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09年全国高考上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09年全国高考上海生物试题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9:28:09

⑵小岛上原有蜥蜴个体构成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⑶小岛上进行生殖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⑷蜥蜴过度繁殖导致生存斗争(种内斗争)加剧,使小岛上食物短缺而联趾型蜥蜴能游泳可以获取更多食物,适应环境,个体数逐渐增加,这种变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⑸这种现象体现了遗传多样性,从分子水平检测就要获取更多的DNA分子,简便方法是PCR。

答案:(1)突变(变异)、自然选择 (2)种群 基本单位 (3)基因库

(4)1)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2)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给分) 3)基因频率

(5)遗传 PCR(聚合酶链反应)

35.(12分)图1表示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A~D代表激素,①~④表示过程。据图回答。

(1)下丘脑在维持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图1中激素A的名称是________。 (2)饥饿状态下,导致血糖升高的神经调节过程是:低血糖刺激下丘脑,一方面引起________________的反射性兴奋,并由神经调节肝脏的代谢,另一方面经由____,促进________和胰岛а细胞分泌激素B和C,以协同升血糖。

(3)给成年的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图2.

1)开始时的30min内,血糖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小肠腔中的葡萄糖通过________方式被吸收入血液。30min后,在较高浓度________的调节下,肝细胞内的反应过程________(填图1中的数字符号)显著加强,使血糖恢复正常。

2)图2表明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与非肥胖者在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分泌量两方面的差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事实说明肥胖者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效率低,肥胖是导致________的危险因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

⑴下丘脑主要通过分泌抗利尿激素来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

⑵根据示意图可见低血糖时,可以使下丘脑延髓中枢兴奋来调节肝脏代谢升高血糖,同时也可通过交感神经,促进肾上腺髓质和胰岛α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来调节血糖。

⑶①口服浓葡萄糖一段时间,葡萄糖在小肠中通过主动运输和扩散被吸收进血液,血糖会明显上升;而后在机体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作用下,肝脏细胞通过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和甘油三酯,使血糖降低恢复到正常水平;②对比两幅曲线图可见,肥胖者与非肥胖者口服血糖后血糖含量没什么明显差异,但是胰岛素分泌量肥胖者明显高于非肥胖者,说明肥胖者胰岛素调节血糖能力较弱,胰岛素浓度高而调节能力弱,应该是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能力弱或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的结果,这是Ⅱ型糖尿病的病因。 答案:(12分) (1)抗利尿激素

(2)延髓糖中枢 交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 (3)1)主动运输和扩散 胰岛素 ①、③

2)两者血糖浓度的变化基本相同;肥胖者的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高于非肥胖者 2型糖尿病

36.(8分)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称为________。

(2)组织培养中的细胞,从分化状态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

(3)在再分化阶段所用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

1)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等于1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植物激素Y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则植物激素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5)生产上用试管苗保留植物的优良性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 ⑴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叫外植体;

⑵植物组织培养的核心过程是脱分化与再分化,脱分化指由分化状态变为未分化状态,再分化指由未分化状态变为分化状态;

⑶仔细分析所给示意图,可知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浓度比为1时,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大于1时利于细胞群分化出芽,小于1时利于细胞群分化出根;

⑷生长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除需要生长素外还必需细胞分裂素,二者共同起作用;

⑸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利于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答案:(1)外植体 (2)去分化(脱分化)

(3)1)未分化细胞群经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2)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大于1时,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芽; 3)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小于1时,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根。 (4)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分裂和分化 细胞分裂素

(5)组织培养形成试管苗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37.(9分)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基因,生物技术可对此类基因的变化进行检测。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上图表示从正常人和患者体内获取的P53基因的部分区域。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在该区域的碱基会发生改变,在上图中用方框圈出发生改编的碱基对,这种变异被称为________。 (3)已知限制酶E识别序列为CCGG,若用限制酶E分别完全切割正常人和患者的P53基因部分区域(见上图),那么正常人的会被切成________个片段,而患者的则被切割成长度为________对碱基和________对碱基的两种片段。

(4)如果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人的基因型是________(以P+表示正常基因,Pn表示异常基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

⑴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直接分离和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两种;

⑵仔细对比正常人与患者的基因序列可知是CG碱基对变为了TA碱基对,这种变化属于基因突变;

⑶正常人p53基因终于两个限制酶E的识别序列,完全切割后可产生三个片段,患者p53基因中有一个限制酶E的识别序列发生突变,且突变点位于识别位点内,这样患者就只有一个限制酶E的识别序列,切割后产生两个片段,分别为290+170=460对碱基,220对碱基; ⑷正常人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产生三个片段,290对碱基、170对碱基和220对碱基,患者产生两个片段460对碱基和220对碱基,则该人的基因型应为P+P-。

搜索更多关于: 2009年全国高考上海生物试题及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⑵小岛上原有蜥蜴个体构成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⑶小岛上进行生殖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⑷蜥蜴过度繁殖导致生存斗争(种内斗争)加剧,使小岛上食物短缺而联趾型蜥蜴能游泳可以获取更多食物,适应环境,个体数逐渐增加,这种变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⑸这种现象体现了遗传多样性,从分子水平检测就要获取更多的DNA分子,简便方法是PCR。 答案:(1)突变(变异)、自然选择 (2)种群 基本单位 (3)基因库 (4)1)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2)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给分) 3)基因频率 (5)遗传 PCR(聚合酶链反应) 35.(12分)图1表示下丘脑参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