(如美国为86%)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近几年海南省税务部门对纳税人检查情况看,税收违法问题、偷逃税案件始终保持在
1
较高水平。大量涉税违法违规行为的存在,充分表明我省乃至我国纳税遵从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客观地讲,当前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一定程度上还威慑于税收的强制性和被动接受,税收征管工作与税收遵从度之间依然有不和谐音符,比如,税收制度不够简化,税法宣传不到位,税法透明度还不是很高,纳税人不能准确理解税收规定;纳税服务的运行保障机制还不健全,纳税服务平台建设水平不高,对纳税人权益保护和合理需求满足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纳税人没有真正认识到税收的作用与性质,没有切实感受到纳税给社会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主观上对依法纳税有抵触情绪等等。
二、影响纳税人税收遵从度提高的主要因素
纳税人遵从税法的水平和程度不一,遵从度总体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一)税收执法不够规范、政策制度执行标准不一致,纳税人选择纳税不遵从
税收管理员对自由裁量权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对不同的纳税人,可能有着宽严不一的情况,另外在执法过程中、程序中也带有一些随意性,税收管理员的个体差异也导致了法律、法规执行的某些不一致性、随意性。如果税务机关在具体执行税法落实征管制度时,执行弹性大,缺乏一致性,就会使纳税人选择不去遵
2
从。如<<海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核定征收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即符合核定征收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其应税收入高于15000元/月征收个人所得税”中的“高于”究竟含不含“15000”就不够明确,引起很多纳税人的质疑。
(二)税收制度不够简化,纳税人懈怠纳税遵从
过于复杂的法律条文、法规的内容和过于繁琐的计算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纳税遵从度。纳税人可能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无法实现遵从,或者因遵从成本过高而选择放弃。如关于如何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计算征收房产问题的方法比较繁琐,导致纳税拖延。
(三)税法宣传力度不够深入,纳税人不知道纳税遵从 纳税人了解税法,懂得税法,能够确定自己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如何纳税、纳什么税,是提高纳税遵从度的基础。就我市目前情况来看,纳税人了解学习税法的途径主要靠税务机关的税法宣传。但目前税务机关的税法宣传在执行力度、理解深度、范围广度上仍然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且宣传工作如果失当,还会造成纳税人感到征纳之间权利不对等、差距太大,导致纳税人接受税法宣传的主动性大大降低,对税法宣传产生抵触,造成不知道如何做到纳税遵从。
3
(四)用税机制存在缺陷,制约了公民纳税遵从度的提高 目前,我国用税机制尚不健全、不完善。一方面,纳税人无法感受到履行纳税义务后的获益激励;另一方面,用税机制存在的缺陷不可避免地使纳税人产生纳税对立情绪和对税收取向的不信任感,进而刺激了情感性纳税不遵从。用税机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二是财政缺乏透明度;三是财政支出决策缺少民众参与。
(五)纳税服务不到位,纳税人不便于纳税遵从
纳税服务作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税收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也应该看到,税收服务存在着思想认识不统一、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层次不高,难以提供纳税人所真正需要的服务,使得纳税人面对手续繁琐,难于掌握的办税流程,难于执行从而放弃纳税遵从。
三、提高纳税遵从度的建议
针对影响纳税遵从的几个成因,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纳税遵从度。
(一)对税务机关执法行为及标准严格加以监督和考核 加强对税收执法全过程、全方位,特别是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监督制约,有利于促进正确执法。我局按照事前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