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1]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5 20:32:35

第三节 孟子仁政思想 一、人性善和伦理思想

1、性(大性)善说:人皆有不忍之心(四心) 恻隐之心(核心) 仁 羞耻之心 义 辞让之心 礼 是非之心 智

小性: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 2、仁义礼智与人性善(仁是中心) (1)仁义礼智与人性四心;

(2)仁,突显在行动上,由己及人,由亲及疏,“仁之实,事亲是也。” 义,“人路”,人的行为规范,从兄、敬长、尊君。 礼,也是行为规范,揖让进退之类,仁、义的外在体现。 智,明辨是非。 3、人同类说

一切人都属于同类,圣人与民同类。

(1)含义:人区别于动物,在自然界自成一类;人之所以同类,有重要的统一性,即人性的善。

(2)评价:冲击了原先君臣上下等级严明的观念,提高了一般人的地位;把仁义的地位提高了。

(3)实际与理论差别的原因:由于人性的内在原因引起,大性与小性、本性与欲之间存在冲突,加之外在环境的影响。

如何克服人的“欲”——尽心存心,A保住良心(四心),B与“放心”(欲望压倒良心)作斗争,寡欲。 4、人心分化、等级

以性、道来区别君子与小人、阶级划分、劳心与劳力 二、仁政说(王道、王政、先王之道、尧舜之道) 1、理论前提——性善。 2、内容(通过政策来说明):(1)给民以恒产(措施:制民之产,恢复井田制); (2)赋税徭役有定制(平均地税,不违农时); (3)轻刑罚; (4)救济穷人; (5)保护工商。 三、君臣、君民关系 1、君权神授、君主品质

王位不能私相禅让;君主要成为道德的楷模和表率,“身正而天下归”,与“匹夫”为友。

没有历史发展的观点,“一治一乱”,认为圣王、暴君决定历史。 2、臣的作用与君臣关系

(1)臣的作用:“不用贤则亡”,“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尊杰使能,贤者在位”。

(2)君臣关系:A事君要以道义为基础,不能一味对君主顺从;

B臣要有大丈夫精神,为道义而献身,不为权势而低头; C反对君主无二。

敬王表现在讲不讲道义,而非一味的顺从、唯唯诺诺;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主可以向臣子学习;权力、道德、知识形成相互制约圈。 3、义利关系与得民之道

(1)对于统治者来讲,先义后利;于民而言,先利后义。

(2)民贵:A民的向背关系国家的兴亡;B民是统治者的财用之源。

(3)得民之道:A得其民要得其心,抓住民欲;B考虑民的喜乐,与民同乐,与民同忧。

四、王道、霸道及其统一

1、王是作为统一的君主,而霸则指诸侯;

2、王道即仁政(得民心、行德、服民),霸道即以力取人; 3、战争应该是以仁伐不仁,以仁义为基础。 五、荀子的政治思想

从人性(起伪代性)与礼治、法治、人治两方面来理解。 以法自然为中心的道家政治思想

总的特点:A讲道;B因道(法自然) 第一节 《老子》法自然无为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的回归性:神性——世俗性 一、道法自然 1、《老子》道 (1)

道 宇宙自然观 本体论的认识角度,混沌,自然的独立的不可名状的存在,天地之母,万物之根

社会人生观 对社会规律的认识

从宇宙自然观到社会人生观再到政治观,是逐层递进的。 (2)道的法则——自然,宇宙中最完美的形式 (3)人道与天道

两者相违背,人总是有所企求的,总需要得到满足,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违背自然即天道;社会的进步都是道的式威、道的颓废。 2、道的特点

(1)融合了哲学、伦理、政治为一体的概念;

(2)把混沌作为宇宙的原初,追求政治历史发展的虚无 (3)把政治与自然一体化。

(以道论政,以政回道;“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王法自然,就是要实行无为政治。) 二、无为政治 1、无为的提出

(1)从哲学角度,无是万物的本原; (2)“有”生于无,且是暂时的; (3)守住“无”,反对有;

(4)无在人事上表现为“无为”;

(5)有为(欲望、智慧等)导致伪、善等。 (盗利关系——“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争与不争——消除人的欲望。)

2、无为政治的内容、实现手段

无为不等于消极观望,而是一种政策;

为无为就要铲除有为:A在具体政策中劝统治者减少活动。具体原则“三去”,去甚、去奢、去泰;

B使民失去有为的条件。经济上,废巧利之器;政治上,不尚贤使民不争;精神上,去掉知识,“绝圣弃智”。 三、弱用之术

弱是道德的根本属性,“弱者,道之用”。

1、静观。动、变化只是暂时的现象,静是事物的本质,动是变态,应该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临事不惧,镇静自若”。

2、守弱用柔。“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 3、知盈外虚。指哲学上量的问题。 4、居上谦下。居上示尊,以下安上。

5、不争之争。并非绝对不争,以不争达到争的境界,具体形式有:(1)争众人之不争;(2)曲线之争;(3)设法使对方不争。 6、知微,治于未乱。

7、创造条件使对方失败。“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8、以曲求全。

9、深藏不露。以虚掩实,“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以上举措在实际生活中会导致进取的丢失。 四、小国寡民

即老子的理想国,使人变回纯粹的生物人,认为儒家的忠义礼孝是对道的破坏,是乱之本。

第二节 庄子自然主义政治思想 一、人性自然说

探讨人从哪里来的问题,把人归为自然的一部分。

1、人性自然。人是自然的一种存在形式,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探讨人的本性也应该回到自然中去。人的能动性与人的本性是相对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改变人的本性。

2、反性归朴。反性(居民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修性、循德,使人从现实生活的矛盾中回到自然的本性中去,社会性是罪恶的,要摆脱社会性。因此就要做到忘己、无己、与天合一(反性归朴的最高境界),不要把自己看得高于动物,要把人看作与万物一样,等量齐观,“有治之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最难忘的是自己,忘了自己就可以做到与天合一。无己,不要把自己独立于自然界之外。

二、对桎梏人的自然性的社会关系观念的批判 1、对治人治世的批判

治是一切祸乱的根源,“治,乱之率也”。统治者破坏人的自然性,治世、圣人的出现导致社会的混乱。权力是约束人性的桎梏,是赃物,君主是大贼大盗。 2、对心计、知识的批判 3、对名利的批判

表现为四个方面,二十四中表现,“四六”。名利召祸,名利越多,丧失

的尊严越多。

4、对儒家忠孝仁义的批判

忠孝仁义与自然性相背,是有意志的行为,会导致恶果:引起“分”;引起“疑”;好知争利。“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虎狼,仁也”。 5、对喜生恶死观念的批判

“外生死”,摆脱对生死观念的束缚,把生死当作自然的过程,不会因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三、政治主张,理想社会 1、顺从自然;

2、顺民情,“安性命之情”;

3、君主无为,只有无权力欲望的人才可以委以重任; 4、平均思想;

5、理想社会,“民如野鹿”。

第四章 墨子兼爱论、尚同、专制主义

墨子最初师从儒学,后来思想渐渐转变为与之对立的学派。 一、刑政、政长的起源及社会基本矛盾 1、一人一义的混乱时代

一人一义是对原生态的一种破坏,“厚者有斗,薄者有争”。 2、刑政、政长的产生

刑政即国家机器,政长即官吏;;

要改变一人一义的混乱,使之变为同一之义,这就需要刑政、政长; 最高的政长是天子,其产生是“选天下之贤”;

天子的职责是行同一之义,需要诸侯、乡长、里长等的辅佐;

事分两途:一为持命论,一切事物都是命中注定,“命富则富,命穷则穷;??”为墨子所批判;另一为持力论,信封力量和强力,“力”首先是一种劳动。

二、兼相爱、交相利说

尧舜禹与三代是大治小乱的时代,而墨子所处的时代为大乱的时代,“国之与国之相改,家之与家之相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善”。 1、提出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其根源于人的自爱,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自利。 2、解决的办法

兼相爱、交相利,前者是精神需求,后者是实际生活中的内容。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国身若视其身,??” 缺乏实现的客观条件,具有空想性;

积极的一面是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 3、交相利的内容

(1)起点是保证每个人“生利”,即衣食有保障; (2)基础是珍惜财物,保证财尽其用;

(3)从实际效用看,是财物发挥其作用,即注重实际效用;

(4)表现为一种精神活动,敬事鬼神,“事鬼神和亲,和亲则生利”。 4、兼相爱、交相利是可行的 (1)在古代就实行过;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1]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孟子仁政思想 一、人性善和伦理思想 1、性(大性)善说:人皆有不忍之心(四心) 恻隐之心(核心) 仁 羞耻之心 义 辞让之心 礼 是非之心 智 小性: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 2、仁义礼智与人性善(仁是中心) (1)仁义礼智与人性四心; (2)仁,突显在行动上,由己及人,由亲及疏,“仁之实,事亲是也。” 义,“人路”,人的行为规范,从兄、敬长、尊君。 礼,也是行为规范,揖让进退之类,仁、义的外在体现。 智,明辨是非。 3、人同类说 一切人都属于同类,圣人与民同类。 (1)含义:人区别于动物,在自然界自成一类;人之所以同类,有重要的统一性,即人性的善。 (2)评价:冲击了原先君臣上下等级严明的观念,提高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