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平湖市城市总规修编产业专题 - 图文
100公里/1小时50分钟车程80公里/1小时车程
图:密尔顿凯恩斯新城
“因地制宜、全面规划、面向未来”是密尔顿凯恩斯新城的成功经验。在规划建设中
充分体现超前意识,该镇的现代化购物中心建于20世纪70年代,临街店面气势宏大,是欧洲当时最具规模的现代化购物中心,至今仍然是英国著名的购物中心。新城建设坚持生态环境先导,从建镇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环保,注意不断增加绿色空间。环境监察部门对开发和建设单位进行严格监督。如今,公园占地超过城市总用地的六分之一,即使在大型购物中心也有精致的室内花园,因此,米尔顿被称为“绿色之城”。良好的环境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移民。新城发展坚持差异化发展策略,与伦敦、伯明翰确立了明确的功能互补关系,从而也使自身得到发展。同时,注重土地资源集约利用,预留了大量土地,这为城市产业结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空间保
(2)平湖地处上海高铁半小时都市圈
上海都市圈正在形成,并呈现100公里辐射圈连绵发展的趋势,使上海进入后郊区化时代,外围地区出现诸多新兴成长地区。其中,50公里半小时都市圈形成嘉定汽车城、临港工业城、松江大学城三个依赖上海的新城;在100公里的1小时都市圈内,形成北上海、西上海、南上海杭州湾三个发展带。平湖处于上海都市圈的100公里辐射圈、高铁半小时经济区和南上海杭州湾发展带,获得与上海同城化、成为上海都市圈新城的机遇。
7
图:上海都市圈
(3)融入大上海,融入世界城市
上海应通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经济中心的建设,依托长三角城镇群的综合实力,建设世界城市,在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培育世界级资本市场,在上海形成世界级的金融、证券、期货交易等市场服务能力,增强国家对全球战略性资源如石油、矿物、航运乃至货币的影响和控制力;要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新中心,成为全球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的发源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形成具有全球 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加快发展传媒、
创意等文化产业;建设国际门户枢纽
城市,在航运、港口及相关衍生产业方面有所提升。平湖融入大上海,就是成为世界城市的
重要组成部分。
图:上海建设世界城市
(4)共建国际航运中心
依托优良港口,平湖迈入海洋时代,引领区域
临港产业发展,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与上海港联动发展,共建国际航运中心。独山港是浙东北唯一的海河联运港。港口13公里岸线是目前环杭州湾地区为数不多的可建万吨级深水码头之一,在其规划的43个泊位中,深水泊位有42个。独山港依托紧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海运资源优势,围绕上海洋山港的支线港和喂给港加大港口开发、建设力度,开辟集装箱公共内支线和近洋航线,开辟集装箱内河运输通道。
独山港已初步成为平湖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在独山港区落户的11个临港型大项目总投资超过6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装备制造、港口物流为主导的临港产业集聚。同时,独山港也成为对接全球经济的战略资源。目前,平湖已与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较稳固的外贸易合作关系,是环杭州湾企业走出国门的重要平台。
8
(5)建设上海都市圈的服务新城
在上海100公里的1小时都市圈形成一批产业城。 北上海南通打港口牌、工业牌,承担上海北翼和长三角地区的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西上海苏州、嘉兴综合型城市,形成完整的城市功能;南上海环杭州湾发展带以杭州、嘉兴、宁波等承担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科技创新先导区和生态示范区等城市群功能。在上海1小时都市圈内,制造业仍然是发展的重点,产业竞争激烈,缺乏以休闲服务和高端服务为主导的服务新城。
图:上海一小时都市圈的产业新城
长三角核心城市地区需要一个生态、服务、休闲、商务的绿色服务新城。借助高铁和高速公路,长三角核心地区城市与上海的“同城化”时代真正来临,区域内服务业不断“生成”和向“同城化”地区布置。同时,长三角区域消费结构向休闲化、生态化、高端化发展,对上海周边尤其平湖等核心地区城市高端商务、旅游休闲产业提出新的要求。平湖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几何中心,有条件打造成为服务长三角核心城市绿色旅游区和创新发展区,直接服务于市域、间接服务于长三角区域的服务中心。
9
图:长三角核心城市群
小结:
立足上海世界城市的同城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平湖在区域的功能定位:长三角核心绿色休闲旅游区和创新发展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杭州湾地区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和海港生态花园城市。
1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