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轮机检修规程(一)
Q/CRY-102.01-2006
图1-12测量轴瓦顶部间隙
垫片厚度小于铅丝直径,轴瓦顶部间隙a=(B1+B2)/2-(A1+A2+C1+C2)/4
d 测量轴瓦紧力,方法同测量轴瓦间隙相同,就是铅丝铺设位置度了如图1-13所示。轴承的紧力应为0.01-0.05mm范围内。紧力不合格时可调整瓦盖与上轴瓦或瓦盖与瓦座结合面垫片。放铅丝位置参照图1-14所示。设瓦座结合面铺设铅丝位置为A1A2C1C2瓦盖与上轴瓦顶部结合面铺设铅丝上为O型,测量三点为B1B2B3
图1-13测量轴瓦紧力放铅丝位置
1轴2上轴瓦3油档4下轴承5上瓦与瓦盖定位销孔
41
Q/CRY-102.01-2006
图1—14 测轴瓦紧力放铅丝位置 1、 铅丝 2、轴 3、铅丝 4、下轴瓦
紧力=(A1+A2C1+C2)/4-(B1+B2+B3)/3 根据计算结果决定加减垫片的位置及数量
6.3.1.7 水泵的填料
a 使用水泵填料需根据介质、压力、温度和填料箱的空隙选用合乎规格的填料方可使用。
b 要准确的量取填料的实际长度。要一圈一圈的填,每圈填料的接头要采用45°斜口接头,相邻两圈接头应错开120°-180°。有水封环要考虑填料后水封环与水孔位置对正。
c 填料压盖紧力要适当,防止过紧过松现象。压盖与轴套间隙均匀,压盖不歪斜,要略压入填料轴盖。有填料压圈应略压入填料箱内。压盖螺帽至少应代全扣的1/2以上。
d 水泵试转时,填料不热,压盖不松动、不磨损、冷却水足够,盘根溢水量以每分10-20滴为宜。
6.3.1.8 水泵装配组合的要求。
a 凡水泵的另部件在组装前均应全面清扫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清扫另部件时勿伤结合面,勿碰配合止口等。
b 装配另件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在结合面处涂墨铅粉,漆片等。铅粉可分干铅粉或调合使用。调合的铅粉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配比方法。
c 两个部件组合时,要根据实际选用规格合适的垫料。垫料的两侧要放涂料,不允许不放涂料就组合。
d 根据螺栓的位置,规格选用适当的搬手。两部件组合要采用对称紧固螺栓的方法,力量要均匀,必免偏紧、过紧现象。
e 根据设备的位置,不利条件及现存的缺陷等因素,两个部件组合时要首先考虑紧固螺栓的位置,否则将会引起漏汇或其他不良现象。
f 零件组合要注意其表面、丝扣不要损伤。要选用铜棒、木头等软质物品垫着零件方可锤击。绝对不允许用锤子或坚硬的物品直接锤击零件。根据另部件装配的方式选用锤击力量的大小。但必须注意装配时两部件要相互平行,垂直方可装配。 6.3.1.8 测量多级给水泵全串和工作轴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 测量全串(事故轴串)
a 卸出口端轴套螺母,拿出轴套、键、平衡盘及平衡盘垫圈等。(拆出口小盖和轴瓦,主油泵等略)
b 装专用轴套和垫圈,紧固轴套螺母,在轴头处装一块百分表。
c 将水泵转子任意推向一端,记录百分表指示数值,再推向另一端记录百分表指示数值,求两数值之差即为水泵的全串。或称事故轴串,测量方法参见图1-15所示。
42 ----
Q/CRY-102.01-2006
图1—15 测量工作轴串
1、 轴 2、叶轮 3、中级 4、导叶 5、密封环 6、导叶套 7、静盘 8、平衡盘 9、平衡室泄水孔 10、轴套 11、电机对轮 12、对轮
d 测量全串完毕后,卸轴套螺母取出专用轴套,按顺序进行组装。
e 测量时转子轴拨动应无卡涩,碰击现象。并与对轮缝隙核对,测量至少应进行两次,两次结果应一致。
(2) 测量工作轴串的方法。
a 确信平衡套、平衡盘、出口轴套、档套及轴套螺母已安放正确并紧固。 b 检查档油盘,对轮螺丝等无卡涩现象,轴向串动灵活。
c 按测量全串方法测量工作轴串。工作轴串的大小决定实际要求。一般规定工作轴串为全串的1/2为宜,否则进行调整。 6.3.1.9 滚动轴承检修。 (1) 轴承的拆卸。
a 首先查明轴承背帽丝扣方向,用专用钩搬手拆卸。有止退垫的背帽应将垫圈齿直开后用专用搬手拆卸帽,禁止使用手铲或坚硬物品拆卸背帽。
b 对新轴承或仍可继续使用的旧轴承的拆卸时必须做好保护措施,切不可用手锤直接敲击轴承外套。应用专用工具或对称用铜棒均衡拆卸,拆下来的旧轴承应放到干净的破布上保护好。
c 对损坏的或不能再用的旧轴承在拆卸的过程中应注意轴颈,不准伤轴。 d 轴头有丝扣的轴承拆卸要做好防护措施以防轴丝受损。 (2)轴承的检查及安装准备。
a 新轴承由应认真的清洗和检查,轴承上的防腐漆用洗油清洗干净。旧轴承放到油盆中不加转动用毛刷清洗,油垢洗净后再放到干净油盆中清洗,直到全部清洗干净为止,然后再仔细检查轴承应无锈蚀、麻点、裂纹,转动自如,轴向间隙及径向间隙合格后用干净布将轴承封好。
b 将轴承装到专用胎具上,用百分表检查不得有偏心、椭圆现象,端面平行度合格。测量轴承内径尺寸公差在合格范围内。
c 轴承背帽及螺丝完整,无毛刺、污垢及金属屑并清洗干净。螺帽在轴丝转动灵活,无松框现象。
d 准备加热轴承的电炉子、机油和油盆、温度计等 (3) 轴承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a 将予装的轴承放入盛油的盆中,轴承应吊起或垫起一定高度,以防轴承放到油盆底部直接加温。加温时要经常监视油温变化情况,油温保持在80℃-100℃之间停顿一段时间后取出轴承,快速装靠在轴肩上,用专用搬子紧固螺帽。有止退垫圈的要安放正确后紧固螺帽。
b 轴承装完待冷却后,再仔细检查轴承是否已紧密的压固在轴肩上,用手搬动轴承应灵活,用干净布包好。
c 轴承座油室应清扫干净,油面汁透明,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紧力保持±0.01mm。 d 如果不用加温方法组装轴承时,要用专用工具垫轴承内圈,轴下端用木头垫稳方可
43
Q/CRY-102.01-2006
用锤击轴承使其装靠轴肩上,但要注意勿掉进轴承内杂物。
e 轴承使用钙质润滑油,在泵体组装时轴承内应加一定数量的润滑脂,约占轴承体容积的70%左右,不得加过量,润滑脂必须保持洁净。
f 使用机械油的轴承正常填油应到下部轴承珠的中心或按杯定的刻度加油。不要加的过多,油质应合格,轴承座各结合面,丝堵等不漏油,轴承组装完毕后,测量推力间隙应合格。一般推力间隙为0.10-0.50mm。 6.3.2凝汽器检修 6.3.2.1凝汽器的解体
a 工作前绑好脚手架子.标准应符合电业安工作规程的要求; b 联系运行人员做好安全措施;
c 用油毡纸及不漏水的东西将各电机盖好,以免电机受潮; d 开启放水门,放尽凝汽器内部存水;
e 上、下部同时工作时,注意高空落物伤人;
f 卸螺丝时,一般用大活板子,机轮,死扳手,不用大锤打及焊烤; g 吊大盖的钢丝绳应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 h 吊大盖时,不要碰坏垫和螺丝扣; i 卸下的螺丝放入专用的箱子不得丢失;
j 两侧大盖在起吊前,应对称留四个螺丝,待绑好绳索后,再卸下来; k 吊大盖时,应由专人指挥;
l 吊大盖时,工作人员不可将手伸入大盖结合面内。大盖吊下之后放至指定地点; m 半侧检修时,绑好绳索,全部卸下螺丝,用撬棍慢慢撬撬开,然后将大盖吊出放至指定地点。
6.3.2.2凝汽器的清扫
a 凝汽器入口管应用木板堵好,以免工具及其它物品掉入管内;
b 找开另一端入孔盖、同时清扫,取出凝汽器内的杂物、筒管内的杂物及硬垢用高压清洗机清扫或用化学方法处理;
c 对水室内的垢物,用高压清洗机或其它工具清扫干净,必要时涂防腐漆; d 大盖结合面应清扫干净.各螺丝清扫干净,锌板应完好,必要时进行更换; 6.3.2.3凝汽器的灌水试验:
a 凝汽器灌水主要检查汽侧严密情况;
b 联系运行人员开启软化水补水门向汽测送水; c 水位上升至凝汽器喉部真空表接头漏水为止;
d 在注水过程中随时检查,将漏水位置记下、放水后进行处理;
e 管口漏水,可以进行试胀,试胀无效或铜管破裂,可以更换或堵死; f 铜管胀口及法兰不积水; g 真空系统各管路无渗,漏水; h 检查工作结束后将水放尽。 6.3.2.4凝汽器组装:
a 组装大盖时,把大盖及结合面清扫干净,水室内确认无东西存在方可进行组装; b扣大盖时,要时刻检查结合面的胶皮垫,接头要接好; c大盖法兰螺丝,按对称方向紧固; d 凝汽器两端入孔盖,对称紧好螺丝;
e 凝汽器组装完后,联系运行人员通水试验,检查有无漏泄情况; f 水面计清扫干净,玻璃透明,考克、盘根不漏。 6.3.2.5更换铜管
(1) 更换铜管前的检查:
a 将铜管割成长20mm园环,边缘用锉锉好,压扁成椭园体。使其直径为原直径的l/2,检查无裂纹及损伤现象;
b膨胀试验,将铜管割成长50 mm园环向铜管内打入斜铁将其直径扩大原来直径的30%,铜管应不发生裂纹;
c冲击试验,铜管割成长l00mm成水平状态,从1米高处摔到地面上,应无裂纹及变
4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