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电厂安全管理规范(三)
版 本 号 修改状态 第1版 第1次修改
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规定
1 总则
1.1 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超前控制,超前管理,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保证公司职工生产过程的人身安全、电网和设备安全,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根据国家及电力行业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1.2 危险点是指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因人员、设备、环境、管理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也就是指事故易发点、多发点,设备隐患的所在点和人为失误的潜伏点。
1.3 进行危险点分析,就是从科学技术上把握生产活动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引导职工对电力生产中的每项具体作业(如检修作业、施工基建工作等)和操作(电气倒闸操作、热机操作等)根据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环境、人员状况等去分析可能危及人身、电网、设备安全的危险因素,依据规程规定,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把人员的、设备的、环境的、管理的等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消灭在形成之前,以达到防患于未然、化险为夷、防止事故发生。 1.4 本规定适用于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及各关联公司。 2 管理要求
2.1 在实际工作中,找准危险点是前提,控制危险点是关键,化解危险点是目的。
2.2 进行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要树立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危险点分析预控正确与否的标准。分析预控危险点工作只能从处于初始阶段的查找危险点入手,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及早预控、采取消除措施,防微杜渐,消灭事故于萌芽状态。 2.3 开展危险性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防止事故发生。
——危险性教育就是根据在作业中有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和以前事故的教训,对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关的要求,对职工群众进行危险性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危险点可能造成的危害,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自觉进行危险点分析的习惯。
2.4 要预控危险点,必须杜绝违章行为,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
“三违”现象是危险点向事故演变的重要因素,“三违”现象会生成、扩大危险点,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
2.5 对作业全过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控,是对“两票三制”中工作票、操作票的很好补充和加强,其目的是弥补现行工作票中所列安全措施在作业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不足之处,以及作业中动态变化的安全要求。
2.6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是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行动指南。只有以“安规”为指导,分析预控危险点所得的结论才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也只有以“安规”为指导,
1
研究制定安全措施并落到实处,分析预控危险点才能更加卓有成效。 2.7 危险点分析预控的工作方法:
——进行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应按照“四个方面、三个层次”来开展;
四个方面是指:人员、环境、设备、管理,他们是进行危险点分析的基本方向,也是我们将“事故点”,分解为“分析面”,再到分析预控“危险点”的重要途径;
三个层次是指:工作前、工作过程、工作结束。
“四个方面、三个层次”基本涵盖了一项作业的全过程,并形成如下分析过程:
人员 工作之前 环境 设备 管理
作业过程一 作业过程二 …… 作业过程N 人员 环境 设备 管理
人员 环境 工作结束 设备 管理
其中,工作过程应该做为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重点,在工作较复杂时又可以分为多个作业过程。
——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首先要从整治思想上的危险点入手,克服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和行动上的习惯性违章,同时做到“五到位”,即安全思想教育到位、岗位“安全职责”履行到位、实施措施到位、具体行动到位、事前预防到位;
——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要以班组为基础,发动群众,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专业把关的原则,抓好危险性分析预防工作,并结合本专业、本岗位的各种典型作业(包括操作)分析危险点,针对每个危险点对照规程及有关制度,提出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形成“危险点分析预控卡”,经部门专责、安全员、有关领导审查补充完善后执行。
2
2.8 检修面危险点分析的开展:
2.8.1 检修面开展危险点分析的项目及要求:
—— 附录1中按专业所分的重大检修作业项目,检修部门作业时必须有“三项措施”和“危险点分析预控卡”,各部门应由主任组织本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对每一检修项目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危险点,编制成标准的“危险点分析预控卡”,审核后于上报安全生产部复审进行汇总,通过后下发各部门参照执行。
—— 一般性检修项目,由工作负责人或班组长组织作业组全体人员,根据工作项目、人员状况、使用的工具、环境、作业过程,分析、讨论、查找作业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威胁人身、电网、设备安全的危险点,然后再逐项对照“安规”中的有关规定,提出防范措施,在填写工作票的同时,由工作负责人填写“作业危险点分析预控卡”(格式见附录2),并作为工作票的附页,交工作票签发人审核。
——运行值班人员接到工作票时,必须检查工作票是否有附件,即“作业危险点分析预控卡”,如果没有,就视为该工作票不合格,应让检修人员重新填写,工作票不于接收。如果运行人员由于不负责任接受了这类工作票,将对运行人员进行考核。
——附录1内的重大检修作业,应由各部门主任或生产技术部领导组织有关技术专业人员召开作业前准备会议。针对本项工程全过程各个环节,分析查找危险点,并按专业制定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方案,明确各专业应控制的危险点,落实安全、组织、技术方案,对本专业班组承担的专业内容进行具体的危险点分析,并在填写工作票时,由专业班组负责填写“重大作业项目危险点分析预控卡”(格式见附录3),与工作票一并执行。 2.8.2 检修面开展危险点分析的审批程序:
——“作业危险点分析预控卡”,由工作负责人填写,交班长审核,经工作票签发人复审批准并分别签名后执行。
—— “重大作业项目危险点分析预控卡”,由各部门工作票负责人填写交部门主管审核、公司安全生产部复审,由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总工)批准后执行。如果作业形成有跨专业、跨部门的班组同时交叉作业时,必须有安全生产部主任或专工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召开会议,讨论、分析危险点,由安全生产部安排总体负责此项工作的部门,并由该部门工作票负责人填写 “重大作业项目危险点分析预控卡”,经审核后下发执行。
—— “作业危险点分析预控卡”和“重大作业项目危险点分析预控卡” 的编号应该与工作票的编号相同。
2.9 运行面危险点分析的开展:
2.9.1 运行面开展危险点分析的项目及要求:
——电气专业:
运行面的一切需要操作票的项目都应进行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并将6KV以上电压等级以及380V母线停、送电的操作项目,制定出“危险点分析预控卡”,经部门审核后上报安全生产部进
3
行复审汇总,通过后下发各部门执行。
——热机作业:
热机一切需要操作票、操作卡的重大项目,必须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重大、典型的项目(锅炉的起停操作、炉前油系统的停送操作、油库油泵、油罐的切换操作、汽轮机的开停操作、高低压加热器的投退操作、除氧器的投退操作、润滑油系统冷油器的切换操作、发电机的充氢操作等),必须制定危险点分析预控卡,经部门审核后上报安全生产部进行复审汇总,通过后下发各部门执行。
——对简单的电气操作、简单的热力系统需要操作票的操作项目,应严格按“安规”、运行规程的要求,在操作前由监护人组织操作人进行危险点分析,由操作人填写“简单操作危险点分析预控卡”(格式见附录4),并经过下令人(运行班长、技术员或主操)审核后,与操作票一并执行。
——对重大、复杂的电气倒闸操作、重要的热力系统操作和重大特殊的操作项目,在操作前应由运行部门的主任(或专业技术专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危险点分析和制定危险点预控措施,认真填写“重大操作危险点分析预控卡”(格式见附录5),与操作票一并执行。 2.9.2 运行面开展危险点分析的审批程序:
——重大的电气倒闸操作,重要的热力系统操作,由运行操作人填写“重大操作危险点分析预控卡”,经运行班长(或技术员)、值长审核、部门主管或专业技术专责复审后执行。
——对简单的电气操作、简单的热力系统操作,在操作前应由操作人填写“简单操作危险点分析预控卡”,并经运行监护人审核,运行班长(或技术员)、值长复审后执行。
—— “简单操作危险点分析预控卡”和 “重大操作危险点分析预控卡”的编号应该与操作票的编号相同。
2.10 危险点分析预控的要求
——对“ x x 危险点分析预控卡”的填写,应针对工作特点、作业方法、应用的工器具、工作环境、设备状况、气候条件、工作时间等,结合本公司或本部门的事故教训,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点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认真填写。
——重大、复杂作业项目,事先已制定、审核、批准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方案,应在工作开始前下发到部门、班组,便于提前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和进行危险点分析预控并制定“ x x 危险点分析预控卡”。
——班长每天在安排工作召开班前会时,应结合当天作业环境、工作内容、设备情况、人员精神状况等,在安排布置工作任务时,要针对每项工作任务安排工作负责人,组织作业组人员进行危险点分析,班长要将工作任务布置情况、提出的要求记录在班长日志上。
——作业前危险点确认以填写“x x 作业危险点分析预控卡”为准,工作负责人在开工前结合现场实际再向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讲解交底、落实措施工作,然后在“x x 作业 危险点分析预控卡”上,工作负责人、作业组人员进行签字。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