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十字头滑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十字头滑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2:46:30

工序ⅩⅢ 质检,入库。

2、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Ⅰ 铸造。 工序Ⅱ 时效处理。

工序Ⅲ 平Φ335端面,见光。 工序Ⅳ 平另一端面。 工序Ⅴ 铣上平面。 工序Ⅵ 铣下平面。 工序Ⅶ 钻上平面孔。 工序Ⅷ 钻下平面孔。

工序Ⅸ 以下平面和端面定位镗Φ180的孔和Φ190的止口。 工序Ⅹ 镗Φ190偏差为-0.1的外圆。 工序Ⅺ 钻Φ335面上的14-Φ22孔。 工序Ⅻ 钻Φ320面上的14-Φ22的孔。 工序ⅹⅡⅰ去贸促

工序ⅩⅡⅡ质检,入库。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先山下面,再以下面为基准镗孔。方案二是先镗孔在加工上下表面。两相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一可以避免加工上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止口和内孔的同轴度,而方案二不能,所以选用方案一作为零件的加工工序。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拔叉”零件材料为HT200,毛坯重量约为54Kg,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采用金属磨砂铸造。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1.铣端面

考虑左端面的粗糙度Ra为3.2,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一以下简称“手册”,表1—43,确定工序尺寸为Z=3.0mm,其中粗加工的加工余量Z=2.0mm,精加工余量Z=1.0mm,右端面没有粗精度要求,只要求粗加工,所以余量定位3.0mm

2.铣表面

根据“手册”表1—49,取上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为4.0mm,下表面的

余量为3.0mm.

粗铣上表面 Z=3.0mm 精铣上表面的台阶面 Z=1.0mm 粗铣下表面 Z=3.0mm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Ⅰ: 铣端面

1\\粗铣直径为335端面 a(f)=0.25mm/Z

5

v=0.35m/s (21m/min)

采用高速端面铣刀,d(w)=175mm,齿数Z=16

n (x)=

按机床选取n(w)=31.5r/min=0.522r/s

故实际切削速度v=0.29m/s

切削工时

I=75mm, I (1)=175mm, I(2)=3mm T(m)=

II1I275+175+3 + + = =121.2s=2.02min naZnaZnaZ0.522x0.25x16

1000v10000.35

x = x =0.637r/s (38.2r/min) 3.14dw3.14175

(2) 粗直径为320端面

粗铣右端面的进给量、切削速度和背吃刀量与粗铣左端面的切削用量相同。

切削工时

I=45mm, I (1)=175mm, I(2)=3mm

T(m)=

(3) 精铣直径为320端面 a (f)=0.10mm/Z

v=0.30m/s(18m/min)

采用高速端面铣刀,d(w)=175mm,齿数Z=16 n (x)=

按机床选取n(w)=31.5r/min=0.522r/s

故实际切削速度v=0.29m/s

切削工时 T(m)=

II1I275+175+3 + + = =302.92s=5.05min naZnaZnaZ0.522x0.10x16

6

II1I245+175+3 + + = =106.8s=1.78min naZnaZnaZ0.522x0.25x16

1000v1000x0.30

x = =0.546r/s=(32.76r/min) 3.14dw3.14x175

工序I:铣215x140上表面。 (1) 粗铣直径为215x140端面。

a(f)=0.25mm/Z

v=0.35m/s (21m/min)

采用高速端面铣刀,d(w)=175mm,齿数Z=16.

n (x)=

1000v1000x0.35

3.14 xdw =3.14x175

=0.637r/s(38.2r/min) 按机床选取n(w)=31.5r/min=0.522r/s 故实际切削速度v=0.29m/s I=75mm, I (1)=175mm, I(2)=3mm

t(m)=工序1:铣端面,

(1) 粗铣为215x140另一端面。

a(f)=0.255mm/Z

v=0.35m/s(21m/min)

采用高速端面铣刀,d(w)=175mm,齿数Z=16.

n (x)=

10003.14 xvdw =1000x0.35

3.14x175

=0.637r/s(38.2r/min) 按机床选取n(w)=31.5r/min=0.522r/s 故实际切削速度v=0.29m/s

I=75mm, I (1)=175mm, I(2)=3mm

T(m)=

II1I275+175+3naZ +naZ +naZ =0.522x0.25x16

=121.2s=2.02min

工序Ⅱ:镗直径为180的孔 (1)

f=0.75mm/r. k(f)=0.75x0.95=0.71mm/s

v=0.35m/s (21m/min)

n (x)=

10003.14 xv1000x0.35

dw =3.14x20

=5.57/s (334r/min)

按机床选取n(w)=338r/min=5.63r/s

故实际切削速度v=0.35m/s

切削工时 I=80mm, I (1)=10mm, I(2)=2mm

7

T(m)=

II1I2naZ +naZ +naZ =80+10+25.63x0.71

=23s (0.4min) (2) f=1.07

v=0.175m/s (10.5m/min) n (x)=

1000v1000x0.175

3.14 xdw =3.14x22

=2.53r/s (151.8r/min)

按机床选取n(w)=136r/min=2.27r/s

故实际切削速度v=0.16m/s 切削工时 I=80mm, I (1)=3mm, I(2)=1.5mm T(m)=I+I1+I2nf =80+3+1.5

2.27x1.07

=35s (0.6min)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工序ⅩⅢ 质检,入库。 2、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Ⅰ 铸造。 工序Ⅱ 时效处理。 工序Ⅲ 平Φ335端面,见光。 工序Ⅳ 平另一端面。 工序Ⅴ 铣上平面。 工序Ⅵ 铣下平面。 工序Ⅶ 钻上平面孔。 工序Ⅷ 钻下平面孔。 工序Ⅸ 以下平面和端面定位镗Φ180的孔和Φ190的止口。 工序Ⅹ 镗Φ190偏差为-0.1的外圆。 工序Ⅺ 钻Φ335面上的14-Φ22孔。 工序Ⅻ 钻Φ320面上的14-Φ22的孔。 工序ⅹⅡⅰ去贸促 工序ⅩⅡⅡ质检,入库。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先山下面,再以下面为基准镗孔。方案二是先镗孔在加工上下表面。两相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一可以避免加工上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