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9年全国高考上海生物试题及答案
上海 生命科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4页)和第Ⅱ卷(第5—12页)两部分。全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
考生注意: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案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校验码,并用2B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 第Ⅰ卷(1—32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题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选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分题(共8题)
1.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是
A. 氨基酸 C. 脱氧核糖
B. 核苷酸 D. 磷脂
1.解析:氨基酸由主要由C、H、O和N四种元素组成,核苷酸由C、H、O、N和P组成,脱氧核糖是一种戊碳糖只由C、H和O组成,磷脂由C、H、O、N和P组成。 答案:C
2.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A. 白化病 C. 结核病
B. 炭疽病 D. 狂犬病
解析: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由基因控制;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二者都是细菌不是病毒;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答案:D
3.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 具有新的生理功能 B. 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C. 出现地理隔离 D. 形成生殖隔离
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 答案:D
4.基因型为AaBBccDD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种类数是
A.2
B. 4
C. 8
D. 16
解析:由基因型可知有四对基因,根据自由组合的分析思路应拆分为四个分离规律,Aa、BB、cc和DD,其产生的配子种类依次为2、1、1、1,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为2×1×1×1=2种。 答案:A
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B. 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 C. 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D. 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
解析: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能量主要由细胞中的线粒体提供;核糖体是蛋白质形成的场所,由蛋白质和RNA构成;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主要与细胞分泌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分裂有关,并不是只在分泌功能的细胞中存在;溶酶体负责细胞内消化,内含多种水解酶可以将细胞内一些衰老破裂的细胞器清除掉。 答案:C
6.右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为
A. 细胞融合 B. 细胞生长 C. 细胞分裂 D. 细胞分化
解析:由图示可知是细胞的形态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应为细胞分化。 答案:D
7.用班氏试剂鉴别健康人的下列四种液体,出现红黄色沉淀的是
A. 血清 C. 胃液
B. 唾液 D. 尿液
解析:班氏试剂与还原性糖水浴共热才会生成红黄色沉淀,正常健康人体中血清含有葡萄糖为还原性糖;唾液中主要是唾液淀粉酶等消化酶,胃液也主要是消化酶,是蛋白质类不具有还原性;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答案:A
8.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电解质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 血浆与组织液的HCO3
B.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 C. 血浆与组织液的Cl D. 组织液与淋巴液的Na
解析:细胞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需要多种酶共同参与,酶大多为蛋白质,因而细胞内液与组织液在蛋白质浓度上相差较大。 答案:B
(二)2分题(共20分)
9.存在于盐湖和热泉中的两类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A. 在极端环境下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B. 对利福平敏感
C. 在极端环境下都不进行分裂生殖 D. 都没有细胞壁
9.解析:两类细菌既然能在盐湖和热泉生存,必定适应了环境,一定会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裂生殖;革兰氏阳性菌对利福平效果较为敏感;细菌是有细胞壁的。 答案:A
10.过量摄入糖类会导致体内脂肪积累,其部分原理如右图所示。其中过程X、物质Y和物质Z分别是
A. 糖酵解、丙酮酸、脂肪酸 B. 有氧呼吸、乳酸、脂肪酸 C. 糖酵解、乳酸、胆固醇 D. 有氧呼吸、丙酮酸、胆固醇
??
解析: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合成的,在生物体内,合成甘油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糖酵解途径,则X应为糖酵解、Y应为丙酮酸、Z应为脂肪酸。 答案:A
11.高的动脉血压引起降压反射。发生降压反射时
A. 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频率降低 B.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C. 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降低 D. 依靠正反馈调节使血压相对稳定
解析: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通过中枢机制,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下降。这一过程应为负反馈而不是正反馈。 答案:C
12.将刚采摘的乱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
A. 提高淀粉酶活性 B. 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 C. 防止玉米粒发芽
D. 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
解析:刚采摘的甜玉米内含有大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这些酶可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使其失去甜味,经沸水高温处理使酶失活来保持甜味。 答案:D
13.下列关于人体内血脂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可以来自于小肠的乳糜微粒 B. 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 C. 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与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 D. 脂高血糖素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
.解析:高密度脂蛋白可将周围组织的胆固醇转送到肝脏而排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越高,则预示身体清除胆固醇的能力越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越小。 答案:B
14.扩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