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变电运行差动保护CT断线闭锁差动的判据
以A B 两相为例,当发生两相断线时,同单相断线一样,此时测得的A、B 相也有电压,此时PT 二次侧的接线示意图和电压向量图如图3 所示。
A 相电压的计算公式为:
对于系数k/ (1 + k) :k 越小, 其值越小, k 越大,其值也越大,但最大趋近于1. 0。
此时三相电压的向量和大于18 V ,如果k 较大,三个线电压的模值之差可能都小于20 V ,会导致PT 发生断线时拒发报警信号。这就是该变电站在两相断线时,拒发断线告警信号的原因。
另外,设U2 为负序电压,其计算公式为
如果k 值较大,则利用负序电压大于8 V 作为不对称断线的判据也有可能不成立,装置也会拒发告警信号。
4 实用的PT 断线判据根据第3 节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图1 所示的接线形式中,如果k 值较大, 则判据一、二、三都有可能导致PT 二次侧两相断线时保护装置拒发告警信号。
结合PT 对称断线和不对称断线的特点进行分析后,在开发装置的过程中,对于PT 断线的判据重新进行了修正:
①存在一线电压小于70 V ,且某一相电流大于0. 04 In ,用于检测三相失压和不对称断线;
②负序电压大于8 V ,用于检测不对称断线。 满足上述任一条件后,延时3 s 报PT 断线。
判据①主要是用来判别对称性三相断线的,同时又是对不对称断线的补充。其中加上电流闭锁条件,是用来防止保护装置在调试过程中未加任何电压量时误发告警信号。 判据②则是专门用于对PT 发生不对称断线时进行判断的。
针对上述现场情况,结合PT 断线的特点,对该判据的动作行为分析如下:
PT 二次侧单相断线时,其它两相的电压保持不变,随着k 值的不同,判据①可能动作,也可能不动作,但存在负序电压, 故判据②肯定动作, 装置能够正确发告警信号。 PT 二次侧两相断线时,未断线相的电压保持不变,断线两相的电压随着k 值的变化也变化, 此时判据②可能动作, 也可能不动作。但判据①存在一线电压小于70 V、线路有电流的条件会满足,故装置也能够正确发告警信号。
PT发生三相对称断线时,判据①能够正确动作,判据②不动作。 5 结语
在对上述的PT 断线判据进行改进后,在实验室做了相关的实验,并对现场程序进行了更换,重新对PT 断线的功能进行了测试,在两相断线时,装置运行正常,发告警信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