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KJ241型人员管理系统培训教材 - 图文
系统软件的运行。 3.2.15数据备份功能
系统提供数据备份功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2.16网络通讯功能
系统具有网络接口,可将有关信息上传至各级主管部门。
第二章 系统中的单机设备
KT128R-F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通讯基站
1 概述
KT128R-F矿用隔爆兼本安通讯基站(以下简称“基站”),井下安装,接收无线信号,并不断向上位机发送数据的设备,当按规定设置的本安手机和基站进入基站范围时,基站收到信号后,通过有线传输并存储于通讯系统计算机中。
基站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a)基站能完成无线通信通信。 b)能存储井下基站上传数据2h。 c)具有备用外接备用电源电源功能。 d)软件系统可以显示基站故障。
2型号及含义
2.1 防爆类型
防爆型式为: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Exd[ib] I。 2.2 型号及含义
KT 128 R - F
基站
人员管理
功能
登记序号 矿用通讯
设备
3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基站主要用于井下无线信号覆盖,无线数据传输。
4 环境条件
4.1 环境条件
4.2.1 基站应在下列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a) 温度:-5℃~40℃; b) 湿度: ≤95%;
c) 大气压力:80 kPa~l10 kPa;
d) 机械环境: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
e)煤矿井下有瓦斯或煤尘爆炸性混合物,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4.2 基站能承受最恶劣的贮运条件:
a) 高温: +60℃; b) 低温: -40℃; c) 湿度: ≤95%; d) 振动:50 m/s2; e)冲击:500 m/s2。
5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5.1基站组成
基站由外壳、主电路板、变压器、光纤收发器和天线。 5.2 通信原理
井下无线基站主要由12V电源板、2台光纤收发器、无线通讯板、天线隔离器组成。 井下无线基站的核心功能:将煤矿井下标准SIP协议的无线手机或满足802.11b/g的标识卡通过无线基站接收,并通过光纤收发器进行光电转换通过光交换机口上联地面光交换机将数据上传,并可接入以太网络传输。
6 主要技术参数
6.1 电气性能
a) 额定工作电压:127/660 V.AC中的任意一组(变压器采用抽头方式); b) 工作频率:48Hz~52 Hz;
c) 电源电压失真度:总的谐波分量≤10%。 6.2 信号传输 6.2.1 交换机与基站
a) 通讯方式:光纤以太网,全双工; b) 通讯速率:100 Mbps; c) 光发射功率:≥-15 dBm; d) 光接收灵敏度:≤-35 dBm。 6.2.2 基站与基站 6.2.2.1 有线通讯
a) 通讯方式:光纤以太网,全双工; b) 通讯速率:100 Mbps; c) 光发射功率:≥-15 dBm; d) 光接收灵敏度:≤-35 dBm。 6.2.2.2 无线通讯
a)传输方式:全双工、同步、无线; b)接入方式: Wi-Fi;
c)工作频率:2.4 GHz±0.08 GHz;
d)调制方式:DSSS: CCK (11Mbps, 5.5 Mbps) / QPSK (2Mbps) / BPSK(1Mbps)/OFDM(54Mbps);
f)基站发射功率:≥-30 dBm; g)基站接收灵敏度:≤-40 dBm。 6.2.3 基站与手机
a)传输方式:全双工、同步、无线; b)接入方式:Wi-Fi;
c)工作频率:2.4 GHz±0.08 GHz;
d)调制方式:DSSS: CCK (11Mbps, 5.5 Mbps) / QPSK (2Mbps) / BPSK(1Mbps)/OFDM(54Mbps);
e)基站发射功率:≥-30 dBm; f)基站接收灵敏度:≤-45 dBm; g)基站最大并发通话容量:8部手机; h)手机发射功率:≥ -30 dBm; i) 语音通话失真度:≤10%。 6.2.4 基站与识别卡
a)最大位移速度:5m/s; b)最大并发识别数量:80个; c)漏读率:≤10-4;
d)接收频率:2.4 GHz±0.08 GHz; e)识别编码范围:0001~9999;
f)调制方式:DSSS: CCK (11Mbps, 5.5 Mbps) / QPSK (2Mbps) / BPSK(1Mbps)/OFDM(54Mbps);
g)基站接收灵敏度:≤-55 dBm; h)识别卡发射功率:≥-40 dBm。 6.3 基站数据存储
a) 基站可存储数据2h,在通讯中断时,上位机显示通讯基站出错,但各基站此时正常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