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质检化学试卷(4月份)[解析版]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质检化学试卷(4月份)[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0:11:39

A. 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 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弱 C. 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D. 若1<a<4,则A、B都是弱酸

考点: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A的变化大,则A的酸性比B的酸性强,溶液中氢

+

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对于一元强酸来说c(酸)=c(H),但对于一元弱酸,c(酸)

+

>c(H),以此来解答.

+

解答: 解:A、因A、B酸的强弱不同,一元强酸来说c(酸)=c(H),对于一元弱酸,

+

c(酸)>c(H),则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

B、由图可知,稀释相同倍数后B的pH小,c(H)大,稀释后B酸的酸性强,故B正确; C、由图可知,若a=4,A完全电离,则A是强酸,B的pH变化小,则B为弱酸,故C正确;

D、pH=1的酸,加水稀释到1000倍,若pH=4,为强酸,若a<4,则A、B 都是弱酸,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酸的稀释及图象,明确强酸在稀释时pH变化程度大及酸的浓度与氢离子的浓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6.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而且密度大于水的是()

①苯 ②硝基苯 ③溴苯④四氯化碳⑤溴乙烷 ⑥乙酸乙酯. A. ①⑥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考点: 苯的性质;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根据有机物大多不溶于水,再结合物质的颜色和密度来解答. 解答: 解:①苯的密度比水小,常温、常压下为无色; ②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常温、常压下为无色; ③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常温、常压下为无色; ④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常温、常压下为无色; ⑤溴乙烷的密度比水大,常温、常压下为无色; ⑥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常温、常压下为无色; 显然只有②③④⑤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物理性质,较简单,要求学生熟记教材上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并熟练应用.

17.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2,3﹣三甲基丁烷 B. 2﹣乙基戊烷 C. 2﹣甲基﹣1﹣丁炔 D. 2,2﹣甲基﹣1﹣丁烯

考点: 有机化合物命名.

专题: 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 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 (1)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

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

(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来源:学科网ZXXK]

(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解答: 解:A2,2,3﹣三甲基丁烷,符合烷烃系统命名方法和原则,故A正确; B、2﹣乙基戊烷,主链选错,正确名称为3﹣甲基己烷,故B错误;

C、2﹣甲基﹣1﹣丁炔,2位上碳原子已经选错四个化学键,不能再接甲基,故C错误; D、2,2﹣甲基﹣1﹣丁烯2号碳原子上不能接两个甲基,碳原子最多形成四个化学键,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方法和注意问题,熟练掌握命名原则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18.下列有机物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A. 苯 B. 甲苯 C. 乙烯 D.丙炔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专题: 有机反应.

分析: 含C=C、C≡C的有机物均使溴水、KMnO4溶液反应褪色,而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苯与溴水、高锰酸钾均不反应,则均不能褪色,故A不选;

B.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其褪色,而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B选; C.乙烯中含C=C,均使溴水、KMnO4溶液反应褪色,故C不选; D.乙炔中含C≡C,均使溴水、KMnO4溶液反应褪色,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常见有机物性质的考查,注意烯烃、炔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19.苯的同系物C8H10,在铁催化剂下与液溴反应,其中只能生成一种一溴化物的是()

A. B. C. D.

考点: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 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分析: 根据氢原子的种类等于一溴取代物的种类; A、乙苯苯环上有3种不同氢原子;

B、邻二甲苯的苯环上有2种不同氢原子;[来源:学科网ZXXK] C、间二甲苯的苯环上有3种氢原子; D、对二甲苯的苯环上有1种氢原子.

解答: 解:A、乙苯苯环上有3种不同氢原子,所以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有3种,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邻二甲苯的苯环上有2种不同氢原子,所以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有2种,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间二甲苯的苯环上只有只有3种氢原子,所以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有3种,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对二甲苯的苯环上有1种氢原子,所以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1种,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种类,注意等效氢原子的判断,难度不大.

20.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 用明矾净化水 C. 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 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考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专题: 化学应用.

分析: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分析各选项是否符合化学变化的概念.

解答: 解:A、甘油加水溶解,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涉及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明矾净水原理是明矾中的铝离子先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用来净水.明矾水解生成胶体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应为料酒中醇和食醋中乙酸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故C错误; D、铁锈是铁发生了化学腐蚀,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察了化学变化的概念,从概念入手,看是否生成新物质.也要求我们多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学以致用.

21.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液体中,放置片刻后取出,铜片质量不变的是() A. 盐酸 B. 无水乙醇 C. 冰醋酸 D.乙醛

考点: 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分析: 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热后,生成CuO,与酸反应使铜片质量减小,而与乙醛不反应;CuO可氧化乙醇,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热后,生成CuO,

A.CuO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使铜片质量减小,故A不选;[来源:学科网ZXXK] B.CuO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Cu、水,片刻后取出,铜片质量不变,故B选; C.CuO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铜和水,使铜片质量减小,故C不选; D.CuO与乙醛不反应,Cu的质量增加,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乙醇、乙醛的氧化反应条件,题目难度不大.

22.已知甲、乙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甲和乙的实验式一定相同 C. 甲和乙不可能是同系物 D. 等物质的量的甲和乙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一定相等

考点: 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 专题: 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 A、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但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分子式不一定相同,如互为烯烃的同系物,苯与乙炔等; B、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则含氢的质量分数相同,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数目之比相同; C、若互为烯烃的同系物,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为定值;

D、甲与乙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二者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互为烯烃的同系物,苯与乙炔等;

解答: 解:A、甲、乙互为烯烃的同系物或为苯与乙炔等,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则含氢的质量分数相同,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数目之比相同,最简式相同,故B正确;

C、甲、乙互为烯烃的同系物,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故C错误

D、甲与乙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二者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互为烯烃的同系物,苯与乙炔等,等物质的量含有氢原子物质的量不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化学“五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注意采取反例法进行解答.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 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 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弱 C. 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D. 若1<a<4,则A、B都是弱酸 考点: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A的变化大,则A的酸性比B的酸性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对于一元强酸来说c(酸)=c(H),但对于一元弱酸,c(酸)+>c(H),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因A、B酸的强弱不同,一元强酸来说c(酸)=c(H),对于一元弱酸,+c(酸)>c(H),则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