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轮机检修规程(一)
Q/CRY-102.01-2006
h 内壁清扫干净无污物;
i 水室结合面清扫干净、无凸凹处。 (2)水室试验及组装:
a 端面水室与芯子法兰用螺丝紧固,出入口管法兰加堵板,入口水管通水进行水压试验,检查漏泄情况;
b 如果漏泄,是胀口可以试胀,铜管损坏可堵死;
c 各部检查完好后,将芯子平稳吊入壳内扣上水室端盖,按对称方向紧好螺丝,及出入口法兰螺丝;
d 垫要放正,涂料要均匀;
e 在蒸汽进入加热器本体处保护档板应完好; f 水面计应清扫干净,玻璃透明,考克不漏。 6.2.3.2 除氧器检修 (1)解体检查清扫:
a 卸下入孔盖结合面全部螺丝,确认无问题后,平稳吊起放在平台上; b 检查起膜管、水蓖子,填料腐蚀情况,各孔无堵塞现象;
c 根据具体情况,对水箱进行清扫,进入水箱前应做好通风并使用12伏以下行灯,并设有监护人做好应做的所有安全措施;
d 余汽凝汽器必要时做水压试验,及抽管检查,提管时注意不要损伤管板胀管时管板应清扫干净,不椭圆,胀管时施加压力与管板平垂直;
e 拆下安全阀的重锤,卸下其螺丝,检查门口严密性,必要进行研磨; f 检查内部焊接情况,是否符合焊接数量要求; g余汽凝汽器0.49Mpa,水压试验5分钟不漏。 (2)组装:
a将端盖平稳吊起放正,对称紧固好螺丝; b确认水箱无杂物存在;
c 垫放正涂料均匀,焊缝无腐蚀;
d装好安全门,在投入时做安全门动作试验。 6.2.3.3冷油器检修
(1) 冷油器解体检查及清扫
a 搭好工作台,联系运行人员将与冷油器连接油管路隔断,办好工作票; b 打开冷油器放油门,放掉存油注意不要跑油; c 卸下水室湍盖螺丝,放入专用箱内不得丢失;
d 吊下水室端盖,然后用吊环螺栓旋在上管扳的丝孔内,用吊车平稳芯子吊出,放在垫好的枕木上,注意不要损坏铜管;
e 检查管板腐蚀情况,作好记录,进行分析;
f 检查壳内部无杂物,清扫干净,必要时要用面粘;
g 用铁钎子进行铜管内孔的清扫,清扫要注意,不要损坏铜管; h 将冷油器管束吊入水箱内用磷酸三钠水煮沸至油污去掉;
i 吊出芯子用给水冲洗干净,注意不要烫伤,工作时应带好防烫手套,围裙、长靴。 (2)水压试验:
a水室端盖装好,紧好螺栓,入口法兰加装堵板,出口管法兰加带有管头的堵板用升压泵进行水压试验;
b 在水压试验过程中注意漏泄情况,胀口有渗漏可进行试胀,铜管漏要换管,胀管方法与凝汽器相同。 (3)组装:
a 冷油器在组装前,认真检查各部应完好,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行安装; b 将芯子平稳吊入壳内,不得歪斜和强迫压入的现象; c 各法兰螺丝按对称方向紧好,各油管应连接好; d 水室上盖法兰和本体法兰存在0.5—1.0mm的间隙;
e 水室法兰的方向应保证水流回路和冷油器连接管道相对位置。 6.2.3.4 空气冷却器检修
33
Q/CRY-102.01-2006
a 搭好工作台,联系运行人员做好安全措施;
b 联系电气有关人员,达到停电条件后方可进行工作; c 打开水室端盖,并作好记录,拿下短接水管; d 用清洗机进行清扫;
e 彻底清扫管板及水室锈垢,必要时涂防腐漆;
f 检查铜管结垢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换管(换管方法与凝汽器相同); g 检查铜网的散热情况;
h 检查清扫完好后,放正垫将两端盖上好,对称紧好螺丝,上好化妆板; i 进行水压试验,工作压力为1.25倍不漏。 6.2.3.5减温减压器检修
(1)联系热工拆下给水分配阀执行连杆,拆下法兰螺丝,分解给水分配阀进行研磨,水压试验应不漏;
(2)汽侧所有阀门都应检查,加压绊根,检修工艺执行同类阀门规程,法兰垫片要用铜板制成并作回火处理;
(3)拆下汽侧减压阀两侧法兰螺丝,吊下减压阀,检查内部扩散管汽蚀情况,并做好记录,无问题后,进行组装; (4)检查减温水分配阀:
a 先卸下法兰螺丝和逆止门法兰螺丝,取下连结管,再取出分配阀;
b 清扫分配阀法兰上下结合面,应无杂物,分配阀无堵塞,结合面应光滑; c 组装时要对称紧固螺丝,结合面不能偏斜,垫片、涂料应均匀;
#
d 安全门各脉冲安全门的检修,执行3机安全检查门检修工艺规程及安全门检修工艺规程;
e 减温减压器检修后,要进行压力试验,各法兰结合面无漏泄,安全门动作压力调整到1.1Mpa。
6.3 水泵部分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 6.3.1检修基本要求
6.3.1.1 测量轴弯曲的方法。
a 将轴清扫干净,在装对轮侧轴端分八等份。
b 慎重的将轴放到专用支架上,支架应安设牢固,如下图1-1所示。
图1—1测量轴弯曲 1、轴 2、支架 3、表座
c百分表的触头保持与轴的表面垂直。表架应放稳,表杆无松动。
d 根据轴的长度、套件的位置选择规则的地方为测点,按顺序转轴(尽力防止轴向串动),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
e 找出轴最大弯曲点,一般轴弯曲不超过0.05mm。
f测量前确信百分表良好,测量轴弯曲应进行两次,两次弯曲值应一致,否则应查出原因。 轴弯曲允许值
34
----
Q/CRY-102.01-2006
转速 r/min 3000 3000以下 5000以下 轴弯曲允许值mm 0.04 0.06 0.10 6.3.1.2 直轴 (1)机械直轴法
a 将轴放到准备好的垫物上,凹面朝上,凸面朝下对正弯曲点,轴一端固定另一端悬空着。
b 中轴凹面处放专用捻棒,用手锤敲打捻棒,同时在悬空端向下加压力,使凹面内分子内聚力减低而伸长达到直轴的目地。
c 捻打时先从弯曲度最大的地方开始(事先划好位置),然后沿凹面均匀的向两侧逐渐移动,移动的范围为园周的1/3左右,在园弧中心捻打的次数要多些,愈到两边捻打的次数愈要少些。见图1-2所示。
d 要及时测量轴弯曲的变化情况,直轴应向原来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稍行弯曲为宜。 e 注意轴支承物要软。在轴端加压力要适当,这种直轴法适用于弯曲度不大,不粗轴使用。打捻时不能过力。
图1—2机械直轴法 1专用捻棒 2专用垫块 3轴
(2) 局部加热直轴法
a 在轴弯曲处清扫干净,用放大镜检查有无裂纹,如有裂纹先处理裂纹,再校直轴。 b将弯曲的轴凸面朝上放置在支架上。轴加热区域按被加热轴中心线长为0.10-0.15D,表面宽为0.3D用石棉板或石棉布上切开的孔来限制加热面积,石棉板或石棉布应紧固在轴上(D为加热处直径)。
c 在直轴的过程中,在轴径处用千分表监视轴弯曲的变化值。根据轴径选用焊咀,加热时须谨慎,切勿将焊咀停留在一处,要随时挪动焊咀,火舌长约为10--15mm,与轴表面距离20-30,轴的加热温度不得超过500-550℃(肉眼看刚刚发暗红色)立即停止加热用石棉布盖好。
d 轴全部冷却后测量轴的弯曲值,如轴未直到允许值则重复上述操作一次。如果轴在一处加热仍无效果时就不需要再在此处加热了,须找出晃度最大的位置附近进行加热。
e 局部加热直轴后要在加热处进行低温退火,根据轴的材质不同选择退火温度也不同,一般控制在AC1以下。 6.3.1.3 转子试装
(1) 转子试装前的检查及测量。
a 检查所有套装零件和轴,并测量各部件尺寸在合格范围内。
b 叶轮、档套端面的平行度测量,将叶轮或档套放入专用胎具上,装一块百分表指在套件端面A上,轻轻转动套件并监视百分表的读数,其差值的大小就是端面A的不平行度。如图1-3所示AB面数值的大小也称跳动值,跳动值不大于0.005-0.01mm。超过时用砂布、精磨石等局部研磨至合格。用同样的办法检查B面的不平行度。
35
Q/CRY-102.01-2006
图1—3叶轮端面的测量
1、叶轮2、叶轮密封环处3、叶轮端面4、磁力表座5、专用胎具
c 所有套件通过研磨合格后,按顺序穿在轴上和涂色法检查各端面接触应均匀不断线。 d 测量叶轮、档套的同心度,将专用胎具固定在稳定的虎钳子上,并扬起一角度,叶轮或档套的任一端面应紧靠胎具的轴肩上,并注润滑油保持搬动套件时始终灵活接触。在叶轮密封环处或档套最大外园处装一块百分表,转动套件时百分表,差值即为套件的不同心度。不同心度≤0.04mm。超过时应查出原因予以消除。测量方法参见图1-4所示。
图1—4测量叶轮同心度 1、专用胎具 2、叶轮
(2) 转子试装
a 检查所有套装另件合格,齐全。将专用支架安放稳固,备全用具。
b 将轴放到专用支架上,装入口轴套和胶圈销紧螺母,将轴头键槽朝下放置,几次套装零件时轴的位置应相同,防止测量晃度时出现位置变化引起数值变化的假象。
c 按顺序将健、叶轮、档套等装到轴上。并注意套装零件时支架勿倒。销紧轴套螺母时力量不要过 。检查套件之间无间隙,不松动。测量叶轮与叶轮之间距离及其它套件之间距离合格。
d 装两块百分表,分别测量叶轮密封环,档套处的晃度值。测量时注意转子必免轴向串动。一般水泵转子晃度不超过0.06-0.15mm,详细允许值视水泵型式而定。
e 最后一次试装时将所有密封圈装好,锁紧轴套螺母,检查装胶圈处的档套端面应无间隙而胶圈又可靠的压紧,测量轴套螺母端至轴头距离并做记录,以使在整体组装时核对螺母紧度。测量转子晃度位置对照图1-5所示。
3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