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夺冠易错题专项检测7 含解析
成1 l Al2O3,则反应过程中转移6 l电子,C项错;反应③:MnO2+NO3+2CO3===2MnO4+NO2+CO2↑,D项正确。
答案:D
12.(2012年郑州二检)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类别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污染物 废酸 C2+等重金属离子 含苯的废水 含纯碱的废水 处理措施 加生石灰中和 加硫酸盐沉降 用活性炭吸附 加石灰水反应
( ) 方法类别 物理法 化学法 物理法 化学法 -解析:废酸和碱中和属于化学法,A项错;C2+不能用SO24沉降,B项错;一般不用活性炭处理含苯的废水,C项错;Na2CO3+Ca(OH)2===CaCO3↓+2NaOH,属于化学法,D项正确。
答案:D
-2-13.(2013年镇江三校联考)铁氧磁体法处理含Cr2O27的废水的原理如下:向含Cr2O7的
2-
酸性废水中加入FeSO4·7H2O,将Cr2O7还原为Cr3+,调节溶液的pH,使铁、铬元素转化为
-组成相当于FeⅡ[FeⅢCrⅢ罗马数字表示元素的价态)的沉淀。处理含1 l Cr2O2x·2-x]O4(铁氧磁体,7
的废水至少需要加入a l FeSO4·7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0,a=8 C.x=1,a=8
B.x=0,a=10 D.x=1,a=10
--3+2-
解析:Cr2O27~2Cr,1 l Cr2O7发生反应时得到6 l e。设得到铁氧磁体的物质的量为y
l,则:y+xy=a(铁原子守恒),(2-x)y=2(铬原子守恒),xy=6(电子得失守恒),联立三式解得:x=1,y=4,a=10。
答案:D
14.(2012年郑州一检)一定量的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a l NaOH的溶液,恰好使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中(Na+)=2(SO24)
a
B2 l>沉淀的物质的量>0 a
C.沉淀的物质的量=2 l
a
D.原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2 l
解析:铜和浓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CSO4和H2SO4,加入含a l NaOH的溶液后显中a
性,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C2+完全沉淀,A项正确;n(CSO4)<2 l,故B项正确,Ca
项错;由于有一部分浓硫酸被还原为SO2,故n(H2SO4)>2 l,D项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8分)
1.(8分)(2012年北京西城期末)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单质的组成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________。
①氢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⑤氧化物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中有一种是金属,则三种单质中可能是金属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写出E作为还原剂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是“E溶液+A―→D溶液+C”,A为固体,C为气体,再结合框图中转化关系可以确定E溶液是一种酸,A是金属,C是H2。继而判断出B是Cl2或F2,A是Al、Mg或Na等金属。
(1)A、B、C三种单质的组成元素中没有氧元素,故不可能形成碱和氧化物。 (2)金属单质(除汞外)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3)如果E是强酸,则为HCl。HCl作为还原剂,最常见的是其与MnO2的反应。也可写HCl与MnO4、NaClO、NaClO3等的反应。
答案:(1)③⑤ 氢化物、无氧酸、无氧酸盐均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溶于水可以不发生
变化,符合题意。碱必须由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氧化物虽由两种元素组成,但氧化物要么不溶于水,要么与水发生反应,也不符合题意
(2)A 金属单质(除汞外)在室温下不是气态物质 △
(3)MnO2+4H++2Cl-=====Mn2++2H2O+Cl2↑
16.(8分)(2012年石家庄质检)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
(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填序号)。
(3)某厂废液中,含有2%~%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________。
A.NaCl B.NH4Cl C.HNO3 D.浓H2SO4
(4)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Al+□NaNO3+□NaOH===□NaAlO2+□N2↑+□H2O。若反应过程中转移 l 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________L。
解析:(1)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2)根据上述反应,NaNO2在酸性溶液中,能将I-氧化成I2,I2遇淀粉变蓝色,故必须选用的物质有①②⑤。(3)根据氧化还原知识,所选试剂充当还原剂,题给选项中只有NH4Cl能与NaNO2反应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故选B。(4)根据化合价升降配平: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根据关系式N2~10e-,若反应过程中转移 l 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112 L。
答案:(1)NaNO2 (2)①②⑤ (3)B
(4)10 6 4 10 3 2 112
17.(12分)(2013年陕西三模)某兴趣小组在网上查阅一种由五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X,信息如表所示;为了探究抗酸药X的成分,兴趣小组设计下列实验。
抗酸药X 【药品名称】 X 【规格】 2 g:0 g,2 g/袋×20袋/盒 【用法用量】 直接口服或温水冲服,1~2袋/次,3~4次/天。除非另有医嘱,一般成人在餐后1~2小时、睡前或胃不适时服用。病情严重者遵医嘱增加剂量。儿童遵医嘱服用。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时,在症状缓解后,至少维持4周。 【适应症】 1急、慢性胃炎。2胃、十二脂肠溃疡。3反流性食管炎。4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烧、酸性暖气、饱胀等。预防非甾体类药物引起的胃粘膜损伤。 取30粒X磨成粉,取一部分粉末加入蒸馏水,粉末不溶解;另取一部分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强热,经检测除产生无色无味气体A外,还生成液态氧化物B和白色固体(C和D混合物),白色固体能部分溶于NaOH溶液。已知B、C、A、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6∶1∶1,且式量依次增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 (2)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
(3)写出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X能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白色固体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Y,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Y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信息推测X是一种抗酸性胃药,则可能是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类物质。经检测除产生无色无味气体A外,还生成液态氧化物B和白色固体(C和D混合物),白色固体能部分溶于NaOH溶液。说明药物含有H、O、Al、Mg、C五种元素,B、C、A、D式量依次增大,说明B是水,C是MgO、A是CO2、D是Al2O3。根据X→12H2O+6MgO+CO2+Al2O3可推测出X的化学式为Al2Mg6CH24O23。
答案:(1)∶O∶∶C∶∶O∶ (2)Al2Mg6CH24O23
(3)Al2O3+2OH-===2AlO-2+H2O
(4)2Al(OH)3·Mg(OH)2·MgCO3·4H2O+18HCl===2AlCl3+6MgCl2+CO2↑+21H2O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