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化教学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游戏化教学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作者:刘媛
来源:《数学大世界·下旬刊》2018年第11期
【摘 要】 锁定核心问题,彰显数学学科价值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而游戏化教学正是迎合小学生兴趣爱好和数学学科特点的最佳策略之一,让全面渗透核心问题有效落实的主要路径之一。
【关键词】?核心问题;游戏;小学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课堂中注意力难以持久的集中,制约着学习效果的提升。而游戏是他们所钟爱的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求知心理,为学生设计游戏活动,将抽象、复杂的数学核心问题融入游戏活动中,运用游戏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学习注入动力,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地获取新知,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灵动学生的思维,提升数学综合能力,感受数学的神奇和魅力,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游戏,锁定核心问题
数学知识复杂、单调,令很多学生望而生畏,无法引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引入富有趣味的游戏活动,使枯燥的数学课堂生动起来,赋予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性、形象性,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源动力,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充盈趣味与精彩,变学生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算“24点”时,在课前,教师让学生们准备1~10扑克牌,新课伊始,教师让学生们拿出扑克牌,告知学生将借助扑克牌玩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同桌两人,一起抽取3张扑克牌,然后根据扑克牌上面的数字,任意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但是每个数不能重复使用),看哪个同学能快速算出结果24。学生们听了教师的话后,很是兴奋,立即投入到了游戏中。如有的学生抽取的扑克牌上面的3个数是7、8、9,算24可以这样进行:7+8=15,15+9=24。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抽取4张扑克牌,加大游戏难度,有的学生抽取的是3、4、7、9,可以这样算:9-2=2,4×3=12,12×2=24。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了乐趣,提升了学习效果。
上述案例,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 二、运用游戏,探究核心问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