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附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1:56:50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附答案)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是《羊脂球》,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 《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 谥号,是古代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被称为“欧阳文忠公”,韩愈被称为“昌黎先生”。

D.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韩愈的谥号是“文”,“昌黎先生”是世称。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九年级(1)班开展“气象物候”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看云测天气】云层现象:在夏天,积云迅速向上突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请根据以上云层现象,向小明同学解释该云名称及天气将如何变化。 (2)【参观气象局】九(1)班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参观了泰兴市气象局,了解了风云2号气象卫星预测天气的原理,临分别时准备送一幅对联给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对他们工作的内容和意义表示赞扬。下联已经拟好,请你对出上联。 上联是:________ 下联是:收玉棉金谷。

(3)【解气候现象】夏天,有些人往往喜欢到庐山去旅游避暑,请用所学的物候知识来解释原因。

【答案】(1)小明同学,你看那积云向上突起,形成高大的云山,这样的云叫积雨云,积雨云出现,将会有雷雨天气,有时甚至有冰雹或龙卷风。 (2)测晴雨天象;看风云变幻;察风云天气

(3)这是因为气候与地势高下有关,庐山海拔较高,夏天温度比平原地区低。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根据题目的要求,首先要理解相关的“物候知识”,然后再解决问题。第(1)小题考查学生根据云的变化判断天气的能力。根据对云和天气的关系的了解和给出的天气特点可以知道,积云向上突起,形成高大的云山,这样的云叫“积雨云”,积雨云出现,将会有雷雨天气,甚至有冰雹或龙卷风的可能。 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②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③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④结构相

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⑤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根据天气预测和农业生产的关系进行拟写即可。

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物候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影响物候的几个因素可以知道,庐山海拔较高,在高下差异的作用下,夏天温度比平原地区低,所以,夏天有些人往往喜欢到庐山去旅游避暑。

故答案为:(1)小明同学,你看那积云向上突起,形成高大的云山,这样的云叫积雨云,积雨云出现,将会有雷雨天气,有时甚至有冰雹或龙卷风。(2)测晴雨天象;看风云变幻;察风云天气(3)这是因为气候与地势高下有关,庐山海拔较高,夏天温度比平原地区低。

【点评】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令郎是对方的儿子,令堂是对方的父亲,令爱是对方的女儿。

B.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一句中的“汉之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C.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为会元,而殿试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探花、榜眼。

D. 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如“弱冠”指男子十六岁,表示已成年,“花甲”指六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答案】 B

【解析】【分析】A项错误。令堂是对方的父亲; B项正确;

C项错误。殿试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D项错误。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如“弱冠”指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故答案为:B

【点评】对于传统文化常识要熟知,注意敬称、谦称、科举考试制度、特定称谓、历法、礼节等。

4.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绣带轻飘彩风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至千灵。兰心欣紫竹,蕙性爱香藤。他是落珈山上

主。

以上一段文字描述的是________(填写作品名)中的________(填写人物名)。 【答案】 《西游记》;观世音菩萨

【解析】【分析】以上文字出自《西游记》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这是对观世音菩萨的描写。

故答案为:《西游记》;观世音菩萨。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对名著的主要内容进行积累。

5.语文实践活动。 名著知识解答。 (1)【名著馆】

《水浒传》中有一人能日行五百里,行走如飞,他是戴宗,绰号为________。本为监狱长,后因________(人名)在________(地名)题反诗入狱。 (2)【朗读厅】

A在朗读者第六期中,一盏青灯、一杯热茶,光亮中斯琴高娃把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怀娓娓道来,这一幕打动的不只有节目主持人董卿,荧屏外的观众也在一边感叹老戏骨字正腔圆的台词范,一边也感动于斯琴高娃对自己母亲的深情。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朗读者的魅力。

B班级要举行“我爱朗读”的经典诵读比赛,请你为这个活动设计一条活动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

初中三年,课本中一定有许多打动你的课文,请选择你一篇你喜欢的文章参加比赛,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答案】(1)神行太保;宋江;浔阳楼

(2)《春》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引发我无眠的思绪。

【解析】【分析】(1)答这种题,必须要熟悉原著的情节内容。记死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2)一问,设计一条活动标语。要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要注意不要脱离“我爱朗读”这个主题。二问,喜欢的理由可以有如下考虑: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用什么手法写的,语言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写文章的目的;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读完文章的收获。 故答案为:

(1)神行太保;宋江;浔阳楼

(2)《春》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引发我无眠的思绪。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珠只是级人物的掌握情况及语言表达能力。

6.学习完《马说》一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拟开展一次有关“马”的知识竞赛活动。假如你也是参赛选手之一,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关于“马”的成语、谚语以及古诗各两个。

(2)自古英雄乘骏马,在中国历史上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诸多英雄豪杰,也有许多宝马良驹。请写出下面名马的乘骑者。 ①赤兔马:________ ②乌骓马:________ ③的卢马:________ ④黄骠马:________ (3)“马”字演变的历程是( )

A.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 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 C. 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D.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书 【答案】 (1)成语:①马到成功;②一马当先。 谚语:①牛头不对马嘴。②人奔家乡马奔草。

古诗句: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吕布;项羽;刘备;秦琼 (3)A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积累答题,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示例如下,成语:①马到成功;②一马当先。谚语:①牛头不对马嘴。②人奔家乡马奔草。古诗句: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根据平时对名著的了解答题,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3)首先,理清中国汉字演变的顺序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再仔细观察“马”字的字体,也符合这一顺序;因此本题选A。

【点评】(1)本题考查成语、谚语及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默写题主要有: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属于应用性默写,只要按照识记默写出相应的成语、句子,不出错字即可。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3)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学习的知识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经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附答案)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是《羊脂球》,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 《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 谥号,是古代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被称为“欧阳文忠公”,韩愈被称为“昌黎先生”。 D.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答案】 C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