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地理 试卷(A) - 图文
图11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22-24题。
N ④
A 山峰 河 河流 ②
0 200米
① ③ 流 甲 图11
22.甲处河流流向大致为
A.自北向南流 B.自东北向西南流 C.自东向西流 D.自西南向东北流 23.①地与②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100米 B.300米 C.500米 D.700米 24.关于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站在A山峰能看到甲地 B.②地处山谷 C.③地坡度较④地陡 D.④地处阴坡
二、综合题(本题共3大题,共34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我国种桑养蚕的历史悠久,丝绸享誉世界。桑蚕饲育适宜温度为20~30 ℃,养蚕周期一般需要40~60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接受“东桑西移”的过程中,桑蚕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蚕丝产量已经稳居全国第一。
材料二:图12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意图和N地气候资料图。
N
图12
甲 乙
(1)描述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位置。(2分)
(2)试从气候角度,说明N地发展桑蚕产业的有利条件。(6分) (3)简述N地承接桑蚕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4分)
高二地理试题(A卷) 第 5 页 共 8 页
26.亚马孙河流域拥有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涵养的水量占全球地表淡水总量的23%。 图13为亚马孙河流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图13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亚马孙河年径流量大的原因。(4分) (2)评价亚马孙河流域发展热带农业的自然条件。(4分) (3)简述保护亚马孙雨林可采取的措施。(4分)
27.我国东南某滨海地区,海洋资源丰富,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图14为该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分)
图14
(1)描述该区域城市分布的特点。(3分)
(2)说明M地上游河段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4分)
(3)简述南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克服的主要问题。(3分)
高二地理试题(A卷) 第 6 页 共 8 页
第Ⅱ卷 选做题(30分)
在选修5模块和选修6模块中,只能选择其中一模块试题作答(每模块2大题)。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28.2014年6月以来,产粮大省河南干旱天气持续发展,引发严重“夏旱”,多地供水告急。图15为河南省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特旱区
图15
(1)说出特旱区所处的地形类型并简述特旱区形成的原因。(6分) (2)简述此次旱灾造成的危害。(4分)
(3)针对旱情,说出为保障粮食稳产所采取的应对措施。(6分)
29.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造成鲁甸县及周围地区108.84万人受灾,以及大量房屋倒塌。表1为鲁甸县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分)
山区面积比重 人口密度 城市化水平 87.9%
(1)推测本次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4分)
(2)根据材料分析本次地震造成严重损失的原因。(6分) (3)简述该地区今后应对地震可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277人/km 215.0% 表1
高二地理试题(A卷) 第 7 页 共 8 页
【选修6-环境保护】
28.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图16为北京市PM2.5主要来源的季节变化特征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6分) 45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污40
染35
物30 贡25 献
率20 (15 10
)5
0 燃煤 机动车排放 扬尘 生物质燃烧 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 图16 污染源
(1)指出燃煤、扬尘污染物贡献率最高的季节,并简析其原因。(6分) (2)简述PM2.5污染的主要危害。(4分)
(3)根据材料,提出防治PM2.5污染的合理化建议。(6分)
29.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上半年闽江口水质为极差。图17为闽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分) 28°N 甲
福州
26°N
闽
江城市
口图17
119°E
(1)说出甲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4分) (2)简析造成闽江口水质差的主要人为原因。(6分)
(3)针对闽江口的水质状况,提出改善水质的合理化建议。(4分)
% 高二地理试题(A卷) 第 8 页 共 8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